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937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佛性與法性
惟覺法師:
佛性與法性,二者的義涵一定要分清楚。明白何為佛性?何為法性?
修行就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才能成就無上菩提。
佛性就是覺性、靈明妙覺的菩提自性,也就是儒家所說「清明在躬」,
指的是清楚、明白、知善、知惡,靈知靈覺的這念心;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就是。
這念心落實了就是菩提心。

佛性與法性,二者的義涵一定要分清楚。明白何為佛性?何為法性?
修行就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才能成就無上菩提。

佛性就是覺性、靈明妙覺的菩提自性,也就是儒家所說「清明在躬」,
指的是清楚、明白、知善、知惡,靈知靈覺的這念心;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就是。
這念心落實了就是菩提心。
《華嚴經》云:「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下種」;
《楞嚴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知見就是指這念心。一切經論都講「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指我們的覺性,
覺性就是佛性,說法不同,指的就是一個,體認菩提心對修行人來講很重要。

 法性是指一切現象界所具有的真實不變的體性,諸法的實相。
佛法上講,一切眾生佛性本具,佛性是本性本空,又講一切諸法緣起性空。
佛性是空,法性也是空,但是意義不同。
有些人對於佛性空與法性空弄不清楚,其實這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曾經有一位居士到山上來,他問道:
「師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萬物也都有法性,佛法講佛性是空性,
法性也是空性,既然都是空性,那我們吃肉跟吃素菜應該沒有差別了吧?」

為什麼他會有這種觀念呢?因為他不清楚佛性與法性的意義與差別,
認為佛性空就是法性空,既然都空,佛性就是法性,法性就是佛性;
事實上不然。我們都知道「眾生」是指有情眾生,有情眾生就是有情識、
有覺性的眾生,無情指的是沒有覺性、沒有情識的萬物,
如草、木、石頭……等諸類,它們沒有覺性、沒有佛性,所以不能成佛。
這位居士認為佛性是講空,法性也是講空,既然都講空,
就是一樣的、沒有差別的,這種知見就是顢頇佛性。

所謂佛性空是指眾生靈知靈覺的這念心,是無相、是空性的,
你能說出這個心、這個覺性有大小、有顏色、有男女、有老少、貧富、
出家、在家…種種相狀嗎?沒有!覺性看不見、摸不著,實實在在是空性。
但是,這個空不是空空洞洞的空,也不是虛空的空,這念覺性空當中具足妙有。

想想看,人在世間幾十年,從小學、中學、大學、
甚而留學取得博士學位,不論是學富五車,或是才高八斗、百工技藝,
這麼多的知識技術都裝在那裡?都在這個心當中!因為這個心是空性,
空才沒有障礙,空不礙有,才能容納得這麼多。
譬如虛空,虛空沒有相狀,所以能容納森羅萬象。這些才能、
學問要運用就有,但是卻又沒有形相可以指陳存在何處?
所以這念心性,不是空空洞洞的空,也不是頑空,而是空中能生妙有。

什麼是法性空呢?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如果用分析的方法,
把它分析到最後都是沒有自體的,因為它的體性就是空性。
譬如以桌子和水為例,桌子是由木材做成,木材取自於樹木,
樹木不論是插枝、栽種…它都必須有陽光、空氣、水、泥土…
等種種因緣和合才能長成,而桌子也是因緣和合而成;
這當中隨因緣而有種種相狀,所以並不是定相;
再將桌子的材質分析到最後還是元素,再將元素分析到最後便歸於空性。
以水為例,水加熱就成為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就成為冰、雪、雹……,
水也是沒有定相,將水分析到最後是由氫和氧兩個元素所構成;
這些元素再經過科學方法分析,到最後都是歸於「空」。
所以,桌子、水是一個名相,是一個假有隨因緣而變化,它的體性畢竟是空性。
《金剛經》上講:「世界者,非世界,是名世界」。
不僅桌子、水是空性,宇宙世界的任何東西都是「空」性,這是指法性空而言。

一切有相的境界,都屬於有為法,有為法是畢竟空;無為法也是空。
但是,如果存著「有為法是空,無為法也是空」,
這念心在「空」上起了執著,那就是「著空」了。
如果認為佛性也是空,法性也是空,以為空就是佛,這個知見就錯誤了。    

