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003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al8952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7 鮮花 x6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理論] 如何讀本草
出處:http://www.etcm.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73&forum=5


從舊箱底翻出了一篇老文章,略加簡化刪減。期望藉此拋鏽鐵以引黃金,同時順便填填版面。此文純屬個人對讀本草學的粗淺看法,供諸位參考一下。

由實質的觀點來看,學藥與學方其實是一體的,雖然程序上似乎可以作先後的分割,但是基本而言,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藥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羣之妙用。〞離了藥,方就不可能獨立存在;捨方而議藥,則不免有失於過簡之弊。前人不論是以病帶方,或是以方示法,重點是在〝教〞與〝傳〞,為要指點後學迷津,引出一條活路。而不是旨在樹立一些死則,命定後人不得踰越半歩雷池。這就是歷代先哲不斷提醒要〝師於古,而不泥於古〞的精神所在。

用藥須靈,務識藥性;遣方要活,當明方義。所謂藥性與方義,可以說就是在中醫學理論的基礎上對中藥和方劑所衍繹總結出的醫理。有人比喻治病彷彿是醫者與病魔在病家身上的一局對奕。棋有棋道、醫有醫理。勝負的關鍵之一就在於醫者是否能夠與對手據理力爭。如果醫者不識輕重緩急,隨意奕出任何閒著、惡手、無理之棋,那就是給了病魔機會。高手過招,輸贏往往是取決於那一邊先犯下錯誤。反之,若能明察病機所趨、病勢強弱之變,適切攻防應對,則勝算自然可期。既然遣方用藥是醫者的一種治病手段,把本草學習好,自然就是習醫者最基礎的功夫之一。浩浩醫書,千頭萬緒,剝繭抽絲,總得有個起點。台灣中醫檢特考的藥物學以《本草備要》為指定書目,考生自然會由此切入,考試答案之標凖所在,斯書就順理成章的被與試者奉為圭臬經典。

研習本草,基本的重點項目包括藥物的〝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等等。辛甘酸苦鹹是藥物本身的特質,主觀上不難察辨,所以對此諸家的著作皆少有岐異。但是五味在對用藥上只能作概括性的提示,不能當作精準的指導。例如甘味,一般而言,有滋補的作用。以參耆觀之,無可駁之。但若論及梨者,其味亦甘,卻不宜視為補益之品,汪昂亦云梨「多食冷利,脾虛泄瀉及乳婦血虛者忌之。」金銀花亦屬甘味,卻是清熱解毒攻邪之品。四氣的應用主要是「熱者寒之」、「寒者熱之」、「治熱以寒」、「治寒以熱」求衡調配的一種原則。但是寒熱溫涼不是憑藉感官所能決定的,而是經由旁證或經驗,歸納演繹而來。因此與五味相對而言,各家的在四氣的描述上,出入也就比較多一些。歸經者,是自金元以來在藥性描述方面的一項重要發展,它標示藥物發揮作用的位置所在。許多藥往往有多方位、多元性的功能,因此其歸經亦多。作用所在,實在與各人的臨床心得有關,所以歷來各家對歸經所見更容易會有差異。雖然四氣、五味、與歸經三者分看的話,對藥物性能指導的明確性仍不太高,但是三者合觀的話,就起了像x y z 軸在三度空間的價值。

