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是「冰泥球」還是「髒雪球」
彗星在軌道繞行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處於遠離太陽的低溫環境。在較低溫的環境下,彗星的成分相對來說比較不會產生變化,攜帶的物質便可用來代表太陽系起源的狀態。
今年七月4日,美國太空總署「深度撞擊」任務,派遣了一艘撞擊小艇,撞擊譚普一號彗星,希望能瞭解彗核的內部構造。370公斤重的銅製撞擊頭,以每秒10.2公里的速度撞向譚普一號彗星。這次的撞擊造成了一個直徑約100~125公尺撞擊坑(與預期的接近),並且噴發出彗星上的物質。過程蒸散出4500噸的水汽,但是卻釋放出更多的塵埃。譚普一號衛星的冰核,大約與台北市差不多,容易因為溫度而噴發出易揮發的物質。這次的撞擊,很可能就會引發一次塵埃與氣體的向外噴發,並且在彗星表面產生一塊新的活躍區域。
就在撞擊之前,哈伯太空望遠鏡的影像中捕捉到,由冰彗星所噴發出的一股塵埃噴流。但無人知道噴流的形成機制。
在撞擊當時,Rosetta衛星距離彗星八百萬公里,一個觀測的絕佳位置。利用裝載儀器OSIRIS影像系統,分別在撞擊之前、當時與之後進行觀測。天文學家利用OSIRIS量測出撞擊後產生的水汽與塵埃的等效撞擊截面,並且由此估算出水汽與塵埃的含量居然小於一。這暗示著彗星是由大量的塵埃,然後由冰塊膠結住;而不是之前推測的,由大量冰塊組成,塵埃摻雜其中。因此,對彗星的稱呼應該改為「冰泥球」,而不是先前大家所說的的「髒雪球」。
天文學家在撞擊後的幾天,並未發現譚普一號彗星有任何噴發活動加劇的跡象,這表示一般的隕石撞擊,並不是導致彗星噴發的的主因。科學家希望能夠利用OSIRIS與其他地面的觀測影像,建立撞擊時塵埃雲噴發出的立體影像,以期能對彗核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轉載自中研院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