我們的佛性、覺性、靈知靈覺的這念心是空性,但是空中還有不空,
空中能生妙有,如果悟到了覺性,那真正是坐在如來家中了。
所謂如來,是指我們當下這念心,了了分明、寂照一如;
這念覺性知善知惡,能夠處處作主。佛法上講,「善能分別諸法相,
於第一義而不動」;就是說這念心知善知惡,但不住在善惡境界當中,
不執著善、惡,雖不執著善、惡,可是善惡的觀念是知道的,
如果連善惡的觀念都不知道,那就是糊塗、就是不知不覺。
知善知惡的心是覺性,因為我們有覺性,只要這念心不執著任何境界,
始終保持能知的這念心,清淨心就會現前,覺性就提升了。

提升覺性有一個很好的方便次第,
《華嚴經》裡面講:「諸佛菩薩以大悲心為體,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
因菩提心而成正覺。」想要契悟菩提心,必須要有大慈悲心,
因為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修行學佛沒有發慈悲心,佛道是不容易成就的。

慈悲心就是要普度眾生,所以先從戒殺、放生、吃素…等開始養成。
有了廣大的慈悲心,然後不執著這個慈悲心,慈悲心就能提升到清淨心。
慈悲心是清淨心的作用,所以最後也不能執著,這念心一執著,
清淨心就不現前。清淨心就是菩提心,依著菩提心就能成正覺、
成無上正等正覺。依著菩提心就能契入中道、
契入實相,那就是定慧一體、定慧圓明。

祖師大德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如果不能確實明白此中義理,
便會產生誤解。從文字表面的意義來看,「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同』,應該是沒有差別才對,其實是有很大差別的。
怎麼說呢?「情」是我們這念心、這念覺性;「無情」是一切依報世界。
有情眾生最後成佛了,一切都要歸因本具的種智。
種智就是佛通達一切種種法的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三智圓明。我們的覺性、佛性是空性,萬法與宇宙一切現象也是空性,
空性是相同的,運用我們的靈知靈覺的心性去契悟、去觀照宇宙萬物的空性,
契悟、觀照之後才知道一切法都是空性,如果沒有佛性、
靈知靈覺的這念心,就沒有辦法體達一切萬法都是空性的真理。

  如果有情與無情都一樣,佛法就不會講六道輪迴,
應該講「七道輪迴」。怎麼說呢?六道當中都是有情的眾生,
因為他們有知覺、有心意識,所以有情感、有意識、有取捨、分別,
有種種身口意的造作,因此有「業」;有了業以後將來因緣成熟就會受果報、
受輪迴。如果說有情與無情都一樣,動物和植物都一樣,
植物豈不也成為輪迴的一道?這樣一來,豈不是人會變成植物,
植物也會變成動物,那就不只六道輪迴,而是七道輪迴了?!
其次,佛法中無論大乘、小乘經典,釋迦牟尼佛只是給「有情眾生」
授記,從未給一草、一木或一塊石頭授記。由此,我們可以了解,
無情是不能成佛的!;有情與無情雖然同為空性,
但差別在於無情沒有靈明妙覺的覺性。

佛性就是靈知靈覺的心性、覺性,有靈知靈覺才能成佛,沒有佛性、
沒有靈知靈覺就只是法性,法性是空性;佛性也是空性,
但是空性中還有靈知靈覺的心性,能生一切智慧、一切妙用,
無情只有空性,沒有辦法產生有情的種種作用,這個觀念一定要釐清。

這念佛性、覺性是本具的,因為有靈明妙覺這念心,
所以佛性空可以入到法性空裏面,法性空卻不能入到佛性空裏。
想一想,外面的山河大地能入到我們的心意識裏面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諸佛菩薩也不入到大眾的心意識裏去,因為「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法界不能入法界。當初釋迦牟尼佛度城東老母時,何以要大費周章的現神通呢?
為什麼不直接入到城東老母的心意識裡去,令她拜佛、念經……
那不是比較省事嗎?但是,這有什麼用?因為入到她的心意識之後,
她就昏昏沉沉、糊糊塗塗的了,就像乩童在跳乩的時候一樣,
自己是昏沉、迷糊、不能作主的,自己為什麼要跳,自己也不知道;
醒過來之後,仍然如昔。所以,覺悟由己,解脫也由己,
任何人也不能幫誰去覺悟,幫誰去了業,幫誰去解脫。
所以,佛非常慈悲,以種種方便法門使每一個人自己覺悟,
覺悟以後才能自己迴光返照,自己才能作主,自己才能消業、轉業。

佛法中有一則「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公案。
有人曾說:「生公說法時,石頭都在點頭,不就證明石頭有佛性嗎?
如果石頭沒有佛性怎麼會點頭呢?」其實,這是似是而非的說法。
因為不清楚佛法的道理,才會誤以為石頭是有佛性的。

