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比较爱钻研的是脉诊的部份
当然 伤寒金匮是必读
因为不但里面包含了病理以外
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看病的切入点
要读伤寒金匮 可以从郑钦安的书当作导读
建立掌握"病机"的方法
而如何用好经方 必须搭配上神农本草经 也就是俗称的本经
伤寒金匮中有不少的道家思想(这里如果有兴趣 我们再另开一篇)
神农本草经中也有不少神仙家的内容
读药学最重要的不是主治功效 而应该看的是性味归经 四气五位 升降浮沉
要懂阴阳 还得读上易经
尤其是太昊经 其实如果可以画一张图 可以解决很多人的疑虑
可惜我是电脑绘图软体白痴
关于脉学的部份
周学海是必读的 要懂脉 还得懂"易"
伤寒28脉 伤寒舌苔 都是必须要读的
如此和伤寒论才会有一定的功力下诊断
现在中国的中医 根本不重脉
老要舍脉从症 有点搞笑
不是脉学不灵 是诊脉的人不行
诊了脉 知道病位 知道病所 就知道该用什么药医治
(这里有分先治 后治 如果没有抓到该治的病机转化点 就是治病的功力不到家 会一值只治标)
西医的检验一班都是已经严重到一个程度 机器才有办法反应检验出来
但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只要有一点反应 就可以马上知道
关于内经的部份
最近小人在钻研阳上善的太素
满有趣 跟一般的内经素问有些不同的地方
不过也给了我不少的冲击 也建议大家看看
一般的民众想要了解养生
先从内经下手
关于病理病机的部份可以先跳过 专看养生的部份
会比较好入门
如果大家有兴趣想要开读书会 我会有兴趣和大家一起网路讨论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