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健康 才是進補達人
【邱仲卿/嘉義長庚醫院中醫部兼任主治醫師】
台灣南北有差異,南部人「用」中藥,有很大一部分認為「中藥」對「病情」有幫助;北部人「吃」中藥,有一部分因為「趕時髦」。
很多人已經漸漸有了「凡藥皆毒」這個認識。冬令進補,包括食補、藥補等,一般所談的補,常含有「中藥」,除了藥方的組成、藥物的劑量要選擇外,特殊體質的人更要有一定的限制!
既然含有藥,醫師們常呼籲「藥不能亂吃」!譬如:有高血壓的人服用人參、黃耆要適量;當歸、川芎屬於「活血藥」,女性凡月經期間或有貧血者,只能少量;也要避免買到「假藥」,如何首烏、冬蟲夏草(曾含鉛)。有慢性炎症如肝炎、肝功能異常,或急性炎症如咽喉炎,儘量不要吃補。
「中藥的經驗」在很多情況下,還沒被證明一定有效,但也還沒被證明「絕對」無效。天氣變冷,各種補品都出來了,冬令到底該不該進補?
對想「補」的人,中醫界建議:經過中醫師診察,根據個人體質差異開適合的處方較恰當。其中,食療不要過分油膩,要有充分睡眠及適度運動。
有時會有「上火」等現象,如口乾舌燥等,可能是身體內過氧化物(自由基)太多或電解質不平衡,需要補充更多的蔬菜水果。睡眠的重要性在於清晨三點以前有好的睡眠,很多「修補的激素」才會正常分泌,包括褪黑激素、生長激素等。建議晚上十至十一時就要準備睡覺,凌晨三點以前至少睡滿兩小時以上。
冬令進補時,主要的材料是以中藥加肉品(蛋白質)為主,吃素者可選豆類等取代肉品。目前選來做為「補」的藥方,大部分以四物湯(當歸、川芎、地黃、芍藥)、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為主,四物湯加四君子湯就成為八珍湯,八珍湯加黃耆、桂枝即為十全大補湯,所選的這些中藥中醫歸類在補氣藥、補血藥中。
生藥多含有香料,「適量」添加不但可以增加美味,而且「中藥經驗」中,被認為有效的天然物質,除了本身成分特殊外,進入人體時,經過消化道、肝、血液、體液等可能的作用,產生很多的「活性物質」。當氣候變冷,人體為了維持恆溫,便要重新調整新陳代謝,這時需要很多「補充品」、「調節劑」。中醫的經驗,提供了大家的選擇之一。
【2005/12/16 聯合報】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5/12/16/...30646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