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帶原者用藥態度 呈兩極化
【記者詹建富/報導】
國內B型肝炎帶原者眾多,但許多帶原者對於該不該接受治療?何時治療?常一知半解,加上治療藥物不斷推陳出新,有的又會產生抗藥性,也增加患者用藥的疑慮。
新店慈濟醫院內視鏡科主任林憲宏表示,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目標在於抑制病毒、降低肝臟發炎壞死、肝功能指數恢復正常化、防止疾病惡化等等。但國內B肝帶原者對疾病的認知,出現兩極化的現象,有的以為沒有外顯症狀,根本毫不在意,有的則一發現肝功能稍微高一點,就憂心忡忡,要求醫師多開一些保肝片,甚至動輒要求開給抗B肝病毒藥物。
不過,林憲宏指出,根據醫界的共識是,唯有B肝帶原者的肝功能指數超過正常值兩倍以上,才需進一步接受治療;而目前治療藥物選擇比過去更有彈性,可依照病情不同,病人可選擇施打干擾素或口服抗病毒藥物,如「干安能」、「干適能」等,但目前健保局尚未給付干適能,民眾一個月藥費需7~8千元。
他表示,「干安能」與「干適能」各有所長,臨床治療上遇到嚴重急性發作者會先採用「干安能」,以快速抑制急性發炎現象,若需要長期服藥者則傾向用「干適能」作為第一線用藥。但值得注意的是,前述用藥都不宜任意停藥,即使B型肝炎e抗原陽性已消失,但建議需至少繼續治療半年以上,以減少肝炎復發。
至於干擾素的用藥時機,則同樣需在肝功能異常且達兩倍以上,但如果肝功能指數異常偏高,則使用要特別小心。林憲宏說,干擾素的臨療治療效果可維持較為持久,但缺點是較不適合肝硬化的病患,而且會有頭痛、惡心、體重減輕等副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林憲宏指出,以往醫界認為肝硬化是不可逆的現象,但最新的研究已證實,使用「干適能」治療肝纖維化病人,1年後有3成4病患經切片證實纖維化可獲改善,3年後高達63%的病人有明顯療效,顯示要讓「國病」逆轉,並非不可能。
【2005/08/16 民生報】 @
http://u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