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innature.ne...ok01.htm
炭的故事-備長炭源起 「備長炭」名稱係始自日本元祿年間,日本人認為備長炭是他們創造的木炭傑作,但實際推究起它的歷史,其實是平安時代的弘法大師從中國傳入製炭技術,18世紀由日本「備中屋長左衛門」的商店打響知名度後,開始被稱「備長炭」。所使用之炭材為馬目堅木,炭質硬、組織細密且堅硬、比重大,源起於日本紀州和歌山一帶,備長炭的起源及應用在『木炭的神奇功效』一書有深入闡述。
如何分辨備長炭與一般黑炭的差異呢? 其實相當容易,結構上,一般黑炭(烤肉燃料用之紅木、相思木....)結構脆弱,重量很輕,組織鬆散,硬度低,敲擊聲沉悶,淨化效果差,一般作為工業用及燃料用。
備長炭結構結實,質量硬而重。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斷面組織緊密,光澤不同於一般黑炭,表面有白色消粉附著,輕輕互敲會發出金屬聲,淨化效果好。好的備長炭外觀無樹皮殘存,硬度極高,敲擊有金屬聲,且不易鋸斷(須以兩根備長炭互相敲擊才易斷裂),因組織細密堅硬,硬度高,沉水率高,過濾空氣,水質,隔絕電磁波等效果較好。
左圖是電子顯微鏡下的木炭構造。右邊是一般木炭(杉木炭),左邊是備長炭,從其結構上,可知杉木炭孔道間隙薄而脆弱,質量輕,備長炭孔道間隙厚而結構結實,質量硬而重。 所謂「備長炭」的定義需具有以下基本條件:1.炭化材料:必須為馬目堅木。
2.炭化溫度:必須達到攝氏1,000-1,200度以上。
3.碳元素含量:可達93-96 %。
「備長炭」是一種木炭,原產地是和歌山縣,古時這一地區叫紀州.....「備長炭」是用當地特產的「馬目堅」木材,在攝氏1000度高溫下烘燒而成的。「備長炭」炭化度高、比重大,十分堅硬,通常硬度在15到20度之間,與鋼的硬度差不多,用普通鋸是鋸不斷的。烘成的木炭體積是原木的三分之一,但是重量卻只有原木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