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政府开倒车 业者:还是我埋单 更新日期:2007/07/23 04:39 记者: 陈凤英/台北报导 油价飙涨,点燃大宗物资另一波涨势,为平抑国内物价,政府拟将过去行之有年的平准基金复出江湖。对此业者反应不一,有人支持,也有人痛批各家业者采购成本都不相同,政府要走回平准基金的老路有困难:「现在大宗物资这么贵,政府哪有钱补贴,到最后还不是得由业者埋单」。
身为台湾黄豆、玉米及大麦等大宗物资进口业者之一,福寿实业董事长洪尧昆表示,不反对设立平准基金,让国内物价平稳一点,但基金的运作必须透明化,相关细节要等接到上级指示后,才会进一步研究。
过去政府针对玉米等大宗物资也有设立平准基金,随后因台湾加入WTO贸易自由化而废除。以「粮食平准基金」为例,民国六十二年因发生能源及粮食危机,国内粮价暴涨,行政院隔年马上核拨特别预算卅亿元,以生产成本加两成利润作为保证价格收购农民稻谷。惟此一基金运作廿五年下来,贷款加利息,累积短绌已近千亿元。
近来随国际油价大涨,全球大宗物资涨势一波接着一波,国内食品价格也受到牵动,多项产品酝酿调高售价。据业者透露,国内一年玉米需求约为五○○万吨、黄豆为二四○万吨、小麦则为一○○万吨左右,由于每家厂商全球采购力不同,下单时间也将影响采购成本,「平准基金是要业者在约定价格下吃大锅饭,不符国际贸易与企业经营管理原则」。
还有业者私下痛批,产品价格取决于市场供需,现行的国际贸易比以前复杂得多,政府早已失去以平准基金平抑物价的时空条件,「现在国际大宗物资这么贵,政府哪有钱补贴,到最后还不是得由业者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