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27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beyond1024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 水缸點火,孫策疑兵欺敵
孫策初崛起時,渡江東征,連連破敵,鋒芒無人能抵。擊破劉繇後,進攻會稽郡。會稽太守王朗固守於固陵,孫策渡江作戰,屢攻不下。這時孫策的叔父孫靜獻計,以迂為直,侵襲固陵南面數十里的查瀆,繞道攻王朗後方。孫靜說:「王朗憑城堅守,短期間內攻不下來,不如攻打查瀆。查瀆是交通要道,應當占領。這就是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孫靜並且自願打頭陣。孫策同意,同時下令:「近來連日大雨,江水汙濁,飲用容易腹痛,你們即刻準備數百缸清水待用。」

  出兵奇襲,準備甕罐裝水幹嘛呢?原來孫策另有謀算,他即將展開欺敵戰術。《三國志》寫說:「至昏暮,羅以然(燃)火誑朗。」這是什麼意思,包括《三國演義》作者在內,後人在敘述這段故事時,大多解釋成孫策在軍營羅列火把來欺騙王朗。欺騙是對的,但這麼一來,備水一戰,意義就不大了。

  真正的用意,不是那麼單純。入夜後,孫策派人把油注入缸裡,灌油點火,燃燒起,王朗遠望,以為孫軍舉火把活動,沒料得孫策人去營空,繞道查瀆,待王朗察覺出兵,反被痛擊,最後戰敗投降。

  像孫策這樣以疑兵欺敵的戰術很多,道具也很多,最有名的是「灶」。運用巧妙,存乎一心,虞詡增灶欺敵,孫臏卻以減灶,讓敵人在猜測對手兵力時誤判情勢。而困守不出的廉范以火把為工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廉范的三頭火把策略。

三星火退匈奴

  漢明帝時,廉范擔任雲中郡太守(今內蒙古自治區),防止邊境的匈奴生事。某一次,匈奴大舉入侵,依規定,入侵敵人超過五千人,應向鄰近郡所求救,但廉范很有自信的向部屬表示,不必勞駕他人,他會領兵擺平。

  兩軍交鋒,兵力眾多的匈奴占了上風,雲中守軍眼看守不住了,廉范心生一計,決意以疑兵欺敵。入夜後,他命令十兵把火炬每兩支綁在一起,成為一個十字形,三個頭各點上火,剩下一個頭用手拿著。匈奴人遠遠望去,只見漢軍陣營如星光點點,密密麻麻,以為來了大批援軍,驚惶萬分,決定天亮後退兵。

  匈奴人哪想到,中了廉范的欺敵戰術。本來一人一把火炬,有幾個火點大概就有多少人,偏偏經過廉范的精妙設計,一個士兵製造出三個火星,看起來好像多出三倍兵力,嚇到匈奴,以為廉范有後援部隊接應。

  讓匈奴撤軍還太消極,廉范更要主動出擊,擊潰匈奴。他料準匈奴撤退在即,戒備鬆散,趁天快亮時,發動奇襲。匈奴兵大都還在睡夢中,突然遇襲,驚慌失措,幾百個人頭被砍落,其他急於逃命,秩序大亂,你踩我,我踩你,被踏死的就超過一千人。匈奴嚇得此後不敢再進犯雲中郡。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1-29 13:1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76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