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dwithme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級別: 副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超頻 & 開箱
推文 x239 鮮花 x21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測試][顯示卡] GIGABYTE 5070 GAMING OC 12G開箱2K、4K效能與超頻實測
影片內動態外觀與條狀圖數據對比可更快了解本篇內容:
按這裡檢視影片,登入論壇可以直接觀看
年初NVIDIA發表新一代的RTX 50系列GPU,從最高階5090、次高階5080往下推出,近期推出上一代所沒有的5050系列,產品線涵蓋範圍更廣。
不過這次AMD 9070以VRAM提供12GB與16GB,對上5070中階價位帶有更多選擇;另外中高階5070Ti搭機潮與高階5080、5090常缺貨漲價,使得這幾個月想入手高階NVIDIA顯示卡更為不易。
RTX 50系列最主要特色是推出新DLSS 4技術、第5代Tensor核心、第4代光線追蹤核心、導入GDDR7記憶體,其中DLSS 4多畫格生成功能僅50新系列支援,先前20~40系列雖能使用DLSS 4部分功能,但越早的系列支援DLSS 4的功能越少。


本篇主角為GIGABYTE推出的RTX 5070 GAMING OC 12G,在5070產品線屬於中階用料定位,此外預設值為拉高的超頻時脈,效能會比入門款5070較高。
首先開箱後內部有顯示卡本體與快速指南、2 x 8pin轉16pin電源轉接線、可調式支撐架及手冊等附屬配件。


GIGABYTE 5070 GAMING OC顯示卡尺寸L=327 W=132 H=56 mm,PCI-E 5.0規格,電源供應器建議搭配750W。
核心時脈2625 MHz (Reference: 2512 MHz)、6144 CUDA Cores;記憶體時脈28 Gbps、GDDR7 12GB、192 bit。


搭載最新式技嘉風之力散熱系統,標榜採用複合式銅質導熱管、大面積銅板、創新Hawk風扇,並搭配正逆轉功能、風扇停轉功能、screen cooling散熱、伺服器等級導熱凝膠等多種技術。
Hawk風扇葉片靈感源自老鷹翅膀的空氣動力學,強調有效降低風阻與噪音,並可將風壓提升高達53.6%,風量提升12.5%,搭配周圍RGB HALO的三環燈發光效果。
外殼主打特殊咬花複曲面表層,達成多層次結構與不同區域的材質堆疊,這一代在外殼質感確實比以往更為提升不少。


外型承襲GIGABYTE GAMING系列的設計概念,強調融合未來鎧甲與機械美學,除了功能性同時兼顧外觀與對科技未來感的詮釋。


16Pin電源旁附有PCI-E監控指示燈,若電源供給異常時閃爍提示,預防進一步的損害;左方切換按鈕為雙BIOS模式提供預設Performance與Silent模式。
側邊GIGABYTE標誌使用滑動側板設計,透過白色透明LED燈條,將GIGABYTE標誌往左側GEFORCE RTX滑動,創造可動式的燈效視覺。


背面採用強化金屬背板,擁有高保護性與防止PCB板彎曲,透過邊緣彎折處理,提升結構穩固性。
右方延長的散熱鰭片為SCREEN COOLING散熱設計,讓風流穿越提升散熱能力,目前中高階顯卡常見的設計,照片中能隱約看到正面風扇。


IO輸出為3個DisplayPort 2.1b與1個HDMI 2.1b。
對比4070為DisplayPort 1.4a與HDMI 2.1a,規格也往新一代更新。


另外也有技嘉多年以來主推的超耐久用料(ESR全固態電容、金屬電感、2oz銅PCB、超低電阻式電晶體)與全自動化的友善PCB設計。
以上主要為5070 GAMING OC外型設計與特色分享完之後,接著是進入上機實測部分。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Ultra 7 265KF
MB: Z890 AORUS MASTER / BIOS:F17c 0x117
DRAM: T-FORCE XTREEM DDR5 8200 24GBX2
VGA: GIGABYTE RTX 5070 GAMING OC 12G
SSD: XPG GAMMIX S70 BLADE 1TB
POWER: InWin PII SERIES P130II
Cooler: InWin AR36
OS: Windows 11更新至2024H2 26100 / 電源選項高效能
* 效能分數表現會因使用情境、配置及其他因素而異,僅供參考。