為什麼石頭會點頭?這個道理就如同一般人相信土地公,
土地公就很靈感,相信石頭公或者大聖爺,石頭公、大聖爺就很靈感一樣,
這是一種感應作用,感應完全是由自己的信心所產生出來,這就是心意識的作用。

關於心意識的作用,可以就孫悟空為例來說明。
大家都知道大聖爺指的是孫悟空,很多人認為孫悟空神通廣大、
很有靈感,所以有些人就尊稱他為大聖爺,不論做什麼事情,
一定要請示大聖爺,並且為他建廟,供人祭拜。
事實上,大聖爺是無中生有的,孫悟空是比喻我們的第六意識,
這個心就像猴子一樣,從這棵樹攀緣到那棵樹,從那棵樹攀緣到這棵樹,
跳上跳下、跳來跳去,這念心始終在攀緣,沒有停止過,
所以有「心猿意馬」這樣的形容詞。這個心就像猴子似的,想到美國,
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就翻到美國去;想到大陸,一個筋斗就到大陸去;
突然想到朝聖,一個筋斗就打到印度去了!如果什麼都不想的時候,
瞌睡就來了;沒有妄想、瞌睡時又會感到無聊,甚至無記,這些都是眾生境界。

剛剛講到「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並不是石頭本身在點頭,
而是由自己心意識的轉化所產生的作用。如果說不僅僅是一個人看到石頭在點頭,
其他人也都看到石頭在點頭,這是不是表示一切無情識的萬物都有佛性呢?
不是!這是我們的心意識專注、心力專注的妙用,當專注的作用達到最高點,
就能對外境產生感應與神通。因為石頭是法性空,
佛性的空性與法性的空性相應了,心意識就可以轉外面的境界。

從前,一位祖師開悟後曾說:「迷時人逐法,解時法逐人」還沒有開悟前,
心在外境上追逐,被外境影響,是人逐法;現在開悟了,外面的一切事事物物、
塵塵剎剎都隨著自己的心念在轉,是法逐人。因為這念心如如不動,
了了常知,這就是如來的心,如來的知見。

簡單的說,石頭點頭的原因:第一、石頭是空性的;
第二、因為信心堅定,相信石頭,這個心意識入到石頭的空性裏面去了。
因此,石頭點頭完全是我們第六意識的作用,是我們自心的現量,
自己心意識所現出來的作用,並不是石頭本身在點頭。

這種境界,種花的人也有;種花的人天天種花,突然有「花在向自己微笑」的感覺。
當心靈世界和物質世界相通了,就能產生這種作用。為什麼能相通呢?
因為花的體性是空性,佛性也是空性,所以能相通。
種花人感覺「花向自己微笑」的體會,完全是心意識的作用,是自己心念的感受,
否則,為什麼花不向別人微笑呢?所以佛經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一般人未薰修佛法,不能體會佛性本具、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
但是因為很有誠心,認為應該把一切都交給佛菩薩作主,自己不需要去思惟、
分析、考量。日常生活當中,不論任何大小事情,總是要擲個茭、抽個籤,
請菩薩給他指示、替他作主;甚至於連出門都要跟觀世音菩薩講一講,
自己作不了主。這是一般人初初的信仰,稱之為「初信」。

就佛法上來講,祈求三寶加被並非不對,但是,凡事自己都作不了主,
那是缺乏獨立的人格。仔細想一想,自己作不了主,又如何能成道、
解脫?根本是不可能的。要處處作主,就要能迴光返照,常常檢討、
反省,這個心才有定力與智慧,有定力與智慧的心,
就是每個人自己本具的佛性。佛性啟發了,才能證菩提、得解脫,
才能自利利他,圓滿自己的道業。


「凡事都請佛菩薩作主,或是擲茭、或是祈求佛菩薩在夢中指示」,
這種例子很多。有一位居士,很有學問、修養也很好。有一次,
和他談到某件事情,他說:

「這件事情固然是很好,但是,我還是得需要回去請示阿彌陀佛,
他會在夢中告訴我這件事可不可以做。如果他說不可以,那我就不做了!」

只相信夢中的事情,知見就不正確。夢,只是一種假相,
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更何況一般人睡著了,覺性就迷糊了。
所以,夢中即使有好境界、有感應,都不能執著,一執著,
以夢境來做為日常生活的準則,就會出問題!

