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罹患大腸癌!工程師,愛吃牛排、牛肉麵、培根、香腸 (本人鼓勵大家吃素)大腸癌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日常生活飲食習慣的轉變成最大主因,一名工程師35歲就罹患大腸癌第3期、
術後還併發肝臟轉移,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細問後發現,患者是肉食主義者,
尤其愛吃牛排、牛肉麵、培根、香腸等,提醒民眾,這些紅肉都是可能致癌的關鍵,平時飲食一定要做克制。
劉博仁分享,這名35歲的年輕工程師罹患大腸癌後開始吃素,而世界衛生組織將加工肉品,包括培根、香腸、臘肉、熱狗、火腿等列為一級致癌物,而未加工紅肉,例如牛肉、豬肉、羊肉、馬肉等被列為二A級可能致癌物。
劉博仁說明,一級致癌物是證據確定對人體顯著致癌,而二A級是對動物確定具有致癌性,但對人類很可能有致癌性;
劉博仁認為,不論這些流行病學調查的準確性,應該「能少吃就少吃」,最起碼加工肉品能不碰就不碰,
而紅肉總量不要超過每星期500克,平均下來每天不要超過一個手掌大小的量。
每天一定要吃至少5份蔬菜以及至多2份水果,因為蔬菜包含了可溶性及非可溶性纖維,纖維可以增加糞便體積,
促進腸內容物快速移動,降低紅肉裡頭致癌物質與大腸黏膜接觸時間,還可增加腸內良好菌相,幫助代謝致癌物質。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柏賢也說明,由於飲食西化、食品添加物等因素,大腸癌發生的年齡也逐漸年輕化,
「早發型大腸癌」的評斷標準為「診斷時小於50歲」,由於全球案例愈來愈多,美國也建議將大腸癌篩檢年齡下修到45歲,
「飲酒」更成為大腸癌出現早發性的一大主因,風險直逼1.2倍。
吃素是福:素食是最好的平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