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科技之發達,令世人瞠目,像秦始皇陵墓所發掘出來的兵器,其冶煉技術,歐美人直到二十世紀才發展出來,中國足足領先了二十二個世紀。但為何當代的炎黃子孫反而落後人家一大截呢?唉,子孫不肖,非是古人之罪也。不過不肖子孫也有些事可以做,就是把古人的智慧予以整理、論述、傳承,免得更不肖的子孫連古人的這套智慧經驗都不曉得,且讓第N號不肖子孫岳盈來為大家講講二十四節氣吧。
中國的偉大老祖宗們,根據日月運行的規律、地面氣候演變的次序,加上對大自然的觀察,再用一種測量日影的工具「奎表」測量,訂定出方便農人何時播種何時收穫的農事寶典,統稱為二十四節氣。每一個節氣各有不同的名稱分別代表四季的變化、降雨量、降雪狀況、氣溫及物產等不同的意義。
傳統的計日法,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六氣為一時,四時為一歲,一年四季正好可區分成二十四個節氣。在月首的節氣稱為「節」,代表時間段落的區別,例如「立春」;而在月中的節氣稱之為「氣」,代表時間段落的特質,例如「驚蟄」。以西洋天文學的角度來印證,黃道的圓周為三百六十度,而地球繞行太陽一周恰好等於一年二十四個節氣輪替的時間。想想,老祖宗的時代裡,根本沒有先進的儀器可輔助觀察,居然就制定出如此準確的曆制,夠厲害吧!
不過,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地理上縱跨熱、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或由臉書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