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成為針具交換站 藥局憂慮 【記者詹建富/報導】
衛生署推動毒癮者染愛滋減害計畫,其中一項即是提供清潔針具讓毒癮者減少共用針頭的機會;據瞭解,衛生署原擬請求社區藥局成為針具回收及交換的據點,但由於不少藥師擔心此舉召來毒癮者天天上門,反而影響平常販賣藥品的生意,造成不必要的困擾,以致致社區藥局對此計畫的配合意願裹足不前。
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長李志恆指出,目前各種針具原本可在社區藥局買到,鑑於許多毒癮者都有共用針頭施打毒品的現象,而且這些毒癮者若在施用毒品後把針頭亂丟,造成清潔人員被針扎意外,形成二次公害,因此該局才想找開業藥師幫忙,由社區藥局提供清潔的針具,並建立針具回收管道,讓毒癮者降低重複使用針具、或共用針頭的機會。
不過,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何榮生則表示,站在愛滋病及毒癮防治的立場,藥界應是責無旁貸;但在衛生署尚未有具體操作流程之前,該會擔心由社區藥局提供清潔針具給毒癮者,反而惹來一身塵埃。因此,藥界希望衛生署先建立一套管理制度,再與藥界詳細洽談為宜。
台北市一名開業藥師指出,由於販賣針具的利潤很少,因此目前有販賣針具的藥局(房),以開架式藥局(房)為主。他說,販賣針具會引起許多「後遺症」,主要是毒癮者平常的穿著打扮及行態舉止,很容易辨認,而且一旦某藥局平常有販賣針具,便會在這個圈子傳開,如果一窩蜂上門,勢必阻卻或嚇跑其他買藥的民眾。
這名藥師居住在傳統老社區,平常即散見毒癮者「出沒」,但他不敢賣針具,他表示,有的毒癮者會假裝是以家人打胰島素為名而買針頭,但藥界人士都明白,打胰島素的針具與打毒品針具的劑量不一樣,因此寧願不做這種生意。
李志恆表示,國外由於針具流通的管道只侷限制在少數地方可以販賣,不如台灣到處買的到,該局才認為,與其讓曾經施打毒品的針具,成為傳染疾病的淵源,不如讓毒癮者就近取得清潔的針頭。目前,該局已展開社區藥局的問卷調查,期能在減少藥界困擾的情況下,也能好好推行針具交換計畫。
【2005/03/09 民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