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979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 Lee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1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圖 1.



有一天,舍利弗在路上遇到馬勝比丘,見他威儀具足,
舉止安祥,必定是一個有道的人。
舍利弗上前請問他:「你跟誰學道?」
馬勝比丘答:「我跟佛學。」
「佛教了你些甚麼,你可以說一點給我知嗎?」
馬勝比丘說:「我生性愚蠢,未能全學佛所教。」
於是說了一首偈:
「諸法因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個問題。」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因果困境想要表達的是一個
「到底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雞生蛋,蛋生雞,到底誰先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是雞還是蛋)的問題。
這個雞與蛋的問題也常常激起古代的哲學家們
去探索並討論生命與宇宙的起源問題[1]。
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往往會認為要得到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這類循環因果的問題的答案是徒勞的,
人們會認為這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問題。
當然,關於這個問題的字面答案是簡單並顯而易見的:
卵生動物在雞出現前很長的一段時間中就一直存在了。
然而,這個簡單問題背後的隱喻卻帶來了
一個形而上學層面上的困境問題。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個困境問題,
該問題也會被改寫成「X得到了Y,Y得到了X,
那麼是先有X還是先有Y」。
這個問題也往往會等效運用在工程及其他學科的
「一個需要計算自己本身才能得到的參數」
這類循環引用問題上。
此類情況的範例有范德華方程及著名的
「雞與蛋」問題的歷史
古代的哲學家們往往會在他們的哲學著作中
提到這個困境問題。他們的著作表明,
這個問題的確深深的困擾着他們,
而且哲學家也常常與他人一起分享並討論這個問題。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對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這個問題感到困惑,
他最終得出結論認為無論是雞還是蛋,
這兩者都必然是一直存在着的。
這世間不可能有一人生來無有父母,
蓋這一切都是與自然規律不符的。
所以不可能存在着第一顆能夠孵出鳥的蛋
因為蛋是由鳥下出來的,反之亦然[2]。
柏拉圖也與他持有同樣的看法,
並認為任何生命在出現在
這世界上之前會先化作靈魂[3]。
普魯塔克在討論這個問題時使用的是「母雞」
一詞而並非簡簡單單的「鳥」。
在莫雷利亞的第八卷文獻《席間閒談》
(英語:Table Talk,希臘語:Συμποσιακά,
法語:Quaestiones convivales)
中提到普魯塔克曾在一個哲學討論會上討論了
一系列以該困境為基礎的問題。
在一節標題為「無論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討論中,
他們還引入了一個更深層次且更有份量的問題:
…大家討論的這個「母雞和雞蛋哪個先出現」
的問題讓我們十分困擾。
而我的朋友蘇拉說當我們討論這個問題時,
其實是已將其作為一個工具並用這個問題觸動到了
另一個更深邃且更沉重的問題,即「世界的起源」
……[4][5]
古羅馬哲學家瑪克羅比阿斯則認為
這個問題需要好好的探討:
大家總是開着玩笑或者並不當回事的討論着
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但是這個問題應該被作為一個重要的並
且值得討論的問題並被大家仔仔細細的來探討一番[6]。
史蒂芬·霍金和克里斯托弗·蘭根曾為先有蛋
還是先有雞而爭執,
雖然該問題因達爾文的進化論而喪失了重要性:
世上必須先有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卵
或者一個能孵出雞的蛋[7][8]。
「雞與蛋」問題的研究 白質方面的研究
一隻小雞正在從蛋殼裡孵化出來。
英國華威大學的馬克·羅傑教授與大衛教授
在幫助謝菲爾德大學進行試驗研究時,
發現形成雞蛋方解石晶體硬殼的關鍵雞肉蛋白
「OC-17蛋白」(ovocleidin-17)
的存在貫徹了整個蛋殼的形成過程並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這使得他們認為在「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的問題裡首先存在的是雞,
或者確切的說是OC-17這種雞肉蛋白。
不過馬克·羅傑在報告中的附加引述中說到:
「這個發現難道就能證明先有雞再有蛋嗎?
