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x0
|
[分享] 性識
圖 1.
圖 2.
圖 3.
性識:性識之別,
性如水,識如波。性如金,識如器。性如體,識如用。 是故法性真空名相假有。
在古來高僧大德,所有的佛法裡面很多都用種種的比喻,⋯⋯來讓你了解分別、比較,體悟到本性是什麼東西,因為本性是不可說, 不可說中一定要說,那麼就必須藉重比喻。
慧律法師: “性如水”,我們的本性就像水一樣,當我們受到無明的風一吹動的時候, 我們就產生種種的波浪,這個波浪就是一種煩惱的意思, 我們內在裡面蘊藏著很多的這個煩惱, 我們的內在裡面有無量無邊的我、法二執, 這個識因為有分別跟執著的能力,所以就像波, 所以這個中間就少了一個比喻,就是無明比喻作風, 性比喻作水,經過了風一吹而產生了波濤洶湧。 這個“識如波”就是說我們對內執著自己的種子、根身, 對外執著器界,那麼就會變成無量億劫以來的煩惱, 所以水就像本性一樣,本來就是止靜的, 但是因為我們受到無始劫以來無明的風一吹, 我們就會產生種種的煩惱的波浪,這波浪就是識,就是識。
“性如金,識如器”,本性就像金子,它的材料都是一樣的, 但是經過了特別的處理、雕刻或者是陶鑄, 就變成種種的器皿不一樣,所以,識如器。性如金,識如器, 這個種種的器具它的本質是金,可是這個本質是金, 經過種種的陶冶、陶鑄又變成了器。
我們現在六道輪迴的眾生,面相不一樣、肉體不一樣, 這個是意識心的分別,所以正如器具個個形狀不一樣, 但是每一個眾生佛性是相等,所以又像金子的質料, 因此我們佛菩薩是用本性來作為題材,來雕塑成三十二相; 而我們眾生是藉著業力的題材來雕塑出六道輪迴, 佛菩薩以本性來作為他們外形開展的支撐, 而眾生是靠著他無始劫以來所造的各種不同的業力, 因此有種種的變化。那麼,如果用一個比喻來講, 譬如說水,H2O,水在常態來講,25°C,它是液態的, 水在4°C開始結冰,它是固態的,水超過100°C, over, 超過100°C,就會化成水蒸汽,水的本質都是H2O, 但是因為能量的不同,所以它的外相也不一樣。 六道輪迴的一切眾生也是如此,為什麼講外道的這個……, 我們一切的眾生,外在的這個因素是受到內在業力的牽引, 也是一樣的,六道輪迴的眾生跟這個例子是一模一樣的, 人,靈性,我們受到了染污,我們就會一直往下沉。
靈性最大的染污兩種,第一個是情,第二種是欲, 情是無形的束縛,欲是有形加無形牢不可破的, 比如說你的食慾,食慾,一天到晚吃、吃,就是吃、喝酒、 吃海產,這個食慾之強烈,還有就是好名的慾望,好色的慾, 那麼這個情跟欲會染污我們的靈性, 所以佛菩薩把慈悲當作是他的本質,因此我們有幾個階段, 我們如果以愛來當作我們世間的角度,愛, 愛來當作我們世間的角度,愛的下降,降低叫做情, 愛受到了染污,就變成一種情。因為愛的定義比較廣闊, 比較廣闊,那麼愛的束縛就是情,情的下降點就是欲,欲, 那麼欲的最低的那就是佔有,什麼都是自己的, 最差的就是什麼都是執為自我。我們愛的昇華叫做博愛,博愛, 博愛的昇華叫做慈悲,慈悲的昇華叫做大慈大悲, 所以往下也有幾個階層,往上也是有幾個階層, 我們靈性因為受著各種階層的能量不一樣, 所以我們產生的這個外相也會不一樣。比如說豬, 它的智慧就是比較低,因為它前世有造愚癡的這個業, 比如說,喝酒,造了這個愚癡的業, 或者說你今生今世出生成一隻糜鹿,這個鹿肉是很好吃, 那麼這個在森林裡面或者是這個叢林裡面, 都被這個獅子所追逐,噢!這個鹿原來前世就是獵人, 被殺的那個鹿,原來前世就是獵人,獵人,那麼這個都是有感應力。
比如說,噢!這一匹馬很漂亮,奔馳得……, 這一匹馬從哪裡來?噢!從畫家, 一個畫家每天都在畫這一匹馬的時候, 他全力以赴的意識都灌進去這個馬的影像裡面, 他還沒有變馬就已經把自己雕 塑成馬一樣了,馬一樣了。
在古來的上的唯識的時候曾經舉一個例子 (古時上唯識課的時候舉的一個例子): 以前在中國有一個畫家,他要畫出馬的一百零八種姿勢, 一百多種姿勢,他就拼命地想, 他每天都在那邊考慮這馬是怎麼樣奔馳、站立、蹲著。 咦!想到九十幾了,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所有的馬的姿勢, 全部都畫完了,他每天就坐在那邊一直想著馬、馬……, 馬的姿勢,後來,想、想……,睡著了,他的太太一開門, 咦,竟然一匹四腳朝天的馬,他老婆嚇一跳,再把門關起來。 噢!怎麼我家裡……,明明是老公睡的地方, 怎麼會有一匹馬四腳朝天呢?等一下再一開,是她的先生, 她的先生一起來太高興了,唉呀!四腳朝天的馬, 沒有想到這個姿勢,趕快畫起來。這個太厲害了, 這個非常厲害,這個影像非常厲害,影像非常厲害。
