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心与心性/郑振煌
西藏生死书第四章 心性
一、介绍心性:真上师、真学生、真法门。
这本书共二十二章,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章心性,
最难懂的也就是心性。难懂是因为心性不是经验中的境界,
所有的语言、文字、思考仅能够就经验过的事物来表达,
若不是经验中的事物,就说不出来。如果你没有到过纽约,
你就没办法形容纽约;你没有到过北京的紫禁城,
你就没办法说明紫禁城。我们使用的语言、文字,
顶多在描述我们经验中的现象,但是在描述时,已经打折又打折,
透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早已经不是那个真实的相貌了,
更何况每一个reality实相后面有无尽的因缘,
万事万物都是由无边无际的条件所形成。
学佛,尤其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心性,
学佛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心性,因此人生最幸福的事是什么呢?
老师教导你了解心性,介绍你了解心性。
问题来了,心性indescribable、inexpressible,不可以表达,
不可以说明,因为它不是一般人的境界。
心性是每一个人自内证的境界,所以很难说明。但即使再难,
上师都还要用一只手指头指着月亮,
让我们循着手指头的方向看到月亮。
所以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心性。
在实修之前,对心性要有知识上的了解,这需要有三个条件:
真上师、真学生和真法门。
真上师要通达显密的教理,有实修并证悟了心性,
所谓内证即通过往内观照内心,确实了知「我证悟到心性了!」
一定要有实证功夫的上师才能把心性表达出来,虽然如此,
但是言不尽意,心性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
用语言文字表达或用脑筋思考出来的是「名」(或称为「法」),
「名」所指的真理是「义」,而「名」和「义」是有一段距离的。
唯有实修,才能体证「义」
真学生就是有信心、恭敬心、发心要证悟心性的学生。
真法门就是方法一定要对。
作者在这章中提到,他小时候非常幸福,与他的上师形影不离,
上师不断引导他去了解心性是什么?心性就是心的本性,
心是有生灭的,有现象、妄念、念头、种种分别、存在等作用,
世界就是心所认知出来的,心是能观,境是所观。一切境界、
世界万象都是我们心中所呈现的影像,
这是唯识学「境无唯识」的道理。
我们对于世界万物的印象和价值观,都是我们的心所呈现出来的。
我们对于世界的见闻觉知,必须有好几个所依(条件),
包括境界依、根依、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子依,
非常复杂。总之,这个世界对有情众生而言,
是心依于很多条件所呈现出来的影像,
这种影像已经打折又打折,根本不是那个真正的外境,
顶多只是那个外境表面的当下现象,
根本看不到前一秒钟或后一秒钟的现象,
甚至连表面的当下现象都看不清楚,
因为一切现象都是不断在流动变化的整体,
我们怎么能够看到它们的真实形像呢?
作者有两次开悟心性的经验,这是很两个关键的时刻,
影响了作者之后的修行。年纪小的时候,
能跟慈悲的上师住在一起,这是最幸福的事。
第一次发生在作者六、七岁的时候。作者在上师的房间内,
房间后面墙壁上挂着上师前世的大画像。
画中人物庄严而令人敬畏,当酥油灯闪烁不定地照在画像上时,
更是令人肃然起敬。当作者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之前,
上师做了极不寻常的事,突然抱住作者,把他举了起来,
在他的脸颊上重重吻了一下。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他的心整个空掉了,他沉浸在浓浓的柔和、温暖、
信心和力量之中。当时他所有的心都能融化掉了,
融化在上师的慈悲之中,那时候妄想都没有了,
那个状态就是心性,当你没有妄想的时候,就是心性。
当你融化在清净、纯真之中,毫无妄念的时候,就是瞥见了心性。
第二次是他九岁的时候,发生在朝礼西藏南部地区的途中,
他们在莲花生大士曾经在其中禅修过的洞穴中歇脚。
上师把他找来,叫他坐在上师面前,洞中只有师徒两人。
上师说:「现在我要将重要的『心性』传示给你。」
上师拿起铃和小手鼓,唱起上师祈请文,
从本初佛一直到他自己的上师。然后,上师做了心性的传示。
突然上师瞪着幼小的作者,抛过来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心是什么?」作者整个人被慑住了,他的心瓦解了,