主機板Z890 AORUS MASTER,特色在於數位並聯式18+1+2相電源、5個M.2插槽(包含2個5.0×4)、EZ安裝PCIe、Wi-Fi 7天線、M.2插槽與散熱器、VRM Thermal Armor Advanced與M.2 Thermal Guard XL散熱模組、PCIe UD Slot X黑色插槽裝甲10倍承重強度、2個THUNDERBOLT 4 Type-C、DTS:X Ultra音效等等。
Z890 AORUS MASTER將尺寸從E-ATX改為 ATX,相容於更多機殼,主機體積也相對更小,價位也比上一代Z790略低。


Intel Core Ultra 200S平台在1月份推出0x114 (Intel PR5) BIOS配合新版Windows 11 24H2來優化記憶體延遲率與遊戲表現,先前U5 245K對比高一階的R7 9700X在1080p遊戲互有高下;4月下旬新BIOS增加200S Boost選項,再次提升K系列的遊戲表現。
主機板使用Z890 AORUS MASTER,更新到當下F17c版本,版本為0x117(Intel MR1),來到進階BIOS選單設定主頁面。
開啟Intel 200S Boost選項,讓DDR5自動鎖定在8000,同時開啟High Bandwidth、Low Latency選項。


GIGABYTE 5070 GAMING OC核心時脈2625 MHz,比起5070初始時脈2512 MHz高出約4.5%,GDDR7記憶體時脈為14000MHz。
主要測試圖片會以4K解析度為主,後方括號以2K與相同畫質設定為對比,安裝nVIDIA驅動程式版本為576.80。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score => 10974 (22329)


3DMark NVIDIA DLSS feature test =>
DLSS4關閉30.66 (65.69)FPS、開啟Ultra Performance與 Frame Generation 4X => 250.56 (332.56)FPS、Performance difference 717 (406)%。


FINAL FANTASY XIV:Dawntrail;
HIGH 開啟DLSS – 19611 (26211)


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
影像品質最高、DLSS超高效能 –
256 (390) FPS、最低203 (292)、最高313 (483)、總運算畫面數19863 (30262)


FAR CRY 5 極地戰嚎5, 3D特效為極高模式 –
最低104 (142)、平均116 (187)、最高133 (247)、已渲染幀數6839 (11019)


Assassin’s Creed Odyssey 刺客教條:奧德賽,畫質設定極高 –
=> 83 (115) FPS、最低32 (29)、最高174 (215)、總幀數5298 (7107)


FAR CRY 5與Assassin’s Creed Odyssey這2款遊戲推出年代較久,到現在也沒有更新支援DLSS,偏向純GPU效能測試,當然也包含驅動程式與遊戲優化的因素。
5070在網路上資訊多半看到定位在2K遊戲,由上面數據來看確實較容易達到很高的幀數;4K則要看不同的遊戲中有些表現與2K差距不算太大,另外有DLSS支援會再高上許多。

DIRT 5 大地長征5,畫質設定Ultra High (FPS):
Average 98.4 (167)、Minimum 74.9 (100.3)、Maximum 115.2 (198.9)、Low 1% 88 (147.4)


The Riftbreaker 銀河破裂者 DX12預設模式:
FSR Ultra Performance => Avg 319.04 (522.31)、Low 1% 271.22 (386.44);
此款遊戲沒有DLSS選項,只有XeSS與FSR選項可選擇。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古墓奇兵:暗影,4K影像設定為最高 –
DLSS 極高效能=> 幀格渲染:36392 (41422)、平均幀率:232 (265)


Cyberpunk 2077 電馭叛客2077,目前少數支援DLSS 4技術的遊戲,畫質與光線追蹤皆設定Ultra、DLSS Ultra Performance –
Multi Frame Generation 4X => Average FPS 227.34 (343.37)、Number of Frames 14604 (22058)