我們想強調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這個問題雖然很有趣但是事實上卻毫無意義。
不過這個研究倒是使得學界對高效快速的結晶方法
有了新的見解,這項研究也能夠在骨頭的形成
以及二氧化碳是如何被貯存在
石灰石等問題上提供幫助。」[9]
不過,他們的研究卻與早先時候的研究結論有些出入。
約翰·布魯克菲爾德(John Brookfield)
與大衛·帕皮諾(David Papineau)教授認為,
在世界上第一隻雞出現後,
在它之前也必定需要並有一顆能夠孵出它來的蛋[10]。
生物學家邁爾斯進一步的指出了前者在研究中的瑕疵,
稱其他的鳥類會使用與OC-17不同的蛋白質來製造鳥蛋,
而且OC蛋白的演變並不能夠與鳥蛋的演變向吻合;
OC蛋白是從一種古老的蛋白質演變而來,
這種蛋白在鳥類分支從爬行動物分離之前
便開始參與製造動物的蛋[11]。
自然進化方面 主條目:進化論
進化論表示物種在通過一定時間的突變
以及自然選擇後最終可以得到進化。
這使得人們相信在歷史上的某一刻,
某一種像雞但是不是雞的物種,由於基因突變,
產出了第一顆「雞蛋」[12][13]。
因為,雞和雞蛋都是由鳥和不是雞蛋的鳥蛋演化而來的,
只不過在很長的時間中二者進化的越來越相似而已。
但是,一個個體發生了某些突變並不能認為它就
成為了一個新的物種。單個的個體與母體分離
並且使得它們之間再也不能夠交配,
這才是新的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這通常也是家養物種同野生祖先們的分離過程。
這些完全遭到分離的族群才能夠被稱為是新的物種。
現代家養雞往往被認為起源於紅原雞,
不過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家
養雞是由灰原雞與紅原雞雜交得來的[14]。
如果雞蛋正如後者的情況下出現的話,
那麼根據前面所提到的新物種的種種定義,
可以得出這世上是先有雞蛋再有雞。
受進化論的啟發,可以做一個更宏觀的思考。
雞與雞蛋的關係可以推廣到鳥與鳥蛋的關係,
如果不斷追根溯源,就可以找到這樣一個進化鏈:
最早的生命→最早最低等的動物→
能夠進行有性生殖的動物→最低等的卵生動物→
較高級的卵生動物
(羊膜動物如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
而每一個物種都有一個內部循環,
使其一代一代的繁殖,又在繁殖中不斷進化,
與此同時這樣的內部循環也在不斷改變。
換言之,物種的進化就是一個物種的內部循環
衍生出另一物種睥內部循環,
當這兩個循環無法「融合」時,新物種就產生了。
從這個角度理解,就會發現雞與雞蛋
無非是一個循環中的兩個不同的元素,
少了其中任何一個這個循環都無法繼續存在,
因此雞與雞蛋不存在孰先孰後的問題。
另一方面,如果從生物個體的角度分析,就會發現,
對於同一個個體來說,雞蛋和雞
(孵化後的雞)分別是它生命的兩個不同的階段。
這就好比對昆蟲而言,個體會經歷蟲卵、幼蟲、
成蟲等階段。因此對單一的雞的個體而言,
是先有蛋再有雞。
宗教觀點與神話故事 主條目:創造論
猶太教及基督教的神話傳說中都表明是
上帝創造了世間的種種,其中也當然包括鳥。
猶太教及基督教的神話中提到上帝創造了
鳥類並讓它們繁衍後代,
但是神話中並沒有提到蛋的事。例如創世紀第一章:
19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20神說,
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
天空之中。21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
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各從其類。又造出各樣飛鳥,
各從其類。神看着是好的。22神就賜福給這一切,
說,滋生繁多,充滿海中的水。雀鳥也要多生在地上。
飛鳥為統稱,並沒有明確說明是否事先有鳥還是先有蛋?
