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625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
推文 x 鲜花 x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居家] 神奇的备长炭 -- 养生之宝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 Posted:2007-04-29 08:16 |
mego 手机 会员卡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贴图天使奖 贴图大师奖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62 鲜花 x94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http://www.innature.ne...ok01.htm

         炭的故事-备长炭源起

「备长炭」名称系始自日本元禄年间,日本人认为备长炭是他们创造的木炭杰作,但实际推究起它的历史,其实是平安时代的弘法大师从中国传入制炭技术,18世纪由日本「备中屋长左卫门」的商店打响知名度后,开始被称「备长炭」。所使用之炭材为马目坚木,炭质硬、组织细密且坚硬、比重大,源起于日本纪州和歌山一带,备长炭的起源及应用在『木炭的神奇功效』一书有深入阐述。


如何分辨备长炭与一般黑炭的差异呢?

   其实相当容易,结构上,一般黑炭(烤肉燃料用之红木、相思木....)结构脆弱,重量很轻,组织松散,硬度低,敲击声沉闷,净化效果差,一般作为工业用及燃料用。
   备长炭结构结实,质量硬而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断面组织紧密,光泽不同于一般黑炭,表面有白色消粉附着,轻轻互敲会发出金属声,净化效果好。好的备长炭外观无树皮残存,硬度极高,敲击有金属声,且不易锯断(须以两根备长炭互相敲击才易断裂),因组织细密坚硬,硬度高,沉水率高,过滤空气,水质,隔绝电磁波等效果较好。



左图是电子显微镜下的木炭构造。右边是一般木炭(杉木炭),左边是备长炭,从其结构上,可知杉木炭孔道间隙薄而脆弱,质量轻,备长炭孔道间隙厚而结构结实,质量硬而重。


所谓「备长炭」的定义需具有以下基本条件:

1.炭化材料:必须为马目坚木。
2.炭化温度:必须达到摄氏1,000-1,200度以上。
3.碳元素含量:可达93-96 %。




「备长炭」是一种木炭,原产地是和歌山县,古时这一地区叫纪州.....「备长炭」是用当地特产的「马目坚」木材,在摄氏1000度高温下烘烧而成的。「备长炭」炭化度高、比重大,十分坚硬,通常硬度在15到20度之间,与钢的硬度差不多,用普通锯是锯不断的。烘成的木炭体积是原木的三分之一,但是重量却只有原木的十分之一。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50 (by 老烟枪大铁) | 理由: 感谢您提供这么完整的资讯^^P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HINET | Posted:2007-04-29 08:27 |
老烟枪大铁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2 鲜花 x25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没想到备长炭的功效这么广呀! 表情

而且特别的是跟钢的硬度差不多...... 表情 这样应该可以多加一个功效

12.杀人必备,携带方便,晚上使用自动启用保护色,黑道中最时尚的一款武器 表情

ps.电影看太多了....sorry 表情


不过感觉的出7.8项比较有争议性,

07 煮出美味的白米饭

将备长炭用刷子在清水中洗净,和米一起入电饭锅里煮,可以减少大米上的农药残留,使米饭粒满、味香。另外将备长炭放入米缸也能防止米虫、保持干燥。

08 使水、茶、酒更香醇

将适量的备长炭放入适量的水中置放两天炭中的天然矿物质会释放出来,并去除水中的氯,使水质变成弱堿性,有利于健康;放入酒中可使酒的刺激性逐渐缓和,更加甘醇、顺口。

欢迎大家来讨论看看 表情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 | Posted:2007-04-30 04:3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76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