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比較愛鑽研的是脈診的部份
當然 傷寒金匱是必讀
因為不但裡面包含了病理以外
最重要的一點是建立看病的切入點
要讀傷寒金匱 可以從鄭欽安的書當作導讀
建立掌握"病機"的方法
而如何用好經方 必須搭配上神農本草經 也就是俗稱的本經
傷寒金匱中有不少的道家思想(這裡如果有興趣 我們再另開一篇)
神農本草經中也有不少神仙家的內容
讀藥學最重要的不是主治功效 而應該看的是性味歸經 四氣五位 升降浮沉
要懂陰陽 還得讀上易經
尤其是太昊經 其實如果可以畫一張圖 可以解決很多人的疑慮
可惜我是電腦繪圖軟體白痴
關於脈學的部份
周學海是必讀的 要懂脈 還得懂"易"
傷寒28脈 傷寒舌苔 都是必須要讀的
如此和傷寒論才會有一定的功力下診斷
現在中國的中醫 根本不重脈
老要捨脈從症 有點搞笑
不是脈學不靈 是診脈的人不行
診了脈 知道病位 知道病所 就知道該用什麼藥醫治
(這裡有分先治 後治 如果沒有抓到該治的病機轉化點 就是治病的功力不到家 會一值只治標)
西醫的檢驗一班都是已經嚴重到一個程度 機器才有辦法反應檢驗出來
但是中醫的望聞問切只要有一點反應 就可以馬上知道
關於內經的部份
最近小人在鑽研陽上善的太素
滿有趣 跟一般的內經素問有些不同的地方
不過也給了我不少的衝擊 也建議大家看看
一般的民眾想要了解養生
先從內經下手
關於病理病機的部份可以先跳過 專看養生的部份
會比較好入門
如果大家有興趣想要開讀書會 我會有興趣和大家一起網路討論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