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6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数位命理街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真空妙有是方便说」
「真空妙有是方便说」
这个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它体现了佛教「依义不依语」、
「舍筏登岸」的终极智慧。
以下我将分点阐述,
为什么说「真空妙有」是方便说,

以及背后的真实义理。
1. 何为「真空」? 何为「妙有」?
首先,
我们需要理解这两个字的基本意义:
· 真空:并非“绝对的空无”,而是指一切现象(诸法)
都没有独立、不变、永恒的自性(我)。
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
其存在是依赖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这种「无自性」的状态,
就是「空」。 因其究竟真理,
非世俗假有,故称「真空」。
例子:一张桌子。它是由木头、钉子、胶水、工匠的劳动等因缘和合而成。
当我们把这些因缘一一拆解后,
「桌子」本身就不存在了。
我们称之为“桌子”,只是一个暂时的名称和概念。它的「本体」是空的。
· 妙有:正因为一切法是「空」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所以才能随缘而生起森罗万象、千差万别的现象世界。
这个“有”不是实有的“有”,而是缘起幻化的“有”,
是假有、幻有。因其缘起之相宛然存在,功能作用不差,奇妙非凡,故称「妙有」。
  · 例子:正是因为「桌子」是空的(没有不变实体),
木头才能被制作成桌子、椅子或柜子,呈现出各种「妙有」之相。
如果桌子有永恒不变的“桌性”,它永远只能是桌子,无法被改造和分解。
2. 为什么说它是「方便说」?
「方便说」在佛教里称为“方便法门”或“权教”,
指的是佛陀为了引导不同根器的众生,
根据他们的理解水平而设置的阶梯、工具和善巧的教学方法。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众生领悟无法用语言直接描述的「实相」。
「真空妙有」的说法,就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方便,原因如下:
· 对治两种偏执:众生最容易陷入两种极端的错误见解:
  1. 常见(有执):认为万物是真实存在的,永恒不变的。
为了破这种执着,佛陀说「真空」。
  2. 断见(空虚):认为万物灭亡后就彻底归于虚无,
否定因果、缘起和现象。 为了破这种执着,佛陀说「妙有」。
  「真空妙有」同时否定了
「实有」和「虚无」两种边见,确立了「缘起中道」的正见。
但对于尚未契入中道的人,仍容易将「空」和「有」当作两个概念来理解。
· 建立二元框架便于理解:人类的思考是二元的(有无、是非、善恶、空有)。
「真空妙有」的表述,借用这种二元框架,
先让你分开理解「空」和「有」的深意,
然后再试着让你超越这个框架,明白空有不二的道理。
它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被超越的桥梁。
· 名相概念非实相本身:
佛陀在《金刚经》中说:
「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所有言语、名相,包括「空」、「有」、「佛」、「涅槃」,
都是指月的手指,而非月亮本身。 执着于「真空」或「妙有」的概念,
就如同执着于手指而忘了看月亮。 所以说它们是“方便说”,
是工具,不是终极真理。
3. 超越「真空妙有」的方便:
究竟实义
那么,超越了「真空妙有」这个方便说法之后,真正的实相是什么?
佛教的最高哲理是“缘起性空”,而它的极致展现是“空有不二”。
· 空有不二:真正的实相中,「空」和「有」不是两个分离的东西,而是一体两面。
  · 即空即有:当下看到的任何现象(有),其本质就是无自性(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心经》)。
并非在现象之外另找一个“空”,
也并非在“空”之外另有一个“有”。
  · 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最究竟的「空」并不妨碍幻有的生起;
而纷繁的幻有当下就是究竟的「空」。
就像水与波:水是空(无自性,随缘变现),波是妙有(幻相)。
你不能离开波去找水,也不能离开水而认为波有独立实体。 波即是水,水即是波。
当修行者真正体证到「空有不二」时,「真空」和「妙有」
这两个名词的对立就消失了,概念也被超越了。
这时就达到了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的不可思议境界,所有言语都是多余的,思维也无法触及。
总结
您的判断非常精准:
「真空妙有」是极为重要的哲学命题和修行路标,
它是一艘能将我们从「实有」的此岸,渡越到「虚无」的险滩,
最终抵达「中道实相」彼岸的宝筏。
但它本身依然是“指月之指”,
是“方便说”。
一旦我们藉由它领悟了缘起性空、空有不二的真理,就应“舍筏登岸”,
放下对“空”、“有”等名相的执着,直接去体认那离言绝虑、
万法如如的本来面目。这正是大乘佛教智慧的深邃与善巧之处。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凯擘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5-08-27 21:0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50352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