在印度的經書中記載,
神創造了鳥及其他一切生命形式。
不過,印度的傳說中所談到的蛋被擴大到了
非雞蛋的蛋的範圍,印度的神話也提到了「宇宙蛋」
(即梵天誕生的金卵,金卵的其他部分擴張為整個宇宙)
這個概念。
而在中國神話中,認為天地是由盤古「開天闢地」
所致,而當時混沌的世界就如同一個蛋一樣。
「永恆輪迴的時間」所給出的結論
在佛教信仰中,
人們認為時間其實是永恆並且不斷輪迴重複的,
在這一點上一些古中北美文化(瑪雅及阿茲特克)
信仰與此也十分相似。他們認為當將「誰先出現」
這個問題與不斷輪迴的時空聯繫到一起時
是不可能得到答案的。因為已經假設
時間是永恆且不斷重複的,
所以就不可能一個永恆的「第一個」,
且也就根本沒有什麼「創造」。
由此得到的答案就是:誰都不是「第一個」,
在不斷輪迴重複的時空里不存在「第一個」。[15]
「雞蛋」的概念分析
Mitchell Moffit和Gregory Brown認為,
先有雞或先有(雞)蛋的問題源自於「雞蛋」
概念的歧義:如果「雞蛋」的定義是「孵出雞的蛋」,
則演化上應是先由「原型雞」產下第一顆雞蛋,
再由第一顆雞蛋孵出第一隻雞,故先有雞蛋。
而如果「雞蛋」的定義是「由雞產下的蛋」,
則演化上應是先由「原型雞」產下一顆基因變異的
「原型雞蛋」,由該「原型雞蛋」孵出第一隻雞,
再由第一隻雞產下第一顆雞蛋,故先有雞。[16]
參考資料
1.^ Theosophy. Ancient Landmarks: 
Plato and Aristotle. 
Theosophy. September 1939, 27 (11): 483–491.
2.^ François Fénelon: 
Abrégé des vies des anciens philosophes,
Paris 1726, p. 314 French, 
Translation: Lives of the ancient philosophers, 
London 1825, p. 202 English
3.^ Blavatsky, H.P. Isis Unveiled. 1877: I, 426–428.
4.^ Plutarch. Plutarch's Moralia: 
Table-talk : Books I-III. Heinemann. 1976.
5.^ Renaud, Gabriel (2005). 
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Prediction 
using inter-residue contacts. pp. 71.
6.^ Smith, Page; Charles Daniel. The Chicken Book.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2000: 169. ISBN 082032213X. 
7.^ Archives: 
The Bridge School. 2005 [2008-02-08].
8.^ Christopher Michael Langan. 
Which Came First.... 
Cognitive-Theoretic Model of the Universe. 
megafoundation.org. 2001 [2008-02-08].
9.^ Researchers apply computing power 
to crack egg shell problem.
10.^ CNN.com - 
Chicken and egg debate unscrambled - 
May 26, 2006. CNN.
11.^ Chickens, eggs, this is no way 
to report on science. Pharyngula.
12.^ CNN. Chicken and egg debate unscrambled.
CNN.com. May 26, 2006 [2008-02-09].
13.^ HowStuffWorks. Which came first, 
the chicken or the egg?. HowStuffWorks. [2008-02-09].
14.^ Eriksson J, Larson G, Gunnarsson U, Bed'hom B,
Tixier-Boichard M; 等. 
Identification of the Yellow Skin Gene Reveals 
a Hybrid Origin of the Domestic Chicken. 
PLoS Genetics, e10.eor. January 23, 2008,.
preprint: e10 [2008-02-20]. 
doi:10.1371/journal.pgen.1000010.eor. 