從以上所說,我們可以明瞭,佛性與法性確實有很大的差別,
佛性與法性皆涵具空性;但是,佛性可以入到細如髮絲、藕絲裏面,
因為髮絲、藕絲是法性空;然而,髮絲、藕絲卻不能入到佛性裏,
因為它們沒有情識、沒有知覺、沒有能夠觀空的智慧心,僅僅是一個空性!

我們能思惟、能觀照的這念心雖然也是空性,但是這個真空當中能生出妙有,
能修空觀、假觀、能證我空、法空,能證涅槃;更上一層,這念心不住空、
不住有,長久保任,就能契入中道實相,穩坐如來家中。

我們的身體有兩部分,一個是精神,一個是物質,物質的部分是四大,
四大屬於法性空,外面也有四大,外四大也屬於法性空。
從科學的角度去分析物質,分析到最後就是核子、電子、原子,最後是能、量,
所以物質也不存在了,物質是個假相;能、量再分析,它也是空,是屬於法性空,
所以,我們身體這個四大也是空,是法性空。能夠思惟這些道理的智慧心,
就是佛法上所講的菩提心、佛性!法性也是空,佛性也是空;
能觀空的佛性能入法性空,法性卻不能入到菩提心,佛性與法性的差別就在這裡。

佛法雖然講空,但是造了業就空不了,這念心隨業而轉,就危險了。
所以,「禪」告訴我們要悟到本心,本心不住空、不住有、不住兩邊,
這念心是一塵不染、一法不立,雖然是一塵不染、一法不立,
但是具足一切功德、智慧,要用就有,不用的時候什麼人也找不到,
這就是我們的真心、菩提心、涅槃心。

要經常保持佛性的存在,佛性就是菩提心,法性就是涅槃心。
一般人不了解,以為菩提是菩提,涅槃是涅槃,誤認為人死亡了才是涅槃,
這是不正確的!菩提與涅槃本來就是一個。菩提心就是清楚、明白的無住心,
就是覺性;涅槃,涅者不生,槃者不滅,是指這念心的實相境界,
這個「真心」本來就是不生不滅。所以,菩提涅槃是心的境界,
這念心達到最圓滿、最高的境界;證到涅槃的境界就超越了世間的一切。

在大乘經典中提到,小乘的聖者證到偏空涅槃的境界後,心就住在空性當中,
得少為足,住在這個境界中不想出來了,為什麼不想出來呢?
譬如生活在城市的壅塞與雜沓當中,覺得疲憊不堪,忽然找到一處清靜的別墅休息幾天,
這一休息,覺得實在是很舒適,就再也不想回到紊亂的世界去活動了。
而且證到偏空涅槃,知道三界是苦,欲界、色界、無色界,
始終是在六道當中輪迴,頭出頭沒;這一生是人道,下一生是畜生道……,
始終是在輪轉不息。現在修四諦,證到偏空、涅槃,
這個境界超越世間任何一種快樂,貪著這個境界,當然就不想出來了。
站在佛的立場,希望人人都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但是,如果不讓他暫時休息,
他的心力、智慧就沒有辦法更廣大。
所以,有時候佛呵責聲聞是「得少為足,焦芽敗種」。
因為,如果心貪著定境、貪著空性,這一貪著,自己的菩提心就失去了。

菩提心就是我們的這念覺性!能入到空性的這個覺性沒有出入、
不來不去、不生不滅,這才是最高的境界!
  
──這就是《金剛經》上說的「無住生心」!
──這就是「正念、正定」!
──這就是《六祖壇經》上所說的「不思善、不思惡」!

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清楚、明白、寂然不動,這就是菩提心。
經常保持這念心的存在,在這裏保養、持續,就稱之為「長養聖胎」,
時時刻刻把這念心淨化、提升,就能成就無上道。因為,這個清淨心、
菩提心、涅槃心就是如來,如來就是指如來的知見,如如不動,了了常知,
禪宗稱之為本來面目,淨土宗稱之為常寂光,密宗稱之為大日如來、
大圓滿、大威德、本尊;名相不一,指的還是一個。

達到這個境界,生死就能作主了,是真正的了生死,真正的解脫、自在。
這種境界,每個人都能做到,只看我們願不願意做?這條成佛、
成道的菩提涅槃之路,無始劫來,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無不是這樣走過來的。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01-26 11:15 |
abibo945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法性如宇宙無內無外無所不在...佛性心在當下無染...對境生心如雁過寒潭...境滅波紋不興無影無蹤本來面目... 表情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02-04 16:2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232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