除了四氣、五味、與歸經之外,功效主治是另一項對藥物特性非常重要的描述說明。歷來各家對各別藥物的功效主治皆有闡述發明,這一項的進展,隨著時代而有所擴充。用藥的體悟心得,各人各有所長,張景岳擅用熟地,有人因此稱其張熟地;張錫純長於用石膏,遂有石膏大王之譽。《神農本草經》按上中下三品分類,稱上品「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將川芎一藥,列入上經之中。到了宋朝,沈括在《夢溪筆談》記載當時醫家已經體會川芎不可久服。明‧《本草綱目》中亦載「久服則增氣偏勝,必有偏絕。」比李時珍稍晚的張景岳更明確指出「多服久服,令人走散真氣。」後來這段話亦被汪昂引用在《本草備要》之中。這個例子說明了隨著時代變遷,經驗累積,長久下來,對一藥一物功效的認知才遂漸趨於成熟明確,同時才更為全面。對藥物的功效的看法,當然也很難完全擺脫人為主觀的因素,譬如李時珍評川芎為「血中之氣藥」;張景岳論川芎為「氣中之血藥」。顯然兩人對川芎的看法有偏氣和重血的不同。但是不論如何,川芎在氣和血方面的特性卻是大家所共見的。大陸的中藥學教科書,第五版的教材描述細辛的功效為「祛風、散寒止痛、溫肺化飲」。將之歸於〝溫裡藥〞; 而六版教材的敘述是「祛風散寒、通竇、止痛、溫肺化飲」。將之劃為〝解表藥〞。不管怎麼搬家,基本上對功效的認知,前後還是一致的,只是對所側重、所強調的略有不同而已。就細辛而言,傳統有「辛不過錢」之說,這可能是源自宋代陳承《本草別說》。但是張仲景在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所用之細辛折成現制也有三錢之多,豈是醫聖用藥可以不按常理出牌乎?細辛一藥,全中國皆有分佈,東北的黑龍江,西北的甘肅,到江南諸省都有它的足跡。台北近郊的七星山、大屯山一帶的林下也常常能見到細辛。如此遼闊的幅員裡所產的細辛,按植物分類學觀之,其所屬種類如遼細辛、華細辛、大花細辛、杜衡等等,就有十幾種以上之多。細辛過量的害處在於導致呼吸痲痺,嚴重者能致死。因為品種有別,自然效果也不盡相同,然而產地各異,用量的出入,相對拿捏也就不易。這可能是陳承立下「辛不過錢」之戒的因由。而仲景在長沙用的細辛也可能是毐性相對較弱的品種。中藥繁蕪,不但品種多,同名異物者亦不少,品質不一,醫者下藥,就很難掌握。所以自古名醫皆重視要用道地藥材,以免影響治效。因此確保藥源品質,這也是同仁堂等名藥店之所以能夠百年老字號的成功原因。

由此可見用藥學問並不算小。但是以初學本草而言,最基本的,還是要先熟悉〝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等重點,其次再將宜忌、用量分清。《本草備要》成書於清朝,對本草知識的累積已經算是相當成熟了,但是在編次上,仍然延用草木果榖,按形態部位的分法。個人認為未若當代以藥效分類的方式來得更利於硏讀。例如《本草備要》中,茯苓在木部,澤瀉在草部,兩者中間遙隔了幾十味其它的藥,若是一味藥一味藥逐一讀下來,因為當中參雜多種不同功效的諸藥,容易增加記憶上的負擔。如按藥效分類方式的編排,茯苓、澤瀉則同列於利水滲濕藥。讀起來,自然可以聨想到二者皆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同時同中求異,容易清楚兩者各自的個性,例如茯苓能健脾、安神;澤瀉有泄熱作用。這樣的方式對腦力的負擔比較輕省。所以讀《本草備要》時,可以自己重新搬風一下,按當代本草分類的方式來排序,也不失為一種便於學習的方式。不管如何,總之硏讀本草藥物的目的,就是要認識藥性。而熟知藥性,對讀方自然就大有幫助。爾後用藥用方、加減進退就更容易得心應手。

另外,藥理、方義既然是中醫基礎理論的應用,所以讀藥硏方的同時,就當隨時與中醫學基礎理論做參佐對比。例如《本草備要》言黃耆「固表」、「溫分肉,肥湊理」,就應該聨想到這些是針對衛氣功能的描述,所以在此指的是黃耆有補衛氣的作用,這也就是所謂的〝益衛固表〞。又如人參的「消痰水」與陳皮的「消痰」、「利水」當有所鑑別。人參所消的痰水,是因為氣虛,水濕無以運化,以致於痰生;而陳皮所消的痰水,是肇於氣滯,水濕因而內停,以致於痰生。所以治痰時,凡氣虛者用參是取其補氣之效,氣旺則痰行水消;氣滯者投陳皮是藉其理氣燥濕之功,能以氣順濕除。再看看《本草備要》中元參一節,「壯水之主以制火」,就當想到這是王冰的名言,這也說明了汪昂認為元參清熱的作用不是單純的直折其熱,而是經由滋陰降火。所以讀本草的時候,如果能與中醫理論聨想、串讀、合看,則唸起來會更活潑有趣,印象也能更為深切。讀本草學一如讀其它中醫學科,是鮮活生動的,因為它本身就是一門與生命哲學、生命科學息息相關的學問。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沒有資料 | Posted:2007-08-28 01:29 |
skid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現在中國的年輕一輩的中醫師
常常會被主治功效給迷惑了
把中藥當西藥開
頭痛就開治頭痛的藥
完全忘了四氣五味 升降浮沉
大大有眼光
中藥 我個人認為 就該這樣學 就該這樣用
該認識的是四氣五味 升降浮沉 最後最後 才是主治功效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江蘇 | Posted:2007-08-28 01:57 |
kiwijaw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拜讀,獲益良多!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7-09-15 04:1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851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