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x0
|
[理论] 如何读本草
出处:http://www.etcm.org/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73&forum=5
从旧箱底翻出了一篇老文章,略加简化删减。期望藉此抛锈铁以引黄金,同时顺便填填版面。此文纯属个人对读本草学的粗浅看法,供诸位参考一下。
由实质的观点来看,学药与学方其实是一体的,虽然程序上似乎可以作先后的分割,但是基本而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离了药,方就不可能独立存在;舍方而议药,则不免有失于过简之弊。前人不论是以病带方,或是以方示法,重点是在〝教〞与〝传〞,为要指点后学迷津,引出一条活路。而不是旨在树立一些死则,命定后人不得逾越半步雷池。这就是历代先哲不断提醒要〝师于古,而不泥于古〞的精神所在。
用药须灵,务识药性;遣方要活,当明方义。所谓药性与方义,可以说就是在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中药和方剂所衍绎总结出的医理。有人比喻治病仿佛是医者与病魔在病家身上的一局对奕。棋有棋道、医有医理。胜负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医者是否能够与对手据理力争。如果医者不识轻重缓急,随意奕出任何闲着、恶手、无理之棋,那就是给了病魔机会。高手过招,输赢往往是取决于那一边先犯下错误。反之,若能明察病机所趋、病势强弱之变,适切攻防应对,则胜算自然可期。既然遣方用药是医者的一种治病手段,把本草学习好,自然就是习医者最基础的功夫之一。浩浩医书,千头万绪,剥茧抽丝,总得有个起点。台湾中医检特考的药物学以《本草备要》为指定书目,考生自然会由此切入,考试答案之标准所在,斯书就顺理成章的被与试者奉为圭臬经典。
研习本草,基本的重点项目包括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等。辛甘酸苦咸是药物本身的特质,主观上不难察辨,所以对此诸家的着作皆少有岐异。但是五味在对用药上只能作概括性的提示,不能当作精准的指导。例如甘味,一般而言,有滋补的作用。以参耆观之,无可驳之。但若论及梨者,其味亦甘,却不宜视为补益之品,汪昂亦云梨「多食冷利,脾虚泄泻及乳妇血虚者忌之。」金银花亦属甘味,却是清热解毒攻邪之品。四气的应用主要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治热以寒」、「治寒以热」求衡调配的一种原则。但是寒热温凉不是凭藉感官所能决定的,而是经由旁证或经验,归纳演绎而来。因此与五味相对而言,各家的在四气的描述上,出入也就比较多一些。归经者,是自金元以来在药性描述方面的一项重要发展,它标示药物发挥作用的位置所在。许多药往往有多方位、多元性的功能,因此其归经亦多。作用所在,实在与各人的临床心得有关,所以历来各家对归经所见更容易会有差异。虽然四气、五味、与归经三者分看的话,对药物性能指导的明确性仍不太高,但是三者合观的话,就起了像x y z 轴在三度空间的价值。
除了四气、五味、与归经之外,功效主治是另一项对药物特性非常重要的描述说明。历来各家对各别药物的功效主治皆有阐述发明,这一项的进展,随着时代而有所扩充。用药的体悟心得,各人各有所长,张景岳擅用熟地,有人因此称其张熟地;张锡纯长于用石膏,遂有石膏大王之誉。《神农本草经》按上中下三品分类,称上品「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将川芎一药,列入上经之中。到了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当时医家已经体会川芎不可久服。明‧《本草纲目》中亦载「久服则增气偏胜,必有偏绝。」比李时珍稍晚的张景岳更明确指出「多服久服,令人走散真气。」后来这段话亦被汪昂引用在《本草备要》之中。这个例子说明了随着时代变迁,经验累积,长久下来,对一药一物功效的认知才遂渐趋于成熟明确,同时才更为全面。