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高度 争议不断
大陆新闻中心/综合报导
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又称为圣母峰)到底有多高,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但珠峰的高度在每个时期,一直有不同的数值,常常引起争议。
据新华网透露,一八五二年印度用大地测量的方法,测出珠峰高度为八八四○公尺。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珠峰经过各国专家多次测量,发表各种数值如:八八八八公尺、八八八二公尺、八八五二公尺、八八四八公尺、八八四六公尺、八八四○公尺。
一九七五年中共专家登上珠峰顶,测量积雪厚度,得出雪面高度八八四九点零五公尺,扣除积雪深度,珠峰高度应为八八四八点一三公尺。这一数据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认,被写入世界许多国家的教科书。
一九九二年义大利专家用类似大陆的测量办法,测出珠峰不同高度为八八四六点五公尺,珠峰变矮了。
一九九九年五月,大陆和美国专家合作,使用卫星定位技术测量,比一九九二年测量结果又矮了一些。到了昨天,珠峰高度又再出现不同的说法。
【记者赖锦宏/综合报导】要测得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十分不易,因地球曲面,既无法用远距观测法,也无法用传统的直角三角形测距。大陆这次测距,不仅用了大量传统测量法,更使用卫星定位法,同时克服登顶的高难度,才获得较准确数据。
据新浪网报导,由于地球是椭圆形,远距离的平面几何观测,无法准确获得珠峰的位置并构成真实的球面三角形;同时观测峰顶视线,也随着高度的上升以及不同地区气流与密度的影响,光线折射导致视线弯曲,观测的角度会变形,难以准确定位珠峰的位置。其中牵涉十分复杂的数学与物理。
【2005/10/10 联合报】 @
http://u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