所以釋迦牟尼佛說,若有人畫佛像——如果有人畫佛像, 來世有佛出生必定得度。如果有人學習畫佛像,學習畫佛像, 他的八識田中里面全部都是佛像。 這個唯識這一門課程是很不得了,非常不得了的一門學問, 這個是一點都不迷信的,
我們每天對一個說:那個人很壞、很壞……, 無意當中那個人就會生病,那個人就會煩惱,叫做萬夫所指, 怎麼樣?無病而死。人的這個心電力是很強的, 如果這個人幹了壞事情,一萬個人說他很爛、很壞, 他很快就會死掉。那個孩子若被詛咒,說:死囝仔! 還不早一點死。很奇怪!很快就會發生車禍, 這很奇怪的事情,人的這個念力是很強的, 所以佛菩薩告訴我們,人不應該動一個念頭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不應該造任何的口業來謾罵別人, 因為這個都會落入自己的意識,你可以騙天,也可以騙地, 你可以騙一切的眾生,但是有一個人你一定騙不了, 那就是自己,因為你確實打妄語,你確實是一個造誣的人, 所以因為業力的素材不一樣,你造什麼善, 你必定得什麼果報,你造什麼惡, 那你必定逃不過這個果報的,不過這個善、惡, 那麼全部要看發心,看發心,你的發心,而不是看外在的。 如果你是看外在的很容易會搞錯了。 比如說我以前常常舉這個金山活佛, 這個金山活佛他有相當的功夫,一個女眾她得了這個肺炎, 她父母親都沒辦法了,醫生也宣布死亡了, 他就把她請進來房間裡面,咦!把衣服脫起來,背靠背, 他用什麼氣,把那個病毒把它打出來,這是一種菩薩的行為, 如果你拿凡夫來看,那就完全不一樣,所以論心, 菩薩是論他的心地上發什麼心,而不是論身, 所以,大像不走小徑,就是真的行菩薩道的人, 他不會拘泥於某一些小小的戒律,就算犯戒, 能救度眾生他一樣犯戒,比如說不持午是犯戒, 你過午吃飯,你就犯這個持午的戒了,對不對?晚上有吃, 在佛的戒律是不允許的,可是你晚上要講經, 你明天早上要念楞嚴咒, 那麼因此在小乘的戒律跟大乘的菩薩的戒,他那是捨小取大。 我要講經說法,我一定要吃,我不吃我沒有辦法,是不是? 這個就是大像不走小徑,大像一定走大路的, 就是大菩薩的弘法利生,他有某些是沒有辦法持的, 因此這在告訴諸位,是說我們修行是看發心,無量億劫以來, 也是看你的起心跟動念,因此我們還是要斟酌, 真正找到他的根源,不要說看到外相,被他蒙蔽了, 亂亂地誹謗,這樣子只有造口業的機會。
底下,“性如體,識如用”,性是我們的本體, 意識就是我們產生出來的作用,產生出來的作用, 其實體、用本身就是一如的,所以“法性真空、名相假有”, 名相就是外在的表相,你安插任何的名詞,這個都是假的。 我們人從小時候,教書就告訴你這是一棵樹, 你就不能講:那是一朵花。 我們從小就是教育這種累積的執著的教育, 會造成我們今天的這些痛苦的原因, 是因為我們沒有佛法的知識來破除名字相、文字相, 所以世間法的,愈教育就會愈執著;佛法的, 愈教育就是在破除這些執著。 如果一個人的一生一世沒有碰到正法, 那麼他不可能逃過名相上的束縛,比如說人家說你好, 你情緒就會很好,人家說你壞,你的情緒就一定會變壞, 我們就沒有辦法擁有真正的生命, 所謂真正的生命就是不受任何的影響, 所以這個名相假有還不是一件很容易破除的, 非常不容易破除的,如果我們破除了名相的人, 你再好的讚美,他都不會起心動念,你再惡劣的傷害跟誹謗, 他也不會有任何的感覺,他不執著這個東西了, 這些名相對他沒有作用,沒有作用了,他也不貪名也不圖利, 那麼就是一個很能夠放得下的人。
我們人要修行第一個關口不能夠破除這個文字相, 或者是音聲的相,那完全沒有辦法,音聲就是語言的對談, 我們大部分的生命都會浪費在不必要的語言捉摸裡面, 要記住師父的話,我叫你們活得快樂一點, 你要記住我一句話:當你明天開始生活的時候, 如果有人跟你爭執,你就讓他贏。這個贏跟輸都是文字的觀念, 當你讓對方贏,你並沒有損失什麼,你要牢記我這句話, 兩個人一直爭執不休,他的觀念跟這個觀念沒有辦法溝通。 好吧!那就給你贏好了。所謂的贏能代表什麼? 他又能得到什麼,你又輸去什麼?對不對? 咦!用這種觀念來,你就會慢慢地心平氣和, 所以這個名相假有,還可真不容易破除,真的是不容易破除。 按這裡檢視影片,登入論壇可以直接觀看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4-08-22 23:21重新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