15.^ 佛教存有論和認識論的核心命題
16.^ Which Came First - 
The Chicken or the Egg? (影片原文版 中文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a8pI65emDE


[ 此文章被Adam Lee在2016-03-17 17:25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3-17 16:55 |
Adam Lee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1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維基百科/混沌,又寫作渾沌,指混亂而沒有秩序的狀態,
在哲學中,混沌指虛空,或者沒有結構的均勻狀態。
中國古代和古希臘都有混沌的神,
古希臘神話中的神為卡俄斯,中國《莊子》中記載了渾沌的故事。
在非線性科學中,
「混沌」這個詞的含義和本意相似但又不完全一致,
非線性科學中的混沌現象指的是一種確定的但不可預測的運動狀態。
它的外在表現和純粹的隨機運動很相似,即都不可預測。
但和隨機運動不同的是,混沌運動在動力學上是確定的,
它的不可預測性是來源於運動的不穩定性。
或者說混沌系統對無限小的初值變動和微擾也具有敏感性,
無論多小的擾動在長時間以後,
也會使系統徹底偏離原來的演化方向。
混沌現象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現象,
天氣變化就是一個典型的混沌運動。
混沌現象的一個著名表述就是蝴蝶效應:
南美洲一隻蝴蝶扇一扇翅膀,
就可能會在佛羅里達引起一場颶風。
三個關鍵要素
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
臨界水平,這裡是非線性事件的發生點。
分形維,它表明有序和無序的統一。
混沌系統經常是自反饋系統,
出來的東西會回去經過變換再出來,循環往復,沒完沒了,
任何初始值的微小差別都會按指數放大,
因此導致系統內在地不可長期預測。
混沌確定系統是龐加萊在研究三體問題時第一次發現的。
參見卡俄斯 非線性物理學
混沌理論 龐加萊
混沌地形:用來描述一些行星地表上,山脊、裂縫、
平坦的小平原等互相混在一起的地形。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3-17 16:57 |
Adam Lee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1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圖 1.



在印度的經書中記載,
神創造了鳥及其他一切生命形式。
不過,印度的傳說中所談到的蛋被擴大到了
非雞蛋的蛋的範圍,印度的神話也提到了「宇宙蛋」
(即梵天誕生的金卵,金卵的其他部分擴張為整個宇宙)
這個概念。
而在中國神話中,認為天地是由盤古「開天闢地」
所致,而當時混沌的世界就如同一個蛋一樣。
「永恆輪迴的時間」所給出的結論
在佛教信仰中,
人們認為時間其實是永恆並且不斷輪迴重複的,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3-17 16:58 |
Adam Lee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1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無始無明,佛教術語,無明可分兩種:一念無明、無始無明。
無始無明是指對法界實相如來藏的智慧一無所知,
因而直接或間接影響眾生不能成就般若智慧功德與解脫生死,
更不用說究竟圓滿成佛。
而由於眾生的這個無始無明是從無始劫以來就一直存在著,
不曾有一剎那離開,但都不曾相應過。

混沌理論(Chaos theory)是關於非線性系統在一定參數條件下展現分岔(bifurcation)、
周期運動與非周期運動相互糾纏,以至於通向某種非周期有序運動的理論。
在耗散系統和保守系統中,混沌運動有不同表現,前者有吸引子,後者無(也稱含混吸引子)。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20世紀末,混沌理論迅速吸引了數學、
物理、工程、生態學、經濟學、氣象學、情報學等諸多領域學者有關注,
引發了全球混沌熱。混沌,也寫作渾沌(比如《莊子》)。
自然科學中講的混沌運動指確定性系統中展示的一種類似隨機的行為或性態。
確定性(deterministic)是指方程不含隨機項的系統,
也稱動力系統(dynamical system)。典型的模型有單峰映象
(logistic map)疊代系統,洛倫茲微分方程系統,若斯叻吸引子,
杜芬方程,蔡氏電路,Chen 吸引子等。
為渾沌理論做出重要貢獻的學者有龐加萊、洛倫茲、
上田睆亮(Y. Ueda)、費根堡姆、約克、李天岩、斯美爾、
芒德勃羅和郝柏林等。
混沌理論向前可追溯到19世紀龐加萊等人對天體力學的研究,
他提出了同宿軌道、異宿軌道的概念,他也被稱為渾沌學之父。

混沌行為可以在許多自然系統中被觀測到,例如天氣和氣候。
對於這個行為的研究,可以通過分析混沌數學模型,
或者通過諸如遞歸圖和龐加萊映射等分析技術。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7%B7%E6%B2%8C%E7%90%86%E8%AE%BA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6-03-17 17:0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391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