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五回寫道:曹操逃離洛陽,到達陳留以後,立即發矯 詔給各地,號召各路英雄共
同討伐篡奪朝廷大權、胡作非為的董卓。很快便有十八路諸侯分別起兵,會集到洛陽附近,「各自安營
下寨,連接二百餘里」真是聲勢浩大,威風凜凜。儘管這次討伐虎頭蛇尾,最後竟草草收場;但它卻是
《三國演義》中的一次重大戰役,是書中一批重要人物的一次集中「亮相」,其中的「溫酒斬華雄」、
「三英戰呂布」等精彩情節,給讀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其實,「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這一情節是
於史有據的,但其中又有許多虛構成分。
首先,歷史上號召諸侯共討董卓的,不是曹操,而是橋瑁﹙《演義》中作「喬瑁」﹚。《三國志˙魏
書˙武帝紀》注引《英雄記》中很清楚提到:「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董﹚卓罪
惡,云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三國演義》將此事寫成曹操所為,是為了突出其
非同凡響的英雄氣概及其在討伐董卓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也可見羅貫中並未故意「醜化」曹操。
其次,歷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並無「十八路」之多。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除了曹操
於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率先起兵之外,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時起兵的有十個州郡長
官: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
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另據《後漢書˙袁紹傳》,參與討董的有十一家﹙未
算曹操﹚,比《武帝紀》所記多出廣陵太守張超﹙張邈之弟﹚。此外,《三國志˙吳書˙孫破虜傳》明確
記載了長沙太守孫堅參與討董之役的經歷﹙《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和《後漢書˙袁紹傳》之所以未提孫
堅,可能是因為孫堅當時對袁術有某種依附關係,《後漢書˙獻帝紀》就有「袁術遣將孫堅與董卓將胡軫
戰於陽人」,「袁術遣將孫堅攻劉表於襄陽」的記載﹚。
綜合以上資料可知,歷史上聯合討伐董卓的諸侯,總共有十三家。《三國演義》在這十三家之外,
又增加了五家:北海太守﹙按:當作「北海相」﹚孔融、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按:當作「涼州刺
史」﹚馬騰、北平太守﹙按:當作「右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其實,歷史上的孔融此時
雖任北海相,但因忙於對付黃巾軍,並未參與討董之役﹙見《後漢書˙孔融傳》﹚;歷史上的陶謙此時雖
任徐州刺史,但當「董卓之亂,州郡起兵,天子都長安」時,陶謙卻「遣使間行致貢獻」,並因此得到
犒賞:「遷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見《三國志˙魏書˙陶謙傳》﹚,自然也與討董無關;歷史
上的馬騰早在漢靈帝末年便與邊章、韓遂等起事於涼州,反抗朝廷,直到初平三年﹙192年﹚才接受
招安,任征西將軍,根本不可能參與討董﹙見《三國志˙蜀書˙馬超傳》﹚;歷史上的公孫瓚此時以奮武
將軍身份領兵屯駐右北平郡,對付烏桓、鮮卑武裝,也不可能參與討董﹙見《三國志˙魏書˙公孫瓚
傳》﹚;至於歷史上的張楊,此時僅率一支數千人的兵力,流動不定,尚未成為一鎮諸侯,後來才被董
卓任命為河內太守﹙見《三國志˙魏書˙張楊傳》﹚,當然更不算討董聯軍中的一家。
再次,歷史上的劉備與討董之役的關係,僅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注引《英雄記》中有這樣一
句:「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而《先主傳》正文及《關羽傳》、《張飛傳》均無
一字提及此事,可見劉備等人當時地位卑微,僅僅是追隨他人參與討董,在整個戰役中並未建立什麼值
得稱道的功績。
不過,在宋元以來的通俗文藝中,早已出現「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說法,
元代的《三國志平
話》和元雜劇《虎牢關三戰呂布》,均寫到「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而把劉關張寫成戰功最為
卓著、最引人注目的英雄。羅貫中吸納了這一思路,並結合史實,剔除了以往通俗文藝作品中過分隨意
甚至荒誕的成分,進行新的藝術加工,描寫了一場有聲有色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戰役,在討董聯軍
中著重突出曹、劉、孫三家,不僅使曹操的雄才大略、慧眼識人,孫堅的豪邁敢戰、勇於任事迥然高出
眾人;而且以曹操、孫堅為陪襯,通過「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等虛構情節,使劉關張三人從
此成為天下聞名的英雄。這樣,就為後來三分鼎立局面的形成作了有力的鋪墊,而劉蜀集團的英雄們則
始終處於讀者視野的中心。因此,這一情節單元成功地體現了羅貫中的總體藝術構思,成為全書的一個
有機組成部分。
(本文選自《三國漫談》一書,將由遠流集結出版) 本來發在文學版 被版主說我心得太少刪除了
這裡有不少火鳳迷 應該不用說太多 就能夠理解討論分享這一類三國文章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