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六七果因转、但转名言无实性:
此言转识分位。
虽说六七二识是因中转。五八二识乃果上转。
其实转无所转。但转其名。不转其体。
故云但转名言无实性。
非心非佛:本来无病,何需用药
诸位认为自己有病吗?是不是病的不轻,
然而在你觉的病的很严重的时候,
禅告诉你,其实你根本没病,
有智慧的人当下便能承担无病,
而有些人假装自己无病,事实上还是病的不轻。
但学无心、但莫憎爱,这就是药,在治你的有憎爱之心,
如果你本来没病,又何需学无心,又何需莫憎爱呢?
祖师非不得已给了你这帖药,只因你执有病,
所以诸位应该提起智慧宝剑,直取无病之体,
那一切病便能不药而愈。
如果你的知见是认为自己有病,那就有了教下种种方法对治,
所以你还想怎么见性呢?你需要什么方法呢?
本心的呈现难道需要方法才能呈现吗?
所以祖师说即心即佛,意思就是你的心没病啊!
世尊一日示随色摩尼珠,问五方天王:「此珠而作何色?」
时五方天王互说异色。世尊复藏珠入袖,
却抬手曰:「此珠作何色?」
天王曰:「佛手中无珠,何处有色?」
世尊叹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将世珠示之,
便各彊说有青、黄、赤、白色;吾将真珠示之,便总不知。」
时五方天王悉皆悟通。
从上面憨山大师开示中,我们可以知道,教下是转识成智,
而宗门是识本是智,不须转。
本自无迷,悟亦不立
接下来末学都是谈比较深一点的,希望大家仔细听我道来:
大家修学佛法的目的无非是要求得了生脱死,
不想因为迷惑而再轮回六道,因此绝大多数的人执吝自己是迷的,
转而希望了悟生死以求解脱,
这样的作法其实还是落入迷悟的圈套里跳不出来,
智常禅师开悟时曾作了一首偈:
「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服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今天很多学禅的人,他用错了功夫,着相而求菩提,
认为有法可修,有法可证,所以六祖曾说他没有一法与人,
因为如果给你一个法,你就会认为有个悟可得,
其实这样的悟还是迷,
因为这个悟还可以被超越。
知道这个道理以后,我们不要再被法所欺骗,
你不要一直认为自己是迷,自性从无始以来本来就不迷,
不是你做了以后才不迷,是本来就不迷,
记得世尊曾举过一个故事,有一个母亲她拥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
但她不想让儿子太早得到,所以她把宝珠缝在衣服里面,
母亲过世后,儿子生活过的穷途潦倒,他一直认为自己很穷,
而不知道身上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
就这样一直是一个身怀富有的乞丐。
世尊说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在说我们,我们本来就不迷啊,
这颗"本来不迷"的无价宝珠一直都在,你要自己去发现它,
你不用到处去找,就在你身上,
它就离你很近,它是得来不费功夫。
不要认为自己迷,然后修了以后才不迷,
大家一定要建立起正确的知见,不是修了才不迷,
那你现在知道了以后,就不要错用功夫,
应该去直取现前这颗心本来就不迷,
所以六祖悟后说了很多本来的话,
「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摇动;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诸位不要认为六祖悟后才得到那些本来之语,
其实那些本来之语一直都在,不是悟了才有,
这个知见诸位一定要记得,
才不会修来修去,总是堕在迷悟的两边。
按这里检视影片,登入论坛可以直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