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24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uozid999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勵志] 山崎泰廣(日本 Access International社長) 滾動出寬廣的人生【轉載】
十點整,報時音樂鐘奏起清澈的樂聲,將東京 Sunshine City大樓群從睡夢中喚醒。噴水池的水珠子和著樂音,一股腦兒朝挑空的天井飛竄上去。推著嬰兒車的父母親、挽著手的年輕情侶、三五成群的高中女學生、手持地圖的外國觀光客,紛紛湧向高達 240公尺、60層樓高的Sunshine60大樓展望台、全球流行購物大樓( World Import Building),以及有水族館、博物館、劇場、會議廳的文化會館。
因為我的採訪對象──山崎泰廣今天要在文化會館舉辦演講,所以約好在全球流行大樓的阿魯帕(ALPA)購物街碰面。十點半,山崎準時出現在我的眼前,戴著眼鏡、西裝筆挺,公事包放在膝蓋上,雙手輕鬆地推轉輪椅,輕快地滑到我的面前。

41歲的山崎泰廣,是「Access International」的社長,公司主要業務包括:代理販賣歐美輪椅與醫療用品、開發電腦軟硬體,以及提供企業雇用殘障人士的諮詢服務等。成立至今,不過第11年個年頭,就成長為年營業額10億日圓、員工40名的企業,從發展事業的角度來看,山崎可說是個成功的創業家。

然而,讓他廣受日本媒體注目的是,他的「活動能量」。他不只進口歐美輪椅,每年還親自到國外參加相關的展示會、研討會,隨時吸收新知,引進日本,例如「 Seating(預防身體彎曲或褥瘡的正確坐姿方法)」。

他還創辦日本第一本殘障人士的運動雜誌《Active Japan》,提升日本國民對殘障人士運動的關心,他自己也曾參加在巴塞隆納舉行的殘障奧運的游泳競賽,擁有潛水教練執照的他,現在致力推廣殘障人士的潛水運動,最近他還創辦「日本殘障社會人協會」(Association for workers with disability),為企業和地方政府做各種有關殘障人士需求的顧問。

一直到19歲,山崎被迫更換人生跑道之前,他「從來沒想到能做這麼多和殘障人士有關的事情」。年輕時山崎熱愛運動,游泳、網球、滑雪樣樣拿手,17歲赴美就讀高中,透過運動,他很快地融入學校生活,結交很多好朋友。

到美國一年半後意外事故發生,他不慎從學校宿舍的三樓摔下,雖然奇蹟似的撿回一條命,但因為脊椎受損,使他下半身麻痺,從此以輪椅代步。

山崎在美國接受「積極輔導型」的治療和復健,加上從小就喜歡「做和別人不一樣」的個性,他「並不討厭轉變成輪椅生活」,半年後不但回到學校完成高中學業,還進波士頓學院攻讀電腦和行銷。

在就學期間,他考到駕照、與友人實現了三次橫跨美國的長途旅行,還參加嚴格的潛水訓練,學習「離開輪椅、完全放鬆自我」的休閒運動,直到現在,潛水紀錄超過 200次、239個小時。

抱著「略盡孝道」的心情,山崎結束了在美國的學業。回到日本,他驚訝地發現工業先進國的日本,居然一般人對輪椅功能和價值認知十分落後、市售的輪椅品質粗糙、醫療人員協助病人復健時態度悲觀,「為什麼日本和美國差距這麼大?」他不斷地思考。

除了文化差異,他發現「資訊不足」是問題的癥結。

由於各醫院都有指定業者制度,殘障人士在醫院接受治療時,只能從醫院指定的幾家廠商中選擇輪椅,不像美國醫院只是提供各種輪椅廠商的型錄,讓病人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輪椅。於是,山崎成立「Access International」,代理歐美高功能輪椅,為日本殘障人士提供各種有關輪椅產品的資訊。

山崎回憶,當他躺在美國麻省綠城醫院(Greenfield County Hospital)加護病房的病床上,他的美國醫生,拿了一本刊載活躍在美國各界的殘障人士的雜誌,點燃他面對未來的希望火花;完全相反的,他親耳聽到日本醫生對病人說,「你要有心理準備,將來工作比較難找、家庭生活也比較困難」。

為了提供殘障人士積極面對人生的訊息,他創辦日本第一本殘障人士的運動雜誌,介紹值得學習的「典範人物(Role Model)」是如何自立生活、發揮工作能力、參加運動競賽等。

山崎侃侃而談,讓人感受他的開朗與自信,不禁想起他在著述《愛與友情的波士頓──之後的十年》中,提到他的座右銘之一是「Nothing is Impossible」(沒有不可能的事情),他真的是在身體力行。

談到個人生活,山崎率直地說,「目前是單身」,以前曾經有一段為期不到兩年的短暫婚姻,對方曾經長居美國,希望山崎每天能 6點下班,但那時候公司正值草創時期,又忙著辦雜誌,於是在「冷靜深談之後」,決定分手,「我希望下一次婚姻的對象是能一起工作的夥伴」,山崎表情認真地說,「畢竟當我看到因為我提供的產品或服務,重新發現生命意義的殘障人士,我就覺得好有成就感,也許這就是我的使命吧。」

‧ 從小你就很喜歡運動?

