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107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oery520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修行] 动中禅的禅法
动中禅是种很不具修行相的禅法,不需打坐,只要轻松地,规则地动,就可从动作中令觉显发,进而照见念头,看到名与色的真面目而逐渐放舍错误知见,解脱烦恼。

没有人是不靠修学而能勘察这世间的真相。

可是我们一直不知道自己看错了什么,加上现实比人强的发展,逼使人接受世间的看法,使自己不自主盲目地投入世间的追求中,似乎不如此,我们就无法在今日这种时代生存。可是这世间真的是我们看到,感觉到的这样子吗?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需要靠「觉」,而投入觉的努力就是修行。也就是说,修行人常要有探问眼前的存在「原来是这样子的吗﹖」的冲劲,才会无间断的走入正觉的修行。

修行三要件是:修行方法、修行意愿、明觉的持续。

动中禅的方法很平常又很单纯,它的四阶段用功法是:掌握动、触到觉,看清心,见到法。

「动」是整个动中禅的背景,在不断地规律动中,渐渐会把大背景布置出来,这大背景就像个大舞台,衬托出身心的存在。
「发现存在」就是觉的显发,加上台上表演者不断地动,一再地呈现出他们的特性,从而认清他们的面目,照见了底细而成就了现量的观察,不再依于过去的想像而被身心迷惑。

我们对一切存在的认识一直都是依于世间名相、符号,受这些名号已久,已失去了不透过定义、观念,去认识各个存在的能力,离开了文字、名号,我们甚至不能表达。亦即我们对存在的认识是间接的,是受世间左右的。

其实,我们对存在的本来面目根本是陌生的,即使偶而撞见本来面目,也怀疑不信或找人认同,若一群人都不认同时,他又被拉回世间的染缸里,以迷为实。

所以修行人若缺乏探问「这是本来的样子吗?」的追求,则难以进入现量的真面目,仍会以观念来认识一切的存在。

「观念的认知」就像把老虎画在纸上,即使威风凛凛,也不会咬人,虽然吓吓人有点威力,却不实在。「观念」之所以一直当家,是「先入为主」的因缘使然,不是它真的是主人。

从「动」的观察,我们会发现动的无住性,在念头上下时没有念头不是动的,既是动的,就是有来、有去,不会停留,不管它的内容是什么,它总是不定的、无住的、非常的。然而这种性质的「它」,我们居然依它、信它、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岂有此理,荒唐甚极」。

可是人有念头又很自然,念头带着人跑也很习惯,从这纷扰中苦苦经营,智慧就会产生;有了智慧,一切念头会回到「作客」的身份,觉性面对念头的造访,不会请它进来坐,也不会赶它走,只会说「来客你好」。

行者经过不断地动,在动中观察出智慧,这就叫做「动中禅」。

以动布置出大背景...那种感觉就像我们看露天电影,银幕在风中摇动,幕中的影像整个变了样,那种不成形的影像全失了真。

在练动中禅时,看到身心是不断变化的事实,过去那对「存在」的实在感也会动摇。在动摇中,「觉」却同时被显露出来,以不动的姿态面对周遭一切。

此时心中由内自发涌动的念头,会像幻尘般不具实体,而眼见、耳闻从外所引发的心念,也会像浮尘,透不进心内。此时即表示「觉」已坐上主人的位子,念头退居客位。反之,当我们忘记念头是动的,而跟着它跑时,念头呈「同步」状态,变成「长住」,它就一付以「主人」身份自居了。

动中禅智慧的生起,是靠让念头流出而观照它,所以若把念头打压或杀除,则不能生起智慧,这也是动中禅不需要修定的原因。

其实「无明实性即佛性」,佛与众生都是有念头,念头的性质也没差别,都是无常、无我的,可是由于觉者有智慧之灯照着,所以是明的,迷者没慧灯照着,所以呈现无明。

然而不管明或无明,念头只是念头,它不是主人,只要紧咬「客人不是主人」的坚持,进而不再害怕念头,如此才可能任运自在。

一个成天怕起心动念的人,只会像雷声中掩耳的小孩,那是永远躲不掉的。这里知道念是客人即名正知,紧咬客人不是主人就是正念,正知无正念配合,日久就会常生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正知与正念就能轻松下来,修行就不会像打仗一样的累,也不怕再「乞丐赶庙公」了。

然而佛法修行的大前提,仍在保持正知、亲自去觉察来者是客的事实,而不是一昧咬着「客人」的观念却缺乏清明的观照。

念头本即是客,客人之所以会有尊卑,是人的无明攀缘所致,亦即所有念头的价值与意义都是人附加上去的。

因此面对一切众生不落有无见,度一切众生也不会计较这世间是否少了几个,他只是随缘生心,不会急急忙忙想完成什么大业。然而在众生看来,他却是大心浩荡,鞠躬尽瘁,所以也跟着效法,结果却变成争相度众,百般计较,各各依大愿,却忽略依法,佛门于是变成等同竞技的世间,论其原因就是自觉力不够,个人的世间成就感太强。

无始来的「我执」,其实就是「念头当家」,一旦念头是客,「我执」就不复存在了。

我们看看一根根柱子,一片片瓦都是没生命的色法,一群色法的组合仍旧是无生命的;人也一样,色心皆是无常无我的,色心二法的组合,仍是无常无我的。

这是个没有主人的世界,谁都是客,计划千秋大业的雄心,不如把它用在看清事实,究竟醒来小解,总是比睡梦中找厕所来得安全又实在。


[ 此文章被joery520在2005-11-20 09:44重新编辑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1-20 04:12 |
ok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时间一拉长,很多事物就可以简单两分法,确实是事实。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11-20 04:5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99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