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是「冰泥球」还是「脏雪球」
彗星在轨道绕行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远离太阳的低温环境。在较低温的环境下,彗星的成分相对来说比较不会产生变化,携带的物质便可用来代表太阳系起源的状态。
今年七月4日,美国太空总署「深度撞击」任务,派遣了一艘撞击小艇,撞击谭普一号彗星,希望能了解彗核的内部构造。370公斤重的铜制撞击头,以每秒10.2公里的速度撞向谭普一号彗星。这次的撞击造成了一个直径约100~125公尺撞击坑(与预期的接近),并且喷发出彗星上的物质。过程蒸散出4500吨的水汽,但是却释放出更多的尘埃。谭普一号卫星的冰核,大约与台北市差不多,容易因为温度而喷发出易挥发的物质。这次的撞击,很可能就会引发一次尘埃与气体的向外喷发,并且在彗星表面产生一块新的活跃区域。
就在撞击之前,哈伯太空望远镜的影像中捕捉到,由冰彗星所喷发出的一股尘埃喷流。但无人知道喷流的形成机制。
在撞击当时,Rosetta卫星距离彗星八百万公里,一个观测的绝佳位置。利用装载仪器OSIRIS影像系统,分别在撞击之前、当时与之后进行观测。天文学家利用OSIRIS量测出撞击后产生的水汽与尘埃的等效撞击截面,并且由此估算出水汽与尘埃的含量居然小于一。这暗示着彗星是由大量的尘埃,然后由冰块胶结住;而不是之前推测的,由大量冰块组成,尘埃掺杂其中。因此,对彗星的称呼应该改为「冰泥球」,而不是先前大家所说的的「脏雪球」。
天文学家在撞击后的几天,并未发现谭普一号彗星有任何喷发活动加剧的迹象,这表示一般的陨石撞击,并不是导致彗星喷发的的主因。科学家希望能够利用OSIRIS与其他地面的观测影像,建立撞击时尘埃云喷发出的立体影像,以期能对彗核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转载自中研院天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