我小時候得到小兒氣喘,不能做激烈運動,所以上體育課時,都只能看著其他的同學活蹦亂跳,後來我母親聽人家說游泳可以改善,就讓我去參加游泳訓練班,很嚴格喔,不過氣喘真的慢慢好轉,到小學四年級完全康復,我就和一般小朋友一樣,什麼運動都喜歡,特別是打棒球和劍道。

‧ 1977年你赴美唸高中,有特別的原因嗎?

我在國中時參加游泳隊、童子軍和帆船隊,1976年因為和美國帆船隊友誼賽,我是隊長,帶隊去美國,當時我順道參觀了他們的國中和高中,感覺很自由,他們說如果要上好大學,不但功課要好,運動、社會義工活動都要參加,不像日本偏重唸書、升學考試,要上好學校,一定要放棄運動,我和父母親商量,父母親要我先把英文學好,於是我拚命唸英文,1977年夏天還到美國參加 Summer School,打了底子,父母親才准許我在1977年秋天到美國唸書。

‧ 沒想到一年半後你意外受傷,人生有一大轉變,當時的情況如何?

我參加學校主辦的滑雪旅行,回到學校時已經是十點半多了,和同學們坐在走廊的矮窗子上聊天,我坐的地方剛好沒有裝防護欄,一不小心就從三樓摔下去,後背先著水泥地,隨後頭部撞擊地面,頓時不省人事,後來聽醫生說我脊椎骨折、頭蓋骨有裂縫,但不幸中的大幸是,當時地面上結了一層冰,從頭部流出來的血,不久就結凍停住,否則腦部功能可能受損。

‧ 請你談談在美國接受治療的情況。

我在加護病房整整有10天昏迷不醒,我父母親從日本趕來,父親因為沒辦法請太長的假,所以在我恢復意識之前,就回日本了,10天後我奇蹟似的清醒過來,醫生做了些檢查確認我清醒,四個小時後就跟我「說明病情」,他說你受傷以後不能走了,大小便也比較不方便,但是「有很多事情你可以做」,我們可以提供你很多資訊,他給我一本雜誌,裡面介紹美國在各行各業活躍的殘障人士,有醫生、政治家、律師、運動選手等,他們不但自立更生,有好的工作、美滿的家庭,這些充滿鼓勵訊息的雜誌,讓我放心不少,「喔,我還能做很多事情」,有趣的是,還讓我有一絲期待,「原來有這麼多的事情,以前我沒有想到的,我都能去嘗試」,可以說,我的美國醫生,在我傷心失去雙腳之前,就為我點燃希望的火花。

這和日本是很不一樣的,日本醫生不會這麼快告訴病人病情,多半安慰「會慢慢好的,不要擔心」來讓病人抱持一絲會康復的希望,我曾經到一所日本復健醫院去,有個病人指著另一個復健中的人說,「山崎先生,他車禍已經 5年了,醫生還沒告訴他真正的病情。」

‧ 你也在美國接受復健?

我和我母親查了很多資料,老實說,20年前的日本醫療和復健都差美國很多,所以決定留在美國復健。我在醫院待了一個半月,然後轉到波士頓大學的復健中心去,讓我忘不了的是,我到那不久,負責替我復健的人對我說,「你不需要放棄你的理想和目標,只是你現在身體和以前不一樣了,不能用以前的方法去達成目標,我們必須一起想別的辦法,或許要靠一些工具或設備來幫我們,甚至借重科技的力量,我的任務就是幫忙你找到達成目標的方法,」這樣的說法,幫我做了最好的心理建設。

‧ 在這方面,日本的醫生不一樣嗎?

我回到日本後,曾在食品公司擔任電腦工程師的職務,也許因為我好勝心態吧,我常常工作到深夜,所以一度得到褥瘡,住院治療了一陣子,那時候,我親耳聽到醫生跟隔壁床上的病人說,「你從今以後要靠輪椅走路,找工作可能不容易,要唸書也有困難,一切要有心理準備」,聽到醫生這麼說,病人不悲觀未來才怪。

我在美國花了半年的時間,就回到學校讀書,反過來看日本,和我同樣情況的人,可能要好幾年才能重新開始他的生活。

一方面,醫生沒有提供讓病人積極面對未來的資訊,病人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才能整理自己的心情,面對失去雙腳的事實;另一方面,是日本的復健方式,強調讓病人多躺在床上休息,這樣反而身體骨頭僵硬,延後重新開始生活的時間。

‧ 你為什麼想到創業?

