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節錄)
或有衆生無善根力,則爲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爲惱。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或說陀羅尼,或說布施……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
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衆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複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饑不渴,使人愛著。
按:無善根力,即是魔擾之主因。如蕅祖所示:“戒無定慧,猶克善果;定慧無戒,必落魔邪。”菩提心是整部大乘佛法之根基,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之正因,是感得佛菩薩護念之前提。如《阿彌陀經》所言:“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爲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善女人之“善”字,萬萬不可輕視,並不是能口稱佛名信願求生,就是善人,就是多善根。如《占察經》所言:“若雜亂垢心,雖複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爲聞。”又如《往生論注》所言:“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爲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而《觀經疏妙宗鈔》判中品下生世間善人往生階位與十六觀第三觀地觀成階位同,皆觀行位初隨喜品。十六觀地觀成是什麽境界?
——世尊言其初得三昧,臨終決定往生!合格的善男子,其實是對應一定階位及相當證量的;須是嚴持五戒十善而得最淺念佛三昧定力的;能夠具足見佛三力,一心念佛即可觀見彌陀化身的;能修出念佛定善,轉滅橫死定業,忏淨惡道性罪的;能初具伏惑一心不亂,不再起惑造惡的;能決定往生,可預知時至,臨終首日即能坐脫立亡自在往生的……,這樣的善男子善女人才能時時得諸佛護念,而不遭魔擾。決定往生者,即間接已證三不退,於菩提正道究竟不退轉!若依照通途自力法門,必須修至初果,入相似位,方能證位不退,可見二力念佛法門之不可思議。正因爲念佛可卻魔,所以禅修之人如若定中遭遇魔障,往往換用持咒或念佛的方法。但是,打精進佛七的念佛人仍有遭遇魔障者,有念觀音見觀音遭遇魔擾者,有念佛對治附體不靈驗者……,問題出在哪裏?——無真實善根力,即菩提心並不真實的緣故。《起信論》此段開示,主要是針對修行得定者,定中見佛等魔事。當然也不排除附體見佛、施術見佛、夢中見佛或感應見佛中的魔擾可能性。要注意“相好具足”一詞,說明魔擾現本尊之相,也可能非常莊嚴,難辨真僞。《起信論》給出了最常見的魔擾根源——發心或修行出現問題,未與經典相應,或未遵循世尊教誨,而導致偏差,自隔佛護,魔得其便。須注意,此類著魔之因,同樣適用於念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