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慧華金剛上師開示錄枝末無明
因根本無明動搖真如本覺,忽然起念,
就發展成“三細”、“六粗”的“枝末無明”,為迷妄無明。
三細
(1)無明業相:一切眾生與諸佛之體性本無差別,共融於法界,⋯⋯
亦即真如本覺一心;依根本無明而成動相,
猶如一潭清水微動而起波浪。此時尚無能所及主客之分別,
即為迷界之原始狀態。此即“三細”中之第一相,稱為“無明業相”。
覺體本不動,依不覺而有動,動則有苦,乃有四聖六凡、
身心世界、山河大地,依分別而幻顯。
華藏祖師開示:“應修'不動心'”,
實因最初無明妄動,即為無始以來受苦之主因。
(2)能見相:本覺初動,如幻而生業相;由無明業相一轉,
而生能見、能照、能緣的主觀作用。此為“三細”之第二相,
即“能見相”。由此又可體認,倘初心不動,則無如波之業相,
亦無能見相及身心世界、六道流轉。
(3)境界相:為“三細”之第三相。既有主觀能見、能照之作用,
遂於幻中現客觀境界,稱為“境界相”。若無主觀之“能見相”,
客觀境界當隨之而滅。如鏡之有能照作用,故能映現萬物;
同理,有能見之“見分”,遂有所見之“相分”。
六粗
(1)智相:對所見“境界相”起分別、愛惡、取捨,
不知心初動之“三細”皆自心幻現,遂成“俱生法執”,
為與生俱來對法的執著。為“六粗”第一相。
(2)相績相:依於“智相”,對境界由愛惡而生苦樂,
順其愛惡則生樂,不順其愛惡則為苦,起心動念相續不斷,
遂成“分別法執”。為“六粗”第二相,名為“相續相”,又稱“相續心”。
(3)執取相:依於“相續相”,對愛惡境界所起之苦樂堅持執著之,
遂生“俱生我執”,乃與生俱來的“我執”,即有“我”去感受愛惡苦樂境界。
(4)計名字相:對“執取相”加深堅持執取,而建立種種名字、
言句,以設定其各種美醜、冤親之分別,遂生“分別我執”,
即由我執而起種種分別。於六粗中為第四“計名字相”。
(5)起業相:依於“計名字相”所分別之美醜、愛惡,
起更深的執著,美者、愛者起追求、取著,醜者、憎者起憎惡、
捨離,由是而生起身、口二業,謂之“起業相”。
(6)業系苦相:依因果定律,既造業必受報,遂令我等之精神,
束縛於色身之內,輪迴於六道之中,
枉受種種生老病死及無盡身心之苦,無有窮盡,名“業系苦相”。
總說
枝末無明的六粗,前四相“智相”、“相續相”、“執取相”、
“計名字相”屬於“惑、業、苦”三道中的“惑”;第五“起業相”屬於“業”;
第六“業系苦相”為“苦”。因方惑而造業,因為造業而受苦。
所有“三細”、“六粗”的無明,皆是由於根本無明動搖真如本覺,
致發生業相與主、客、能、所,相續分別,堅持執著,遂造業、
受苦,輪迴六道,無有止盡。故知,眾生一切的苦,
皆由最初一念妄動而起。因此,欲超出六道,返本歸元,
唯有修“不動心”,隨順真如覺性,安住本來不動、無差別、
無對待、無能所,而證本來。
一乘三乘,性相分途
一乘法:屬無上部密法,依體性修,
即依諸佛成證之方法而修,為究竟道。
三乘法:屬下三部密法,依事相修,即依眾生習慣而修,為方便道。
“一乘法門”與“三乘法門”,雖然最終目標,
同為令一切如母有情離苦得樂,願證究竟佛果,
但因下手處不同,成就之時間則有天地之殊。
若依“三乘法門”由“枝末無明”之業、苦下手,如尋枝摘葉,
不但十分辛勞,且今日摘、明日又生,窮劫方斷業樹之根。
若從“根本無明”下手,
一念相應即永斷無明,返本歸元,證入法性。
智敏.慧華金剛上師︰
禪宗三祖僧璨大師《信心銘》云:“歸根得旨,隨照失宗。”
“歸根”即歸於真如體性,念念隨順真如,無相、無念、無住,
能所一如,超出體用,證悟歸元,而得宗門妙旨。
若仍有“能覺照之我”、“覺照之作用”、“所照之境界”,落於能所,
則失頓宗之旨。原始法界,無佛無眾生,真心本來不動,
六道有情、三寶三根本之體性,平等不二,共融於法性,
恆寂恆照,不生不滅,無任何惑業煩惱,惟妙樂光明,自在逍遙。
只因最初一念妄動,遂至能所角立,才現如今之身心世界,
將法界圓滿整體之法性,分別為無數個體之精神,
虛妄生滅於六道輪迴中,枉受無量痛苦,無有窮盡。
大師又說:“眼若不睡,諸夢自除。”此喻心眼若不動、不昧、
不染六塵八識,則六道輪迴之夢自除。
又云:“心若不異,萬法一如。”萬法本自如如,
因心乃異,如山不自高,水不自深,只因心存種種差別,
則千差萬別競起。若持心不動如大地、如虛空,無能所分別,
則法界萬象,無非真如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