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自 http://qw.bjsh....cn/从1988年以来的历届奥运会主办城市赛后总体状况来看,举办奥运会促进了主办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提升了主办城市的国际地位,推动了主办城市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
表4 各主办城市赛后状况一览表
总结这些经验,对北京市避免奥运会后「低谷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发:
一、奥运会举办目的。主办城市申办奥运的目的不同,那么在筹办过程中调用的资源和制定的策略重点不同,各个产业所受的影响也就不同。因此确定目标市场和特定的产业部门有助于使如何发挥奥运的杠杆作用更加清晰化,全局策略只会稀释有限资源所能发挥的作用。如悉尼将重点定位于服务业的国际化程度,并在奥运会前后制定了战略规划,因此奥运会后悉尼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会展中心,国际旅游的发展也十分喜人。
二、奥运会运作的市场化程度。市场化程度越高,低谷效应越不明显。以亚特兰大为例,亚特兰大有关奥运会的直接投资全部由私人企业承担,企业会在赛前充分考虑回报问题,因此在奥运会永久性场馆的建设上,首先考虑场馆是否有需求和赛后如何利用,所以不存在赛后场馆闲置的问题,这些场馆很快就与城市融为一体。悉尼则致力于举办历史最好的奥运会,在体育组织的压力下修建了许多永久性奥运场馆,这些场馆仅仅是为了满足奥运会的需求。赛后,政府还要挖空心思把这些运动场所变成一个富有活力的、对周边社区有用的地区。
三、奥运投资的规模。奥运投资规模越大,与不举办奥运会时的投资规模对比越大,赛后经济波动越大。
四、奥运投资的结构。奥运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指直接用于奥运比赛场馆建设及相关设施的投资;间接投资主要指因为奥运会而提前或加大力度进行的投资,主要是市政建设项目和环保项目。一般说来,直接投资比重越大,即新建场馆越多,赛后闲置的可能性越大。
【心得感想】分析的真详细,对于北京奥运的经济发展有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