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659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ms0016724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疾病] 炎炎夏日 中暑怎么办?! 我交您!!
【来源出处】 知识+

中暑形成的过程可分为三阶段:最初是热痉挛(Heat cramp),然后是热衰竭(Heat Exhaustion),最后是中暑(Heat Stroke),这是最严重情况。在高温下作强烈运动时,体内不断产生热量。人体内有两大散热系统:血循环及汗腺,前者将体内热传送至接近皮肤的肌肉表层,后者藉汗的蒸发将热由皮肤散出体外;这两散热系统同时工作。若体内热积聚过多,以致这两系统未能及时将热散出,对内脏即产生不良影响。起初出现热痉挛,患者呼吸喘速,感觉强烈口渴及疲倦,脚部可能发生抽筋。由于大量出汗,以致身体缺乏盐份及水份。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及饮进适量稀盐水,并在荫凉地方休息,热痉挛便于短时间内消失,体力亦恢复正常。若此时不休息,仍继续运动,强要挨下去,则病情趋恶化,由热痉挛转为热衰竭,此时体内温度由正常的三十七度升至三十九度,患者因过量出汗而使身体失去大量水份,且体内积热过多,引起头晕,胸部及胃部绞痛,呼吸极度困难,且可神志不清。热衰竭若进一步恶化,则体内热量越积越多,水份几乎散失殆尽,使恒温自动调节系统完全失效,体内温度可升至四十一度,这种情况便是中暑,这时差不多已无汗渗出,皮肤呈干热状态,心、肺、肝、肾等器官无法正常运作,生命呈危险境界,若不及时送院急救,死亡是无可避免。

在拯救人员未抵达时,首要事项是将患者散热及补充水份,首先将患者上衣脱去及将水洒于皮肤上,并不断摇扇使风吹着皮肤,以加速散热,同时令患者饮下大量冷水。若患者陷于昏迷,则切勿由口中灌水或任何流质,因为这时患者无法控制气管在喉部与食道交接处的开关,水份若由口灌入,可能渗入气管而直达肺部,造成肺积水。

人体在代谢过程,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必须以一定的方式散发出去,才能使人体体温维持衡定。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人体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当周围环境气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尤其是湿度较高,通风不良时,人体的蒸发散热受阻,或是身体内部的维持衡定系统不能发挥功能,而蓄积大量热能,此时就可能发生中暑。

中暑是内在生理状况,遭受外界物理条件所影响,所以生理因素之中,包括体弱、老年、产妇、肥胖、慢性病患者容易发生中暑,而罹患其他疾病,或是睡眠不足,过度疲劳,也可以诱发中暑。

依病情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按发病机制,又可分为中暑衰竭、中暑高热、中暑痉挛、日射病四种类型,但常混合出现。

中暑高热:体内有大量的热积蓄,除了高热外,还有昏迷、无汗。

中暑衰竭:最为常见,体内并无多量积热,而系失水与盐分,或低钠血症所致的周围循环衰竭。

中暑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痛性痉挛,常发生在剧烈劳动流汗之后,只补充水分,而未补充盐分,尤其是氯化钠丧失过多,使随意肌发生痛性痉挛,并不直接与高温有关。

日射病:是因夏季烈日曝晒所致的中暑。因为血管收缩不稳,血液滞留在四肢或内脏,相对性的脑贫血,或称为热昏倒,只要移置阴凉通风处,即可自然缓解,小学生开朝会过久而中暑者,当属于此。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劳动一段时间后,感到昏眩、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微升高37℃,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适当休息后,短期可恢复正常。

轻症中暑
除了有先兆中暑的表现,患者还有体温升高至38-39℃,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汗出淋漓、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一般经休息及治疗,可于四小时内恢复正常。    

【心得感想】

恩~~~ 我感觉我受益无穷 希望大家可以用到 我也分享给大家 让你们可以避免中暑 尤其夏天阿..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7-26 14:1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39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