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x0
|
[分享] 法界三觀
圖 1.
圖 2.
圖 3.
圖 4.
圖 5.
圖 6.
佛學大辭典/華嚴宗三觀(術語) 初祖杜順依華嚴經而立。謂之法界三觀。 法界者所觀之境,三觀者能觀之心也。 一、即真空絕相觀,窮盡法界之事相, 無一有自爾之別性,皆歸於平等之空性, 以空為性也。空者非頑無之空, 真如之理性超然而離諸相,故名為空觀。 吾人所見之森羅萬象,悉為妄情之偏計, 猶如空華之實性為虛空, 於口泯亡妄情所見之事相,顯真空之妙體, 名為真空觀。真空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也。 二、理事無礙觀, 今顯實空,泯情所見之事相, 以顯真如之空性。然共此真如, 非凝然無為之頑體,具不變隨緣之二義, 雖以不變之故,常往無作, 然以隨緣之故變造一切諸法。 然則吾人所見之萬象皆為真如之隨緣, 隨緣之萬象即真如也。 猶如水即為波,波即為水。 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也。 如是觀真如性起萬法, 萬法一一以真如為性, 名為事理無礙觀。 此四法界中事理無礙法界也。 三、周遍含容觀, 既知法界一一之事相為真如之隨緣性起矣。 而其起也。非分取真如之性,性為一味平等, 不可分取。一微一塵,悉完具真如之全體也。 故完具理之一一事相,如其理性之法界融通, 一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而重重無盡也。 此名周遍法界性。 是為四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 隨緣觀之至極也。詳見華嚴法界觀。 佛學大辭典/一心三觀(術語) 又曰圓融三觀,不可思議三觀, 或不次第三觀。為天台圓教之觀法, 利根菩薩之所修習。 原出於大智度論二十七 所謂三智一心中得之文。 又得中論觀四諦品,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 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之意, 天台智者大師之義因之而立。 天台觀經疏曰: 「一心三觀者,此出釋論。 論云: 三智實在一心中,得秪一觀而三觀, 觀於一諦而三諦,故名一心三觀。 類如一心而有生住滅,如此三相, 在一心中。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 又摩訶止觀五上曰: 「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 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 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 即中論所說不可思議一心三觀。」 蓋天台之意,在對於別教隔歷之次第三觀, 而明圓教之不次第三觀也。別教之說, 先修空觀,破見思之惑,得一切智, 而證真諦之理,次修假觀,破塵沙之惑, 得道種智,而知假諦恆沙之法門, 後修中觀,破無明之惑,得一切種智, 而證中道法身,故三觀次第而用之。 圓教之說則不然,三觀融即於一心, 不縱不橫,恰如伊字之三點, 又如一剎那之法,有生住滅之三相, 三即非三一即非一。是故舉一觀, 即圓具三觀。謂舉一空觀,則假中亦空。 以三觀悉能蕩相著故也。舉一假觀, 則空中亦假。以三觀皆有立法之義故也。 舉一中觀,則空假亦中。 以三觀之當處皆為絕對故也。 是即三觀祇在一心,故得一一之觀, 任運具三。如是三一圓融,修性泯絕, 非次第而入,非並別而觀, 故得三惑破於一時,三智發於一心。 所以稱為不可思議之三觀也。 維摩經玄疏三,明一心三觀,有三意: 一、所觀之境,即一念無明之心, 因緣所生之十法界也。 二、能觀,觀此一念無明之心,圓照三諦之理。 三、證成,證一心三觀,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 古來惟天台一家,立一心三觀之論目。 其餘諸教,絕不說一心三觀之旨。 又見維摩經略疏七及止觀輔行五之三。 上師口訣:不著 "相" 不住 "心" 如幻 "夢" 三自性三無性/中華百科全書* 對一切存在的本性及狀態-性相,從有無、假實的觀點,分為三種,稱為三性。表示三性之各個,都無自性-空,則稱三無性。此乃根據解深密經卷二一切法相品所說,是印度唯識學派的說法,在中國是為法相宗根本的教義之一,且為華嚴宗所使用。三性又稱為三自性、三性相、三種自性、三相。即是,(一)遍計所執性、(二)依他起性、(三)圓誠實性三種,簡稱為遍依圓。在異譯經典之中,作為(一)虛妄分別相、(二)因緣相、(三)第一義相,或作為(一)分別性、(二)依他性、(三)真實性。三無性是三種無自性性,又稱為三無自性、三種無性。即(一)相無性、即(一)相無性、(二)生無性、(三)勝義無性三種。 一、法相宗之說法(成唯識幻論卷八) (一)遍計所執性:由種種因緣所生之本無實體的存在,因眾生之執著而為實我實法,此種迷性為能遍計。