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re12

|
分享:
▲
無論勝負都進入風過迴廊:常勝與不敗 ■ 常勝與不敗
全殲羅嚴克拉姆艦隊!除此之外別無勝法!戰鬥一開始就佈置了機雷,想要利用的話就不要回伊謝爾倫重新編成了,直接衝到要迴廊出口面對皇帝吧!我方艦艇數35000,敵方艦艇數105500,雷神之錘每回合填充20%。如果獲勝的話遊戲結束,民主的幼苗得以保全,算是相當不錯的結局。如果未能消滅羅嚴克拉姆,情節將按照原著發展,請自己觀看吧,這場戰役劇本演示包含的文字內容相當豐富。
勝利:楊拯救了民主世界的結局
失敗:拿起武器
■ 拿起武器
勝利條件是伊謝爾倫要塞不被攻陷,完全勝利條件也只是讓帝國艦隊數量減半而已。我方艦艇11800,不過敵方也只有11500?限20回合,為什麼敵人一支補給艦隊攜帶的飛彈數都比整個伊謝爾倫要塞多啊?12回合敵方瓦列艦隊8000艘加入增援,出現在要塞另一方向!第18回合我方援軍梅爾卡茲艦隊5000加入,總之奮戰吧!失敗的話民主的幼苗徹底剷除,民主理念的未來就要期待人心的復甦了,不過即使大家都龜縮要塞,第19回合敵人才挨到伊謝爾倫,一個回合就被攻克也非常困難啊。最後一戰是希瓦星域會戰。
勝利:希瓦星域會戰
失敗:殘念……悲慘的結局
■ 希瓦星域會戰
勝利條件是全殲羅嚴克拉姆艦隊。我方艦艇數14800,敵方75200。皇帝在迴廊出口的下方,偵察船發現羅嚴克拉姆艦隊後就會有劇情展示,得到此戰取勝的契機,看過原著的人都會明白的。所以之前不要硬打,每回合都要小心調整自己的位置,作戰選擇「迴避」,決不要硬攻,並且要派艦隊拖住上方的幾個大艦隊,不讓他們過早下來。向每個堅持到這個戰役的玩家致敬,如果不是對原著有深厚的感情,就是對銀河未來寄予了格外的關注吧。勝利後遊戲結束,這個結局也是原著的終章。
■ 最後的話
首先是遺憾,預先製作的千篇一律的戰鬥動畫看多幾遍就會發膩,關掉動畫後就會缺少魄力,流血的戮戰變成數字的增減了。如果能採取模擬城市3000的做法,對戰場局部放大後刻畫出艦隊的細節,然後在那個界面演示攻守的進程,效果會好很多的。整個遊戲的投入也太少,「一張CG勝過1000個字的敘述」,雖然策劃很努力的用文字刻畫人物和歷史背景,但是為了交待劇情繪製的圖還是不多,使得戰役之間的過場看起來相當單薄,和宏大的設定不是很協調。然後是欣慰,繼承前作獨特的戰鬥系統給人的享受自不必說,劇情文本在質和量上面也相當出色,4代中「萬惡的皇帝終於被殺死了」那種粗暴單純的遣詞用句是不會出現的了。整個遊戲瀰散著《銀河英雄傳說》的歷史觀,和通常的戰棋遊戲不同,戰役的得失,個人的命運,乃至國家的興亡都不完全是遊戲的目標,通過遊戲的進程推演出明確的銀河的未來走向才會GAME OVER。結局很多,說哪一個結局是完美結局,哪一個結局是失敗結局這種說法對於這個遊戲不是很合適的,可以說所有的結局都是對等的,都是可能的歷史走向。最後還是要感謝遊戲的製作者們,通過名著改編的遊戲並不少,而本作如此珍視原作氛圍理念,而不是僅僅靠著作品的名氣來吸引玩家,這種精神是非常值得欽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