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猪皮做实验 低成本 高效果
【记者林进修/专题报导】
如果说,胶原蛋白膜是牙周再生手术的一大突破,那么猪皮无疑是个关键。
回想起把脑筋动到猪皮的那段往事,台北医学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吕炫堃一脸得意之色。他说,当时美国已从牛只身上萃取出胶原蛋白了,如果还照着做,不仅了无新意,且从国外进口的牛皮价格不低,怎么说都不划算;反观台湾是养猪大国,猪皮要多少、有多少,来源无虞,做起动物实验来简单多了。
那一阵子,他们一大早就到北医附近的吴兴街菜市场,固定向一家猪肉摊买猪皮,且一买就买4斤,出手之明快大方,常让肉摊老板笑得合不拢嘴。一大袋猪皮买回实验室后,先是称重、打碎,并以生理食盐水洗过一遍,再将表皮及脂肪滤除,只留下真皮层。
接下来,加入醋酸充分搅拌,以酵素pepsin将抗原性较高的终端胜月太片段切除,降低抗原性,再经急速冷冻干燥过程,把制得的胶原蛋白塑形为海棉薄膜状,最后再透过特殊化学制剂,让这些胶原蛋白「交链化」,据以掌握这些胶原蛋白被吸收的时间。
吕炫堃解释,这一片片才0.1公分厚的胶原蛋白再生膜,如果用在牙周再生手术上,只须维持6周即可,若用在齿槽骨的骨质再生手术,非得维持6个月不可。一旦再生膜早早就被吸收掉,手术技术再好也没用,牙周膜及齿槽骨长不到应有的高度,牙周病治疗效果,当然大打折扣。
经过一连串复杂的处理步骤后,从菜市场拎回来的4公斤猪皮,最后萃取出100公克的胶原蛋白,刚好够一次动物实验使用,算一算成本,还真低得可以。更何况,从些从猪皮萃取的胶原蛋白,不管弹性系数、半渗透性及膨胀系数等物性,或是手术时的可操作性,都比牛皮萃取的胶原蛋白好,难怪一提及此事,吕炫尽是得意之色。
【2005/08/16 民生报】 @
http://u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