其識對象的境界為所遍計。依其識與境,而誤認為心外有實體的法存在-遍計所執。其存在本由迷心而顯現,故為當情現相。依真理而言,這是不實在的情有理無知法,完全沒有實體,故為體性都無。就遍計所執性,印度的論師之間有異說,但法相宗以護法之說為正義。 (二)依他起性:「他」指由種種因緣而起的,緣合則生,緣離則滅,乃如幻之沒有固定的實在,故為如幻假有,假有實無。這由悟真理的智慧才能知道,迷情中的眾生無法理解,故為理有情無。這有:染分依他起性與淨分依他起性二種。染分就是有漏的一切,淨分是指無漏有為的一切。但淨分之依他,是離開煩惱而包含在圓成實性,對此,染分依他則為依他起性。 (三)圓成實性:是依他起性的真實之體之真如,是遍於一切而圓滿無缺-圓滿,是不生不滅-成就,而其體是真實的-圓成實。真如是離開一切相的無相,是一切存在之本體,是真實的,故為真空妙有,僅依開悟真理的智慧,才可得知故為理有情無。此三性之關係是不即不離。以蛇、繩、麻之比喻來說,若愚人(能遍計)於闇夜見繩,以為是真實的蛇(為實我之相的遍計所執性)而感到驚恐,由於覺者(佛、菩薩)之教法,才知不是蛇(生空),而是類似蛇的繩(依他起性的假我),進而其實際執著的繩(實法之相的遍計所執性)並沒有實體(法空),其本質是麻(圓成實性),其繩(依他起性)是由種種的因緣而由麻假作繩的形態。 其次三無性,是佛之密意所說,乃意圖令眾生不可因三性之說而有執著,故就三性之各別,述說空的意思。依據成唯識論卷九所述: (一)相無性:是就遍計所執性而言的。執著於實我實法,其實是迷情上所表現,例如患眼病者,如見空華,其實什麼東西也都沒有。 (二)生無性:是就依他起性而言的。由種種因緣所生的假的存在(緣生),沒有一定的性質。又佛教以外之學派或凡夫所想的,好像是自然的東西(自然生),他們所執著的自體,沒有一定的性質,這猶如幻事,是不實在的。 (三)勝義無性:是就圓成實性而言的,真如為根本無分別智之對象的殊勝真理,雖為一切的本質,但不能依特定的性質加以規定。此三無性之生無性、勝義無性,是就依他起、圓成實之二性而說,其本體不能說是空無。 三性是不即不離的關係,故遍計所執性是情有理無,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是理有情無,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是理有情無,合其三性以明中道,是三性對望的中道。又就三性的一一敘述情有理無、假有實無、真空妙有(無相與真實)的中道,稱為一法中道,亦即表示遍計所執性是虛妄的唯識性。又表示依他起性是世俗的唯識性,圓成實性是勝義的唯識性。 說明觀此三性的順序方法,就是五重唯識觀。 二、華嚴宗之說法(華嚴五教章卷中): 法相宗是對一切法,由其本性與狀態加以區別而說性相隔別,故立三性說。而華嚴宗是從性相融會的立場來論性,由根本來說,一切法無非是真如的顯現,即圓成實性的真如,有不變與隨緣之二種意思,一方面雖是生滅,一方面卻是不變,隨染淨之二緣而是有種種的存在,此稱為隨緣。依他起性的本體是真如,是超過生滅的無性,但由因緣而生的似有,是遍計所執性,因凡夫之妄情,而認為心外有實有之法的存在,故是情有,但我、法之相,由理而言,是不得存在的。又真如是沒有妄然染,故是理無,此不變、無性、理無之三方面,稱為本之三性,而隨緣、似有、情有之三方面,稱為末之三性。就三性之同異,由本之三性來說,真如是隨緣的一切現象,亦即真如故三性不異。由末之三性來看,則真如是隨緣的諸法,故是三性不異。由本三性是諸法即真如,而末三性是真如即諸法,其本末三性,是不同的。 三、真諦譯的攝大乘論: 說分別性是指所分別之境,依他性是指能分別之識,此分別性之境是無,故依他性不可得,而說其不可得而作為有的,就是真實性。(楊白衣) 如本法師:畢竟空 (梵語atyanta-sunyata), 佛陀慈悲眾生,深怕眾生執著一切法, 而廣說空義, 眾生聽佛說空,又執著於空, 佛又說空也不可得,因而說非空非有, 是空是有中道實相之法。 眾生聽佛如是說之後,又執著非空非有、 是空是有中道實相之法, 佛又慈悲眾生說中道亦不可得。 如是不斷破除眾生對一切諸法的執著, 令大地一切眾生,得證無上究竟菩提, 是名畢竟空。 大般若經云: 『六度不可得、不得聲聞、不得獨覺、 不得菩薩、不得如來,何以故? 於菩提道中,一切法皆不可得故。』 大般若經云: 『雖然圓滿一切佛法, 而於諸法,無執無取, 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大般若經云: 『諸法畢竟不可得,性非有故, 既然非有,聲聞(梵語sravaka)、 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 菩薩(梵語bodhisattva)、 如來(梵語tathagata),皆不可得, 六根六塵、四諦、十二因緣、 六度、三十七道品、乃至一切空不可得, 皆為名法假施設。』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21-01-29 12:11重新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