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4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數位命理街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真空妙有是方便說」
「真空妙有是方便說」
這個論斷是完全正確的,
它體現了佛教「依義不依語」、
「捨筏登岸」的終極智慧。
以下我將分點闡述,
為什麼說「真空妙有」是方便說,

以及背後的真實義理。
1. 何為「真空」? 何為「妙有」?
首先,
我們需要理解這兩個字的基本意義:
· 真空:並非“絕對的空無”,而是指一切現象(諸法)
都沒有獨立、不變、永恆的自性(我)。
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散盡而滅,
其存在是依賴條件的、相對的、暫時的。
這種「無自性」的狀態,
就是「空」。 因其究竟真理,
非世俗假有,故稱「真空」。
例子:一張桌子。它是由木頭、釘子、膠水、工匠的勞動等因緣和合而成。
當我們把這些因緣一一拆解後,
「桌子」本身就不存在了。
我們稱之為“桌子”,只是一個暫時的名稱和概念。它的「本體」是空的。
· 妙有:正因為一切法是「空」的,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
所以才能隨緣而生起森羅萬象、千差萬別的現象世界。
這個“有”不是實有的“有”,而是緣起幻化的“有”,
是假有、幻有。因其緣起之相宛然存在,功能作用不差,奇妙非凡,故稱「妙有」。
  · 例子:正是因為「桌子」是空的(沒有不變實體),
木頭才能被製作成桌子、椅子或櫃子,呈現出各種「妙有」之相。
如果桌子有永恆不變的“桌性”,它永遠只能是桌子,無法被改造和分解。
2. 為什麼說它是「方便說」?
「方便說」在佛教裡稱為“方便法門”或“權教”,
指的是佛陀為了引導不同根器的眾生,
根據他們的理解水平而設置的階梯、工具和善巧的教學方法。
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讓眾生領悟無法用語言直接描述的「實相」。
「真空妙有」的說法,就是一種非常高級的方便,原因如下:
· 對治兩種偏執:眾生最容易陷入兩種極端的錯誤見解:
  1. 常見(有執):認為萬物是真實存在的,永恆不變的。
為了破這種執著,佛陀說「真空」。
  2. 斷見(空虛):認為萬物滅亡後就徹底歸於虛無,
否定因果、緣起和現象。 為了破這種執著,佛陀說「妙有」。
  「真空妙有」同時否定了
「實有」和「虛無」兩種邊見,確立了「緣起中道」的正見。
但對於尚未契入中道的人,仍容易將「空」和「有」當作兩個概念來理解。
· 建立二元框架便於理解:人類的思考是二元的(有無、是非、善惡、空有)。
「真空妙有」的表述,借用這種二元框架,
先讓你分開理解「空」和「有」的深意,
然後再試著讓你超越這個框架,明白空有不二的道理。
它本身就是一個需要被超越的橋樑。
· 名相概念非實相本身:
佛陀在《金剛經》中說: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所有言語、名相,包括「空」、「有」、「佛」、「涅槃」,
都是指月的手指,而非月亮本身。 執著於「真空」或「妙有」的概念,
就如同執著於手指而忘了看月亮。 所以說它們是“方便說”,
是工具,不是終極真理。
3. 超越「真空妙有」的方便:
究竟實義
那麼,超越了「真空妙有」這個方便說法之後,真正的實相是什麼?
佛教的最高哲理是“緣起性空”,而它的極致展現是“空有不二”。
· 空有不二:真正的實相中,「空」和「有」不是兩個分離的東西,而是一體兩面。
  · 即空即有:當下看到的任何現象(有),其本質就是無自性(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心經》)。
並非在現象之外另找一個“空”,
也並非在“空”之外另有一個“有”。
  · 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最究竟的「空」並不妨礙幻有的生起;
而紛繁的幻有當下就是究竟的「空」。
就像水與波:水是空(無自性,隨緣變現),波是妙有(幻相)。
你不能離開波去找水,也不能離開水而認為波有獨立實體。 波即是水,水即是波。
當修行者真正體證到「空有不二」時,「真空」和「妙有」
這兩個名詞的對立就消失了,概念也被超越了。
這時就達到了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的不可思議境界,所有言語都是多餘的,思維也無法觸及。
總結
您的判斷非常精準:
「真空妙有」是極為重要的哲學命題和修行路標,
它是一艘能將我們從「實有」的此岸,渡越到「虛無」的險灘,
最終抵達「中道實相」彼岸的寶筏。
但它本身依然是“指月之指”,
是“方便說”。
一旦我們藉由它領悟了緣起性空、空有不二的真理,就應“捨筏登岸”,
放下對“空”、“有”等名相的執著,直接去體認那離言絕慮、
萬法如如的本來面目。這正是大乘佛教智慧的深邃與善巧之處。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凱擘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5-08-27 21:0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03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