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
布施的功德—三 海涛 辑 1.智者施时,不为果报。何以故?定知此因必得果故。若人无慈,不知恩义,不贪圣人所有功德,惜财、身命,贪着心重,如是之人不能布施。 2.智者深观一切众生,求财物时,不惜身命;既得财物,能舍施人,当知是人能舍身命。若人悭吝,不能舍财,当知是人亦惜身命。若舍身命,求得财物,以布施者,当知是人是大施主。若人得财,贪惜不施,当知即是未来世中贫穷种子。 3.或有说言:「子修善法,父作不善。因子修善,令父不堕三恶道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身、口、意业,各别异故。 4.若父丧己,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若谓饿鬼,何缘独得?以其本有爱、贪、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饿鬼者,皆悉得之。 5.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勤作福德。若以衣、食、房舍、卧具、资生所须施于沙门、婆罗门等贫穷乞士,为其咒愿,令其得福。以是施愿因缘力故,堕饿鬼者,得大势力,随施随得。何以故?生处尔故。 6.诸饿鬼等,所食不同:或有食脓,或有食粪,或食血污、呕吐、涕唾。得是施已,一切变成上妙色味。虽以不净荡涤汁等施应食者,然有遮护,竟不得食。如是施主亦得福德。何以故?以施主心慈怜愍故。 7.若有祀祠,谁是受者?随其祀处而为受者。若近树林,则树神受。舍、河、泉、井、山林、堆阜亦复如是。是人祀已,亦得福德。何以故?令彼受者生喜心故。是祀福德,能护身财。 8.若说:「杀生祀祠,得福。」是义不然!何以故?不见世人种伊兰子,生栴檀树;断众生命,而得福德。若欲祀者,应用香花、乳酪、酥药。《优婆塞戒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