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带原者用药态度 呈两极化
【记者詹建富/报导】
国内B型肝炎带原者众多,但许多带原者对于该不该接受治疗?何时治疗?常一知半解,加上治疗药物不断推陈出新,有的又会产生抗药性,也增加患者用药的疑虑。
新店慈济医院内视镜科主任林宪宏表示,慢性B型肝炎的治疗目标在于抑制病毒、降低肝脏发炎坏死、肝功能指数恢复正常化、防止疾病恶化等等。但国内B肝带原者对疾病的认知,出现两极化的现象,有的以为没有外显症状,根本毫不在意,有的则一发现肝功能稍微高一点,就忧心忡忡,要求医师多开一些保肝片,甚至动辄要求开给抗B肝病毒药物。
不过,林宪宏指出,根据医界的共识是,唯有B肝带原者的肝功能指数超过正常值两倍以上,才需进一步接受治疗;而目前治疗药物选择比过去更有弹性,可依照病情不同,病人可选择施打干扰素或口服抗病毒药物,如「干安能」、「干适能」等,但目前健保局尚未给付干适能,民众一个月药费需7~8千元。
他表示,「干安能」与「干适能」各有所长,临床治疗上遇到严重急性发作者会先采用「干安能」,以快速抑制急性发炎现象,若需要长期服药者则倾向用「干适能」作为第一线用药。但值得注意的是,前述用药都不宜任意停药,即使B型肝炎e抗原阳性已消失,但建议需至少继续治疗半年以上,以减少肝炎复发。
至于干扰素的用药时机,则同样需在肝功能异常且达两倍以上,但如果肝功能指数异常偏高,则使用要特别小心。林宪宏说,干扰素的临疗治疗效果可维持较为持久,但缺点是较不适合肝硬化的病患,而且会有头痛、恶心、体重减轻等副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林宪宏指出,以往医界认为肝硬化是不可逆的现象,但最新的研究已证实,使用「干适能」治疗肝纤维化病人,1年后有3成4病患经切片证实纤维化可获改善,3年后高达63%的病人有明显疗效,显示要让「国病」逆转,并非不可能。
【2005/08/16 民生报】 @
http://u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