对药物的功效的看法,当然也很难完全摆脱人为主观的因素,譬如李时珍评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张景岳论川芎为「气中之血药」。显然两人对川芎的看法有偏气和重血的不同。但是不论如何,川芎在气和血方面的特性却是大家所共见的。大陆的中药学教科书,第五版的教材描述细辛的功效为「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将之归于〝温里药〞; 而六版教材的叙述是「祛风散寒、通窦、止痛、温肺化饮」。将之划为〝解表药〞。不管怎么搬家,基本上对功效的认知,前后还是一致的,只是对所侧重、所强调的略有不同而已。就细辛而言,传统有「辛不过钱」之说,这可能是源自宋代陈承《本草别说》。但是张仲景在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所用之细辛折成现制也有三钱之多,岂是医圣用药可以不按常理出牌乎?细辛一药,全中国皆有分布,东北的黑龙江,西北的甘肃,到江南诸省都有它的足迹。台北近郊的七星山、大屯山一带的林下也常常能见到细辛。如此辽阔的幅员里所产的细辛,按植物分类学观之,其所属种类如辽细辛、华细辛、大花细辛、杜衡等等,就有十几种以上之多。细辛过量的害处在于导致呼吸痲痹,严重者能致死。因为品种有别,自然效果也不尽相同,然而产地各异,用量的出入,相对拿捏也就不易。这可能是陈承立下「辛不过钱」之戒的因由。而仲景在长沙用的细辛也可能是毐性相对较弱的品种。中药繁芜,不但品种多,同名异物者亦不少,品质不一,医者下药,就很难掌握。所以自古名医皆重视要用道地药材,以免影响治效。因此确保药源品质,这也是同仁堂等名药店之所以能够百年老字号的成功原因。
由此可见用药学问并不算小。但是以初学本草而言,最基本的,还是要先熟悉〝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重点,其次再将宜忌、用量分清。《本草备要》成书于清朝,对本草知识的累积已经算是相当成熟了,但是在编次上,仍然延用草木果榖,按形态部位的分法。个人认为未若当代以药效分类的方式来得更利于研读。例如《本草备要》中,茯苓在木部,泽泻在草部,两者中间遥隔了几十味其它的药,若是一味药一味药逐一读下来,因为当中参杂多种不同功效的诸药,容易增加记忆上的负担。如按药效分类方式的编排,茯苓、泽泻则同列于利水渗湿药。读起来,自然可以联想到二者皆有利水渗湿的功效,同时同中求异,容易清楚两者各自的个性,例如茯苓能健脾、安神;泽泻有泄热作用。这样的方式对脑力的负担比较轻省。所以读《本草备要》时,可以自己重新搬风一下,按当代本草分类的方式来排序,也不失为一种便于学习的方式。不管如何,总之研读本草药物的目的,就是要认识药性。而熟知药性,对读方自然就大有帮助。尔后用药用方、加减进退就更容易得心应手。
另外,药理、方义既然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应用,所以读药研方的同时,就当随时与中医学基础理论做参佐对比。例如《本草备要》言黄耆「固表」、「温分肉,肥凑理」,就应该联想到这些是针对卫气功能的描述,所以在此指的是黄耆有补卫气的作用,这也就是所谓的〝益卫固表〞。又如人参的「消痰水」与陈皮的「消痰」、「利水」当有所鉴别。人参所消的痰水,是因为气虚,水湿无以运化,以致于痰生;而陈皮所消的痰水,是肇于气滞,水湿因而内停,以致于痰生。所以治痰时,凡气虚者用参是取其补气之效,气旺则痰行水消;气滞者投陈皮是藉其理气燥湿之功,能以气顺湿除。再看看《本草备要》中元参一节,「壮水之主以制火」,就当想到这是王冰的名言,这也说明了汪昂认为元参清热的作用不是单纯的直折其热,而是经由滋阴降火。所以读本草的时候,如果能与中医理论联想、串读、合看,则念起来会更活泼有趣,印象也能更为深切。读本草学一如读其它中医学科,是鲜活生动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门与生命哲学、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