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愚法师:谁得亲见虚空佛日
学佛要有完备的正知正见,真懂得法宝不是向外求的,
不从人得便是。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悟道后感叹地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是直截指出了一切众生个个都有的自性法宝,
百分之百的正知正见。反过来说,
像这样的正知正见就是真正的法宝,因为法者正也。
正知正见本身就是法,你有了又向何处去觅一个法呢?
修行人有了正知正见,那可好,当下可以见佛,随处可以见佛,
念念自然都在佛的境界中与佛相应。
当然这也就等于佛的净土现前,佛法僧三宝统统具足在里头。
为什么呢?因为「僧者净也」,
了知自性本来清净是正知正见的法宝,
这法宝当然含了佛的净土以及清净和合的僧。这是自性的三宝。
不过一般修行及信仰上,自性三宝虽然是最根本究竟的,
但还是需要以现像三宝来做为引人入自性三宝的方便。
所以现像三宝中的僧可以说代表的是一种善知识的角色,
也是一个修行佛法的表率,佛法在世间要兴盛,
僧众的形象非常非常重要,能让世人自然恭敬亲近来学习佛法。
还有,学佛要多礼佛、多念佛;多看经、多听经。
前者可助行人得佛力加持,后者可使学人开发智慧,增长智慧,
这也是现像三宝中的佛宝和法宝能对众生利益的。
一个人修学佛法能不能有所成就,
就看他有没有选择正知正见的智慧法眼,
一般来说,这可要从「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开始。
听闻正法后要「如理思惟」,
如理思惟要能思惟到「法随法性」的程度,
也就是凡有所思皆能吻合于法、通畅于法、
于法无碍,自心常生智慧。
听闻正法,思惟正法,正法在自心中常自现前,
则我们凡俗的身心自然能一再转化,变化气质,
乃至能够使我们解脱五蕴色身的种种障碍和束缚。
能超越五蕴色身的限制,才谈得上悟空。能悟空,
赫赫慧日就在、正在十方洞开的朗朗虚空中,大家亲见了吗?
略述禅宗的印证心法
果煜法师文集
下面我们再讲「略述禅宗的印证心法」。
其实这题目,也是衔接着前面的禅法而来。
因前面既已说到:如果疑情现起,而参禅去;则参破了,
就成为顿悟法门。那什么才是参破呢?有没有参破?
是否能以一个简单的原则,来勘定呢?有!
这即是「禅宗的印证心法」。其实这一篇文章,
已在网站上发表过了;故今天所讲,乃与之大同小异也。
总结
故禅宗的印证心法者,若能每天.每事,都如此对境反省,
则何必更求他人印证呢?因此欲向外求印证,
而期待别人肯定我有功夫者,也不过是生死的习气尔!。
或者,有人会以为,如受印证矣!即所作已办也,
故可休息.休息。其实,修行乃是本份事,就像吃饭、
呼吸一样,根本不应该想要休息。以真修行,本无终结故。
因此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应该关切的是:
下一步,我当如何继续努力?而非我已走到那里了?
要向前看,而不要向后看。
否则,一旦自足,或使习气复发也:以若向后看,
而自觉得我已走得很多矣!当这自足心一起,
则对境返照的功夫就会退减也。
故除非是大悟彻底的人,否则必使习气复发,而歧路亡羊也。
所以最保险的,还是不断地往前去努力。
故即使谓有印证,也是为更确认往前的路,
当如何走尔,而非少得为足而懈怠也。
以上〈略述禅宗的印证心法〉就讲到这里为止。
而有关「从渐修到顿悟」的探讨,也就于此告一段落。
http://www.geo.twmail.or...gl-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