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健康] 能治病也能致病 皮质类固醇的功与过
2005.04.08 中国时报
蔡呈芳(台大医院皮肤部医师)
1952年起,合成的类固醇氢化可体松开始被使用,由于与传统药膏相比有着不黏腻、方便、迅速及不影响外观等特性,迅速普遍被使用。1955年则有口服的prednisone上市,至今仍是最主要的口服类固醇。
初期的类固醇药物消炎强度不足,但从1958年起triamcinolone上市,1963年则有betamethasone valerate出现后,类固醇成了外用消炎制剂中最广为使用的一种。
药效加强后 广泛用于皮肤疾病
类固醇之后的发展则是朝强度发展,先有fluocinonide,1987年葛兰素药厂制造clobetasole propionate及之后的halobetasole propionate,将类固醇强度推上顶峰,几乎只要不是皮肤感染症,其他所有皮肤病可说是无坚不摧,因此使用普遍,在台湾的健保用药中,至今至少有150种品项是含有这种顶级强度的成分。
外用皮质类固醇有主要五种活性:1.抗发炎;2.抗搔痒;3.抗增生作用;4.血管收缩;5.免疫抑制。但在强度增强下,其抗增生的作用则会引起皮肤萎缩,而大范围使用下产生全身性吸收,会出现内分泌失调及骨质疏松。
因此,类固醇的滥用似乎成了众矢之的,民众甚至医师都产生了所谓类固醇恐惧症,因此,近二年来当新的非类固醇外用免疫调节剂,也就是所谓TIM上市后(如普特皮、医立妥),类固醇似乎逐渐失去竞争力。
TIM会抑制免疫 恐有致癌危机
TIM不会有皮肤萎缩的问题,也因为分子较大及脂溶特性,全身性吸收少,然而TIM却有着更强的免疫抑制功能,一旦吸收后对局部免疫力,甚至全身免疫力的长期影响其实都还难以察觉。为了抑制目前对TIM的使用狂热,美国FDA接受小儿科医师的建议,提醒消费者这些TIM有着潜在致癌的可能性。
其实仔细审视美国FDA所公布的资料,TIM临床正常使用下致癌的证据薄弱,然而就另一方面来看,外用类固醇使用超过50年以来,这方面的安全性反而更高。而且挟着类固醇半世纪来研究的优势,新的一波类固醇风潮其实也在逐渐成形。
降低后遗症 药效更具选择性
因此,目前新发展的类固醇已不再单以强度为唯一考量,而走向低全身性吸收,或吸收后会迅速分解,或只消炎而不会引起皮肤萎缩等方向研发。例如研发中的选择性糖化皮质皮质醇受体促进剂(SEGRAs),就是以选择性的消炎而不会引起皮肤萎缩及血糖升高。
又如硝化类固醇,效力是prednisolone的10倍,且不会活化噬骨细胞而导致骨质流失。微脂囊包裹的长效类固醇可选择性进入发炎部位。此外,细胞膜类固醇受体的发现,让类固醇的作用更具选择性。
药就是毒,只要是能够治疗疾病,就可能会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不论是中药、西药、甚至是健康食品,乃至一般食品。民众在接受各式各样的医疗讯息时,也应该与您的医师做进一步的讨论,尊重专业的建议,才能真正成为医疗资讯普及的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