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852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虚通寂静,明妙安乐.

图 1.



佛上实无一物,虚通寂静,明妙安乐,
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圆满具足,更无所欠。』

在家修行与出家修行有何差异?
如本法师:
佛佛道同,法法平等,法门无量,归元无二。⋯⋯
修行究竟目标都是为了成就佛道,这是没有什么异议的,
但是在在家份与岗位上与出家身份岗位上的确有因人而异;
往往在家修行者,因为有家庭累赘,要经理事业,筹谋人际,
应酬交际,巩固家计,维持家庭大大小小情感,
照顾儿女妻子眷属等等,如此的牵绊、压力、执着、
烦恼(梵语Klesa)、痛苦,已经难以喘气翻身之下,
处处又难以分身,在家众欲于在家修行,实在雪上加霜,
火上加油,凭以如此环境之下,焉能自在自由修行上道乎!
难怪社会人士诸多善根深厚者,欲勤令他学佛,
十之八九皆以宛转拒绝抗推,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感,
无奈业力所牵,但业力又是自己所作所为,
足见在家修行也是修行,
仅能学习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之大乘精神,
修证多少算多少,但是薄地凡夫之福慧有限,
禅定(梵语dhyana)功夫如空中羽毛而随风飘动,无根不定,
处处染境生心,随境所转,内心起伏动荡不安,进进退退,
时喜时忧,情绪不稳定,如是道业欲得成就,
实有如空中楼阁之美梦,难以实现;
在家修行毕竟是与社会打成一片的有欲法门,
众生之所以众生(梵语bohu-jana),
就是多生累劫皆与尘欲周旋至今尚未出离,
如此有欲修行法门,欲跳脱净化欲行实在要付出数倍功力,
勇气、毅力、耐力、精进、代价方得有稍少之道业成果。
的确有极少数在家修行者,由于自己的福报因缘相当好,
譬如婚姻美满,事业顺利昌旺,人际周圆,儿女上进成就,
出人头地,社会上拚出一片天,无有后顾之忧,
这种条件是不错的,也能以在家修行而立足。
佛弟子应扮演先知先觉,应正觉世间是无常的、
生灭的、梦幻的、可坏性的、
再多好条件环境也抵挡不了无常生灭的洗礼,
兹当逢值年老之际,或事业、人际、儿女、
婚姻起了无常变化之时,又是一波令人足以堪忧的悲剧。

所以佛陀慈父言谕有情众生云:逆境是无常(梵语anitya),
顺境亦当无常,无常变化不可抗拒,
诸法生灭不已,毕竟此乃娑婆五浊恶世也。

出家修行是无欲行之法门,是断欲修行,
所以佛陀说明若要出家行道,理应割爱辞亲,识心达本,
解无为法,方得称为沙门(梵语sramana),
既然发大勇猛心欲出离生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就要行无欲行,不得婚嫁,经营事业,交际应酬,
与人拚名望地位,为财为利,为妻子家庭,
这一切皆与正法不相应,普令顿断,专注一心参禅悟道,
念佛三昧,克期取证,成就菩提涅槃,
如是从假入空则成大智,从空出假则成大悲,悲智圆满,
佛道不求自得,这就是出家修行殊胜不可思议之处。

开悟圣僧云:『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
不生不灭名涅槃,无明顿断名智慧(梵语jnana)。
佛上实无一物,虚通寂静,明妙安乐,深自悟入,
直下便是,圆满具足,更无所欠。』

开悟圣僧云:『出尘离俗非易,抛弃恩爱甚难;
如无冲天大志,焉能入圣超凡。』

开悟圣僧云:『海阔天空渺无涯,三衣一钵饭千家;
自性自在尘不染,菩提种子自开花。』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05-20 21:11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
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
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
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
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
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
秖是历劫柱受辛勤耳。造恶造善皆是着相。
着相造恶枉受轮回。着相造善枉受劳苦。
总不如言下便自认取本法。此法即心。
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
将心无心。心却成有。默契而已。绝诸思议。
故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心是本源清净。佛人皆有之。
蠢动含灵与诸佛菩萨一体不异。秖为妄想分别造种种业。
果本佛上实无一物。虚通寂静明。妙安乐而已。
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圆满具足更无所欠。
纵使三秖精进修行历诸地位。及一念证时。秖证元来。
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却观历劫功用。
总是梦中妄为。故如来云。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
若有所得。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
又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菩提。
即此本源清净心。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
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
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
秖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
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
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
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
即心路绝无入处。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
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
但莫于见闻觉者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
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
不即不离。不住不着。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世人闻道。诸佛皆传心法。
将谓心上别有一法可证可取。遂将心觅法。
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将心更求于心。
历千万劫终无得日。不如当下无心。便是本法。
如力士迷额内珠向外求觅。周行十方终不能得。
智者指之当时自见本珠如故。