我在住院時,發現醫院要賣給病人的輪椅,都限定在特定的幾家,用起來非常不好用,例如把手很長,是固定的,要從床上移坐到輪椅上時,一定要有人抱起來,坐久一點,臀部會痛,如果下半身麻痺的人沒感覺,一下子就會長褥瘡,因為我懂英文,就幫其中幾個人直接從美國訂購輪椅,雖然貴了一點,但用來非常好用。

你看,我現在坐的輪椅,很輕,很好推轉,把手很短,可以扳開,不用別人幫忙,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從床上移坐到輪椅上,座墊非常好,坐一整天都沒問題,椅背不是那種軟軟的、靠久了會腰痠背痛的帆布靠背,而是一般椅子的靠背,靠著很舒服。後來請我幫忙的人愈來愈多,我想了想,認為是值得發展的事業,於是在1990年創立了「 Access International」。

‧ 公司名稱的由來是什麼?

Access可用在公司兩大業務,一個是電腦,用電腦連上世界,一個是輪椅、醫療用品等,協助殘障人士與社會、世界相接。

‧ 你成立Access International之後不久,又創辦了《Active Japan》雜誌,介紹值得效法的殘障運動選手,這兩件事情有什麼共通的地方?

主要是想辦法解決殘障人士「資訊不足」的現況,公司進口歐美高功能的輪椅,讓殘障人士在選擇輪椅時,有更多的選擇自由和資訊,雜誌則提供殘障人士在重新跨入社會時,有一個人生的指引方向。當然另一個主要的目的是,提升日本國民對殘障人士運動的關心。

‧ 你在許多演講場合,批評日本政府「看護政策」,請你說明一下。

我認為日本的看護政策方向錯誤,政府的重點是「看護老人家」,我認為應該是「協助老人家自立」。

兩者不同的地方是,「看護」是老人家自己想做的事情必須配合別人(看護人員)的時間才能做;而後者,則是提供讓老人家可以自由行動的工具和環境,讓老人家「在自己想做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方說,許多被認為只能躺在床上、需要看護的老年人,只要提供好的輪椅,是可以自己行動,自己用餐的,我認識一位腦中風,右半身不遂的老人家,他的女兒因為要和母親輪流看護,延後結婚好久,以前他們一早要把父親從床上推起來,拿牙刷毛巾、簡易便器到床邊,然後端早餐,然後是中餐、晚餐,就寢前的梳洗,兩個人一整天都忙得團團轉,但我建議他們買一輛適合他父親的輪椅,現在他父親早上起來自己移坐到輪椅上,用左手左腳推轉輪椅去洗臉刷牙,然後到餐廳和家人一起用餐,因為可以自己行動,不必整天躺在床上,精神也好很多。最近我還接到他女兒的感謝函和紅帖子,真替他們感到高興。

‧ 聽說你在寫一本有關「共享型設計」(Universal Design)的書。

對,預定今年出書,我在書中指出,日本公共建設的無障礙空間,其實錯了,日本的無障礙空間,是「沒有人幫忙就行不通的」無障礙空間,例如有些車站裝有輪椅手扶梯,需要車站員工幫忙架上去,有些殘障人士的廁所則是上了鎖,你要去窗口請他們打開才行,有些斜坡很陡,自己根本推不上去,還有,有些地方政府購置可讓輪椅人士上下車方便的巴士,但是,歐美的這種巴士,一到車站,司機只要按一個鈕,一片滑板會自動著地,但日本買的巴士,卻要用手去操作!

這些所謂的「無障礙空間」設計的公共建設,未來五年左右可能都要重新改造,我建議台灣,不要模仿日本的「無障礙空間」設計,應該效法歐美國家的「共享型設計」,否則到後來,要重複投資,浪費納稅人的錢。

「共享型設計」最簡單的例子是,如果你要在車站裝設一個殘障人士專用的電梯,投資金額很大,考慮使用率不是很高,很多地方政府就會卻步。但如果擴大一步,把原來只為殘障人士設計的公共建設,改為讓所有有需要的人,例如孕婦、老人家、小孩子、推著嬰兒車的父母親、或者行動稍有不便的人「共同享用」,就不是那麼貴了。我現在在靜岡縣和岩井縣參與造鎮活動,他們都採用這種想法。

‧ 你創辦的「日本殘障社會人協會」是什麼目的?

我的目標是提供企業和地方政府,從殘障人士的觀點,做各種顧問,「社會人」的意思是,希望殘障人士加強自己的工作能力,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家庭,成為社會的一份子,而不是光是領政府殘障年金過生活。

‧ 是什麼力量,支持你不斷挑戰新事物?

我的父母親。他們很相信我,很支持我。

我不像一般日本人,「怕和別人不一樣」,我從小就喜歡做和別人不一樣的事情,有時候讓我母親很傷腦筋。還有,當我提供的產品或資訊,讓一個消極的殘障人士,重新積極的面對人生,就讓我覺得好有成就感,要更努力走下去。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2-28 08:1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999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