HITMAN 3 刺客任務3,畫質設定最高:
開啟DLSS 超高效能 => Overall Score 128.30 (190.99) FPS;


Call of Duty 決勝時刻:現代戰爭II 2022,畫質設定極端:
DLSS Ultra Performance => 平均幀數163 (224)


Black Myth: Wukong黑神話:悟空,設定為影視級與光線追蹤超高:
開啟TSR與幀數產生器 => 平均幀率104 (119)


F1 24,Detail Preset設定Ultra High並開啟DLSS Ultra Performance與NVIDIA DLSS FG on:
Total Frames 9528 (14442)、Minimum FPS 149 (220)、Average FPS 160 (239)、Maximum FPS 169 (262)


Monster Hunter Wilds 魔物獵人 荒野,開啟畫格生成與光線追蹤高 –
2K畫質極高、DLSS畫質優先 => 平均幀數107.66 FPS,分數18289;


4K畫質高、DLSS畫質平衡 => 平均幀數 94 FPS,分數16132;


魔物獵人 荒野的設定畫面,右上角為VRAM使用狀態,設定選項畫質極高、DLSS畫質優先、光影追蹤高,這3個最高等級的設定,都會拉高VRAM使用率。
若在4K特效最高設定時,雖然跑完測試平均幀數會有70 FPS以上,顯示可正常遊玩,不過測試過程數次都會碰到少數場景超過可用的容量而出現卡頓狀態。
最後調校後4K改為畫質高、DLSS畫質平衡、光線追蹤高,畫面順暢並保有90 FSP以上的平均幀數。
這次測試所有遊戲中,如照片中開到4K特效最高,只有魔物獵人 荒野這款遊戲會遇到VRAM 12GB不夠用的狀態,當然未來也有可能再出現重量級新3D遊戲會無法開到最高特效。


Diablo IV 暗黑破壞神IV,7/2第九賽季開啟,也傳出消息支援DLSS 4。
開啟DLSS超高效能、畫格生成2X與品質設定光線追蹤超高 => 204 (272)FPS;


開啟DLSS超高效能、畫格生成4X與品質設定光線追蹤超高 => 303 (390)FPS;


Diablo IV原本DLSS 3幀數大約接近畫格生成2X,S9賽季支援DLSS 4開啟畫格生成4X提升約50%以上。
2K系統可設定最高上限幀數為400,其實已逼近上限值。
想起2023/6/1此遊戲上市,當時很多裝機文都推薦搭4070在高解析度能順暢遊玩,朋友追求高幀數當時還用3090在玩…沒想到2年後5070藉由DLSS 4技術在2K已封頂與4K有300以上的幀數提升XD
VRAM只有12GB在4K最高畫質對於以上大多數遊戲影響不大,不過魔物獵人這類最新很吃硬體的遊戲確實有影響到,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光線追蹤部分,由於5070採用第4代核心達94 TFLOPS,相較於4070第三代的67 TFLOPS高上許多,甚至接近4070系列往上高三級的Ti Super 102 TFLOPS,讓新一代GPU比起以往系列在遊戲中開啟光線追蹤的應用程度也能提高不少。

SPECworkstation 4.0新版本加入AI/ML測試項目,此工作站測試軟體涵蓋範圍相當廣泛,是一款項目五花八門但也是測穩定度的全面性軟體,有關GPU與AI相關測試可做參考。


V-Ray GPU score => 6569;


Blender GPU Benchmark Score => 6290.95;


接下來是有關AI推論效能測試:
Geekbench AI Score,ONNX+GPU => Single Precision 29246 / Half Precision 52189 / Quantized 22049


UL Procyon AI Computer Vision Benchmark:
nVIDIA TensorRT – RTX 5070 – Integer = > 4036


UL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
Stable Diffusion 1.5 (INT8) – RTX 5070 => 37023


UL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
ONNX Runtime – RTX 5070 – All => 4024 / 3972 / 3513 / 2364