故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用行。
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当下无心。
决定知一切法。本无所有亦无所得。无依无住。
无能无所。不动妄念便证菩提。及证道时秖证本心。
佛历劫功用并是虚修。如力士得珠时。秖得本额珠。
不关向外求觅之力。故佛言。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
恐人不信故引五眼所见五语所言。真实不虚是第一义谛.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4-05-21 00:09重新编辑 ]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05-20 21:11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一念行者:人的一切问题是心制造的,
修行者若能直下无心,便是一了百了。
若人能够二六时中,于事不生事,于心不生心,
一直保持无心之心,这便是真修行,更无其他修行。
诸佛说过的一切方法、道理,
只为去除我们种种多余之心的。
若我们没有这些多余的心,
则也不需要那些法或理。

修行人于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
尽管去除心,千万别与事过不去。
若能于自己内部除却有事之心,
便能于外境上显现无事之相。
修行打坐,观呼吸,观念头,观诸法,

佛说过八万四千种法门,
我们这样修行,何日是个头?
且听我说:若能直下无心,便能一了百了。

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
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十信、十住、十地……重重法理重重关,何处是究竟?
且听我说:直下无心,便是究竟!

我们复杂复杂于故事,混乱混乱于心,
我们的身外并没有荆棘、沙砾、困厄等,
不管你身处何时何地何种状况,
若能直下无心,一切困境立即自脱。

当你以没有故事的心看世界,
当你以我不知道的心活着,
你眼中百分之百的尽是清平世界,
你百分之百的向哪去都没有任何障碍!

没有心的心是什么心?
寂寂无觉像草木一样吗?死死无知如瓦石一般吗?
懵懵懂懂如婴孩一样吗?刻板呆滞像机械人吗?
似觉无觉、有知非知,和普通大众相同吗?

都不是这样的:
那直下无心的圣者,
其心皎洁如圆月,光明照耀于一切,
不增不减不损法,亦不于中立人我。

那直下无心的圣者,
身披着和满宇宙的清净无垢之衣,
以不染的心,
在法界里周游十方而不来不去。

十方追随圣行的人,
但去无心,无一切世俗烦恼之心,
以自性本来心,离尘世,出缠缚,泯众法,灭人我,
直合三世诸佛清净光明之法身!

修行人儿,
于世间种种罗网事,若能直下无心,便能一了百了;
于出世间重重修行事,若能直下无心,便是究竟!
切觅得无心去,直跳出三十三天,十阎罗地界。

南无佛陀。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06-29 08:34 |
Adam Lee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1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心,无心,心是明 宗萨仁波切*
为什么佛要说“心,无心,心是明”(佛三转法*的教授宗旨)
佛说过一句着名有关“心”的话,被人到处引用,学者们分析这句话,
因为这句话写了好多书。非常粗略的翻译,
这句话的第一个字是:“心”,第一个字引出了佛初转法*的所有教授。
这也是现今佛教徒与科学家感兴趣的事,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对“心”的定义,
突破此点之后就没问题了。佛说过的话,没有随意说的,
也没有只是为了方便而说的。例如,特别是科学家,
不过,即使我们这些唯物主义者,也说:“我的心知道它。
”可是,与此同时,我们和许多科学家又把“心”视作仅仅是假设,
只不过是在大脑功能,或遗传功能等等上的一个标签。
在古印度的这个时期,有些让人敬畏的事出现在印度思想中,
商羯罗,马哈维亚,佛陀,是其中一些伟大的思想家。两千五百年前,
有哲学家真的怀疑“心”是否存在!不过,佛做了被称作“狮子吼”的宣告,
这个狮子吼以“心”这个字开始,表示“心”是真实的。
所以,如果我们问谁在做“不作”?答案是:心在做“不作”。
这句话的第二部分是“无心”,他否定了自己第一个字的陈述。
把这个戏剧化一下,想像,正当人们开始用有心存在这个事实,来包裹自己的心时,
佛说没有心。佛二转法*的所有教授来自这句话的第二部分。
现在,如果我们问,谁在做“不作”?根据这句话的第二部分,
答案是:没有心在做“不作”,而且,没有什么叫“不作”。
这句名言的第三也是最后一个部分是“心是明”。
你看,他又推翻了自己的前一个表述。
整句话是:“心,无心,心是明。”“明”是佛性的另一个名字。台湾人喜爱佛性,
所以,我们就叫它佛性吧。
现在,如果我们问,谁在做“不作”?根据这句话的第三部分,
答案是:“明”在做这个“不作”。
为什么佛要说“心,无心,心是明”?为什么佛要在一句简单的话里说三件事?
为什么不只说一件事?这是因为他意在破除三种邪见。
首先,他要破除恶的念头、态度,和行为,所以,佛说,有心,
取决于我们的行为表现,心会入地狱或天堂或饿鬼道。
第二,他要破除心是真实存在的见地。第三,佛要破除所有的见地,
所以,他不仅是破除心的存在,而且,也破除心的不存在。


[ 此文章被Adam Lee在2015-12-12 19:29重新编辑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3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12-12 18:5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95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