没有言语,没有名称,没有思想──事实上,连心都没有。
inexpressible,那个就是。
当你没有妄想心的时候,就可以证悟心性。
密勒日巴的上师马尔巴为了要让他见到心性,
就叫他搬石头跑到山顶上,将石头搬上去又搬下来,
反覆不断,要让他把心、妄想降服,
让他到最后都没有分别心的时候,就进入了心性。
二十世纪西藏有一位最伟大的上师米庞仁波切,
他写了一本书《掌中宝》,The jewel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讲的就是心性、觉悟之道。他曾说他故意制作了某一个器具,
时钟或玩具车,组成好了立刻又拆掉。我们看到在法会进行中,
沙坛城辛辛苦苦做出来,那么庄严,法会一结束,
就立刻一根手指头划为零零碎碎的,法界无量无边的加持的细沙,
不执着一切,化有为空,把经过加持的沙子洒向大地、河川,
加持一切的众生,这就是利用种种方法来引导众生进入心性。
二、心是妄,性是真。
中国佛教里面也都有相同的故事,尤其是禅宗。
禅宗的老师就是用尽各种办法,让弟子瞥见心性,
我们所谓的「棒喝」,所谓的「你问东,师父答西」,
这个就是在教心性。六祖坛经里面,慧能大师到法性寺,
看到二位和尚在争辩,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
六祖说:「仁者心动」。这里的心就是会动的那种妄想,
而所谓的心性就是心的性,心的本质,不动的本质,
众生生命的底蕴,那称作心性。所谓心是妄,性是真。
三、不识心性:因接近、深奥、单纯、美妙。
我们不了解心性。什么是心性?心性遍一切处,通一切时。
正因为心性遍一切处时,我们就看不到了,
因为处处时时皆是心性,可是我们都不了解,
它不是肉眼所可以看到,肉耳所可以听到的,
它就是一切万物的本质。因为它太深奥了,太单纯了,
而又太美妙了,所以我们无法了解心性。禅宗「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直指人心」,都是针对心性而言。
「明心见性」就是见到心性、真如心、不生灭的心。
上上根机可以直接明心见性,否则须透过禅修内观,
破除妄想执着,才能见到心性。
四、表面意识(前六识)→潜意识(第七末那识)
→根本识(第八阿赖耶识)→心之性
西藏话称佛教徒为Nangpa,意指内省的人。若就唯识学来说,
是从表面意识而进入潜意识,而进入根本识,
根本识融化之后就是心的本性。禅修是什么?放下一切外缘,
到一个宁静地方,然后心静下来,心静下来就看到了第六识,
再深入看到第七识,再深入看到第八根本识「阿赖耶识」。
破五阴首先破色阴而后破受阴,后破想阴,后破行阴,
而后破识阴,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就是众生执着
为我的成份,一一去破它。
所谓破它,不是把这个世界给粉碎掉,不是把肉体给杀掉、烧掉,
而是有智慧了知这个肉体、这个宇宙的真相,心得到解脱,
不受束缚,这个叫「破」。
破色阴,外在的世界和有情众生本身的肉体叫作色阴,
破色阴就是了知物质的缘起性空,不起执着分别。受阴,
你可以感受苦、乐、忧、喜、无记,感到热、冷、快乐、忧愁,
但是内心不要受影响,accept the reality,一切都是无常,
一切都是性空。之后破想阴,
去观你的起心动念,念头来、念头去,来无影,去无踪,
像一面大镜子,只是观照它,它来了,它去了,任它来,任它去。
再来破行阴,了知这个世界是虚妄的,
就不要为暂时的不如意而烦恼痛苦,一切都会改变的,
而且有能力改变它的,只要accept the reality,
接受事实就可以超越。最后再来破识阴──即意识。
破色阴,放下对外境的分别执着、对自己肉体的分别执着;
破受阴就放下前五识的执着;破想阴即放下第六识的执着;
破行阴即放下第七识的执着,
亦即不再我痴、我爱、我见、我慢,不再自我中心;
破识阴即放下第八识的执着,一见到第八识的无明业相,
当下根本识融入法界,一融化掉了就见到了心的本性,
称作心性,称作Amala。Amala是什么?是一种水果,
经上讲如来观众生和世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二、三十年来我一直往返印度,从来没有见过庵摩罗果,
这次去印度才终于看到庵摩罗果的树,果子都没看到。
导游有一次在休息站告诉我这树就是庵摩罗果的树,
比一个人高些,在印度只有少数地方有。
我说:「庵摩罗果到底长什么样子?」
他说大约手握得住这么大,透明的。原来如此!
如来观世界和众生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因为这个水果本身就是透明的,
放在我的手掌里就可看得清清楚楚,这是智慧,
通达真空妙有、生死的过程,当然就看得清清楚楚,
这个叫作庵摩罗果,
用庵摩罗果来譬喻我们清净的心性,那就是心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