5070導入第五代Tensor核心,AI TOPS達988,對比上一代4070=466、4070 Ti Super=706、4080 Super=836,AI TOPS有大幅度的提升。

室溫約29度,運行FurMark 4K GPU燒機時,顯示GPU溫度65度,風扇約1828轉上下。
多種環境耗電量表現:
測試平台電源選項為高效能,待機時全機約77W,FurMark 4K全速燒機時GPU核心功率250W,全機約為338W。
魔物獵人 荒野測試模式全機瞬間最低311 (212) W與最高354 (359)W、大多時間約為335 (315)W;
刺客教條:奧德賽測試模式全機瞬間最低321 (304) W與最高362 (337)W、大多時間約為 332 (317)W。


外部溫度狀態:紅外線測溫最高點為58.2度


裸機時運行FurMark燒機模式,距離約15公分的噪音表現約48.5 dB,算是相當低噪音的水準。


最後是超頻的部分,使用專屬軟體GIGABYTE CONTROL CENTER,Performance頁面設定加速時脈+375MHz、電源上限+20%、記憶體速度最高+5998MHz。
可以看到右方狀態,GPU時脈最高達3255MHz、記憶體時脈最高達34000MHz,以下是超頻後對照上方預設值的效能表現。


Cyberpunk 2077 電馭叛客2077,畫質與光線追蹤皆設定Ultra、DLSS Ultra Performance、Multi Frame Generation 4X :
Average FPS => 2K 383.29 (+11.6%);4K 253.07 (+11.3%)


F1 24,Detail Preset設定Ultra High並開啟DLSS Ultra Performance與NVIDIA DLSS FG on:
Average FPS => 2K 265 (+10.8%);4K 180 (+12.5%)


Monster Hunter Wilds 魔物獵人 荒野,開啟畫格生成與光線追蹤高 –
2K畫質極高、DLSS畫質優先 => 平均幀數121.38 (+12.7%) FPS;
4K畫質高、DLSS畫質平衡 => 平均幀數 104.94 (+11.6%) FPS


5070 GAMING OC預設時脈提高4.5%,加上手動超頻GPU與記憶體時脈後效能提升約10.8-12.7%,FurMark燒機約70度,以上拉高時脈相對於5070入門款預設值會有一定程度的效能提升。
這一代RTX 50系列有著不錯的超頻範圍,若入手的顯示卡版本擁有較佳的散熱模組,加上對更高效能需求的話,也不妨適度超頻看看。

本篇GIGABYTE RTX 5070 GAMING OC 12G數據對照表格:


技嘉在台灣市場推出約6款5070,其中主要分為WINDFORCE、EAGLE OC、GAMING OC、AERO OC等等,每款型號在設計和用料上有所區別。
5070 GAMING OC搭載技嘉風之力散熱系統讓GPU在溫度與風扇噪音表現令人滿意,Hawk風扇外圍同樣搭載三環燈效,並內建RGB FUSION技術,配合GIGABYTE CONTROL CENTER專屬軟體調效可讓色彩變化更加豐富。
外殼採用裝甲風格多層覆蓋、複曲面表層特殊咬花、邊緣彎折設計的金屬強化背板、創意滑動側板等設計,其中有些是RTX 50系列才開始導入的新特色。


RTX 50在AI推理效能與光線追蹤有明顯提升,遊戲部分在2K解析度下5070效能表現相當高,4K除魔物獵人之外幾乎都能順暢開最高特效,大都還有不錯的幀數水準,搭上DLSS會有更好的表現,如果能支援到DLSS 4,像是2077、Diablo IV會有更大幅度的幀數提升。
這個區域入門版本的價位比較:9070 16G > 5070 12G > 9070 12G,需要更多記憶體的用戶也許9070 16G較為合適。
不過近期網路上有消息傳出,NVIDIA未來可能會推出5070 Super 18G與5080 Super 24G的版本,看來是回應市場動態與玩家期待。
以上是windwithme 風對於GIGABYTE 5070 GAMING OC 12G實測與心得,提供給有需要的網友做為參考,我們下篇文章見😊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5-07-23 23:0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12597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