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8160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数位命理街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
推文 x 鲜花 x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理论] 当 读 的 古 医 书-岳美中


献花 x3 回到顶端 [楼 主] | Posted:2006-12-24 00:09 |
liao_xxx_ya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中医病理专着,辨证细微,甚为可贵,应当置于案首时时取观。

我也在案首放了一本GUYTON生理学时时取观。

两本参照真的可以解除不少疑惑


献花 x2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台北市 | Posted:2007-04-17 14:05 |
lljml2005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0 鲜花 x16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liao_xxx_ya于2007-04-17 14:05发表的 :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中医病理专着,辨证细微,甚为可贵,应当置于案首时时取观。

我也在案首放了一本GUYTON生理学时时取观。

两本参照真的可以解除不少疑惑

liao_xxx_ya可否分享乎~~


您觉得不错的话~可不要忘了右下角的【献花】呦~
真的喜欢!您可以送给我ㄧ朵小花的~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 | Posted:2007-04-18 05:17 |
skid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本人比较爱钻研的是脉诊的部份
当然 伤寒金匮是必读
因为不但里面包含了病理以外
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看病的切入点
要读伤寒金匮 可以从郑钦安的书当作导读
建立掌握"病机"的方法
而如何用好经方 必须搭配上神农本草经 也就是俗称的本经
伤寒金匮中有不少的道家思想(这里如果有兴趣 我们再另开一篇)
神农本草经中也有不少神仙家的内容
读药学最重要的不是主治功效 而应该看的是性味归经 四气五位 升降浮沉
要懂阴阳 还得读上易经
尤其是太昊经 其实如果可以画一张图 可以解决很多人的疑虑
可惜我是电脑绘图软体白痴
关于脉学的部份
周学海是必读的 要懂脉 还得懂"易"
伤寒28脉 伤寒舌苔 都是必须要读的
如此和伤寒论才会有一定的功力下诊断
现在中国的中医 根本不重脉
老要舍脉从症 有点搞笑
不是脉学不灵 是诊脉的人不行
诊了脉 知道病位 知道病所 就知道该用什么药医治
(这里有分先治 后治 如果没有抓到该治的病机转化点 就是治病的功力不到家 会一值只治标)
西医的检验一班都是已经严重到一个程度 机器才有办法反应检验出来
但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只要有一点反应 就可以马上知道

关于内经的部份
最近小人在钻研阳上善的太素
满有趣 跟一般的内经素问有些不同的地方
不过也给了我不少的冲击 也建议大家看看
一般的民众想要了解养生
先从内经下手
关于病理病机的部份可以先跳过 专看养生的部份
会比较好入门
如果大家有兴趣想要开读书会 我会有兴趣和大家一起网路讨论欧
表情


献花 x0 回到顶端 [3 楼] From:江苏 | Posted:2007-06-04 18:3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50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