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瑪峰高度 爭議不斷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喜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又稱為聖母峰)到底有多高,一直是科學家關注的焦點,但珠峰的高度在每個時期,一直有不同的數值,常常引起爭議。
據新華網透露,一八五二年印度用大地測量的方法,測出珠峰高度為八八四○公尺。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珠峰經過各國專家多次測量,發表各種數值如:八八八八公尺、八八八二公尺、八八五二公尺、八八四八公尺、八八四六公尺、八八四○公尺。
一九七五年中共專家登上珠峰頂,測量積雪厚度,得出雪面高度八八四九點零五公尺,扣除積雪深度,珠峰高度應為八八四八點一三公尺。這一數據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承認,被寫入世界許多國家的教科書。
一九九二年義大利專家用類似大陸的測量辦法,測出珠峰不同高度為八八四六點五公尺,珠峰變矮了。
一九九九年五月,大陸和美國專家合作,使用衛星定位技術測量,比一九九二年測量結果又矮了一些。到了昨天,珠峰高度又再出現不同的說法。
【記者賴錦宏/綜合報導】要測得喜馬拉雅山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十分不易,因地球曲面,既無法用遠距觀測法,也無法用傳統的直角三角形測距。大陸這次測距,不僅用了大量傳統測量法,更使用衛星定位法,同時克服登頂的高難度,才獲得較準確數據。
據新浪網報導,由於地球是橢圓形,遠距離的平面幾何觀測,無法準確獲得珠峰的位置並構成真實的球面三角形;同時觀測峰頂視線,也隨著高度的上升以及不同地區氣流與密度的影響,光線折射導致視線彎曲,觀測的角度會變形,難以準確定位珠峰的位置。其中牽涉十分複雜的數學與物理。
【2005/10/10 聯合報】 @
http://u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