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190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法性與心性

圖 1.



果煜法師
法性與心性:1.諸法相以緣起故,
無自性,乃名之為「空性」。
而空性者,乃法爾如是,非因緣生。
諸法相以心性故,能了別;故心性者,⋯⋯
亦法爾如是,非因緣生。
一切諸法為是因緣所生,故無自性;
而無自性,即亦稱為「空性」也。
如空性者,乃法爾如是,而非它法所能生。
以上如已對中觀的思想,
能比較深入了解,即是很清楚而明確的。

同樣,諸法相以心性故,能了別。
前面說到禪宗有兩大思想淵源:
一是真空,一是妙有。
為什麼稱「心」的部分為妙有呢?因為有心,
諸法才能顯現出其存在與變化。
以心故,能顯了,所以稱心為「有」或妙有。
而心性,也跟空性一樣,乃法爾如是者,
而非它法所能生。
故如我們只覺悟到「法性」的真空,
而不明「心性」的妙有,
則於菩薩道中還是不完整的。
反之,如只感受到「心性」的妙有,
而不悟「法性」的真空,卻很容易變成外道。
所以必會通兩大淵源,才是圓滿的菩薩道。
2.譬如明鏡,貓來貓現,
狗來狗現。所顯現之貓狗,為心相也;
故隨緣流轉,有生有滅。
而能顯了一切相且不為所染者,
乃心性也。故心性者,
乃不動不轉,非生非滅者。
這關係,我們且用世間的現象來作比喻:
就像明鏡,
若貓的因緣來了,就現出貓的形象;
若狗的因緣來了,
就現出狗的形象。這些貓狗的形象變化,
即比喻為心中的相。
以心相必隨著因緣而顯現變化,
所以是無常流轉而有生滅的。
但是鏡子,不管現貓、現狗,
其能夠顯現諸相的本性,
卻是不會改變的。因此如鏡子,
照了一個醜八怪;這鏡子照物的功能,
不會因為照到醜八怪就變壞了。
同樣,鏡子也不可能因照到一位美女、
一朵鮮花,而使它照物的能力增強了。
不管照的是什麼?
它能照的特性,是不會改變的。
以鏡子能照的功能,來比喻「心性」,
也就是所謂的真如心。
能顯現一切相,而不為所染,
即是心性也,也即是真心的本來面目。
所以「本來面目」是什麼呢?若從著相的觀點,
而去指稱它是什麼?即非「本來面目」也。
至於有些經典說:這個鏡子曾被塵垢所染著。
其實既是性,
即不可能被染著。故所謂染著者,
但為「不見性」故,所以有染著。
這就如同前已說明的無始無明一樣:
為不覺悟故,有無始無明。
3.或問:如此是否可說「心以了別為自性」呢?
答言:如空性者,
是否亦可名其為萬法之自性呢?
於是,既以了別而稱為心性,
則是否能謂「心,乃以了別而為自性」呢?
對此,若答曰:是!心乃以了別而為自性。
則很容易被中觀學者,
指摘為「自性見」。
於是在此,我們也可反問中觀學者:
既諸法皆性空也,
則「空性」是否為諸法的自性呢?
4.其實,既心外無法,了別之外無復其餘;
故既無他者,即不成自。
由是不應言:心以了別而為自性。
其實,是否為諸法的自性?
乃牽涉到:我們對自性的定義為何?
若謂自性,就是它本來的性,就是自然存在的性。
則謂:「空性」乃是諸法的自性,也無不可。
但是很多人所謂的「自性」,
乃為與「他」對立故,
才成為「自」。故如此的「自性見」,
才是中觀所極力破斥的。
以緣起法而言,諸法除了空性之外,
就沒有「他」性可言。
於是以既無「他」,則不成為「自」
(與「他」對立的「自」)也。
因此就不能說:諸法乃以空性,而為自性。
同理,既了別之外,無復其餘。
於是以心外無法故,不成為他。
而既他不成,當自即不可得也。
故不可說:心以了別而為自性。
以上既了解為「自性」的定義不同,
所以結論當就有所差異。
因此於《六祖壇經》說:自性本來清淨。
其實也沒錯,
但是這個「自」,是指本性之意,
而非與他對立的「自」也。
五、真妄之際:
1.若以見「心性」故,而不著於相;
即是『真心』也。
既「性」,乃不離相也;故並非必得排除萬相,
才能真契入於「真心」。
雖也能覺照到相的存在與變化,
卻為已「見性」故,而能於相中心不起染著。
這雖覺照而不起染著之心,即是「真心」也。
所以真「見性」者,不只猶能覺照到萬物的相;
甚至因心不起執著故,相還能比以前更廣大、
更開拓、更清淨也。
2.是以真心乃遍一切時、
一切物、一切處。簡言之,
既萬法唯從了別而映現,即萬法不出一心之外。
非心外有物,非物外有心。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05-02 14:1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14805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