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896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ropen9066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8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B型肝炎與疫苗
  B型肝炎病毒是一種不完全雙股的去氧核醣核酸(DNA)病毒,其潛伏期為45至160天,平均120天。在兒童期,B型肝炎感染大多沒有明顯症狀。出現急性肝炎症狀時,會有黃疸、噁心、全身倦怠、胃口不佳等現象。

  少數病人會表現為猛暴性肝炎而造成肝細胞的大量壞死,其死亡率高達67%。我國嬰兒的猛暴性肝炎,B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最重要的原因。這些病例共同的特點是他們的感染來源都是e抗原陰性、e抗體陽性、血中B型肝炎病毒 DNA濃度很低的帶原者。 其中,六個月以下的嬰兒主要是由e抗體陽性母親傳來的周產期傳染,所以他們的發病年齡大多在二至四個月大;六個月以上者,主要來自於輸血,而其供血者大多也是e抗體陽性的帶原者。發生B型肝炎感染以後,血清中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如果持續陽性達六個月以上,就定義為有慢性帶原現象,以後可能發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帶原兒童在得到感染的初期,e抗原均為陽性,血中的B型肝炎病毒 DNA濃度很高,此時肝功能比較容易出現不正常的變化;過了一段時間以後,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將病毒大量清除,同時伴有肝組織的傷害與明顯肝功能的變化。此時,e抗原逐漸消失,e抗體隨之出現,病毒 DNA的濃度也大多下降到無法以點狀雜交法偵測的地步。經過這種e抗原的清除以後,肝功能就很少出現不正常的變化。極少數的B型肝炎帶原兒童會清除其表面抗原,而且產生表面抗體。國內對420名帶原兒童的長期追蹤研究之中,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年清除率只有0.56%。如果母親為帶原者,其子女比非帶原母親之子女不容易清除其表面抗原。帶原兒童的肝組織變化大部分是輕微的,但在很早期就開始。


  病人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為陽性時,必須注意其血液與其他體液的處理。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母親所生的新生兒,有的在子宮內就會得到感染,所以在照顧這些嬰兒時,也必須注意到他們的血液與體液所可能有的傳染性。剛出生以後,在清除其體表的母親血液時,除了必須戴手套以外,不需要其他特別的措施。急性B型肝炎為報告傳染病,患者應該報告當地衛生所。要有效預防B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好的方法是預防注射,其次是血液及其製品的篩檢,及可拋棄式針筒之使用,衛生教育之普及,避免與B型肝炎帶原者共同使用牙刷、未消毒之醫療器具、刮鬍刀等可能接觸到血液或體液之器具等。


1.B型肝炎疫苗:目前已經有二種疫苗被大量使用,第一代的血漿疫苗是由帶原者血液純化出來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必須在0,1,2,12個月時,一共接種四劑。其效果與安全性都十分良好。我國自1984年7月1日首先開始採用這種疫苗做全國性的的預防注射,成為世人矚目及學習的模範。世界衛生組織也努力想將B型肝炎預防注射納入普遍性預防注射計畫 (EPI)之中。目前國內新生兒已經改為使用第二代的基因重組疫苗,國內有二種廠牌的基因重組疫苗,它們都必須在 0,1,6個月一共注射三次,每次注射的建議劑量並不相同,但是只要按照規定接種,它們的免疫效果是一樣的。史克美占藥廠(SB)的疫苗(Engerix-B),在11歲以下兒童每次注射10微克(0.5ml),11歲以上每次注射20微克(1ml),洗腎與其他免疫不全病人每次注射40微克;默克藥廠(MSD)的疫苗(H-B-Vax II)在19歲以下每次注射5微克(0.5 ml),19歲以上每次注射10微克(1ml),洗腎與其他免疫不全病人每次注射40微克。這些疫苗都最好以肌肉注射方式給予,但是施打於臀部的免疫效果不佳,所以嬰兒應該接種在大腿前外側,一般兒童與成人接種在上臂三角肌中央;如果有出血傾向,可以做皮下注射。疫苗接種所產生的保護效果可以維持多久,與長久以後是否需要再追加一劑疫苗,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以後可能需要在青春期再接種一劑疫苗。

2.疫苗接種時間表:所有孕婦都必須在產前檢驗B型肝炎標記,如果是e抗原陽性母親所生的高危險新生兒,按照規定必須在 24小時內肌肉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0.5毫升,並且於出生一週內、一個月、六個月時接種三劑疫苗。
  其中,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與疫苗最好都在出生後12小時以內給予。如果已經超過24小時,仍然應該給予免疫球蛋白,只是其效果較不確定。在低危險新生兒或兒童,則不需要免疫球蛋白。來自母親的抗體與出生以後注射的免疫球蛋白,都不會影響到疫苗的效力,所以只要接種在不同的部位,免疫球蛋白與疫苗可以同時接種。
3.疫苗副作用:B型肝炎疫苗很少發生特別的反應,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的局部酸痛。

4.皮膚傷口或黏膜接觸到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血液的處理:在意外的情形下,由針刺、皮膚破損、咬傷、或經由眼睛與黏膜,接觸到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血液時,根據受暴露者的情形不同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原則上,造成感染的危險性很高時,可以在24小時以內,盡快接受肌肉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0.06 ml/kg);如果注射的時間超過了24小時以上,就無法保證其效果。

5.哺育母乳並不會增加B型肝炎感染的危險性,所以帶原母親仍然可以用母乳餵食嬰兒。



THE TRUE TEST OF A MAN'S CHARACTER IS WHAT HE DOES WHEN NO ONE IS WATCHING.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2-08 16:0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27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