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470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超越生死大苦,掌握永恒至乐

图 1.



智敏.慧华金刚上师开示录:超越生死大苦,掌握永恒至乐
时间:二000年元月十五日
地点:台北荣民总医院

当我们刚面对了921大地震之后,紧接着又要面对2000年Y2K的问题,以及在荣总医院,
天天面对病患的进进出出,有痊愈的,有舍报的,从这种种的情形,我们可以了解到,
生命是多么的无常而且短暂。因此,我们当 知要如何掌握如此短暂的生命,来做永恒的打算。
⋯⋯
我们从无始以来一直在这不断的生死当中,就像是一个长途旅行的旅人,走完一站又一站,经历无数的站,
而这站就代表生死。我们应如何在还没走进下一站之前,在这一站中即需未雨绸缪,
准备好如何在下一站能到达永恒之处,不要再度轮回于六道中旅行?这是一个大问题,
对每一个人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如何藉这短暂的一生,来争取到永恒的生命,从此只有安享永恒的清净之乐,
没有丝毫烦恼、苦难……我们将如何达到这个目标?

生命流转皈元路──自证

要争取永恒安乐的生命,先须了解生命的真相,故首先当概略讲述十二因缘。我们为何会有此生命、
为何生生世世轮回不息、为何会有生老病死之痛苦?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说:「我们只因不了知生命的真象,
以致无法证得不生不灭永恒的生命,若能证到这不生不灭的生命,即与佛无二。」其实我们在无始以前,
在最初之时,我们都没有一个一个的个体,我们是与诸佛共同融合在体性的光明当中,也就是法界光明,
是以法界的光明为身、为心。当时没有人类或六道有情,没有身体的形相,也没有我执,因为没有我执,
所以那时的快乐、逍遥、自在是难以形容的。唯有证到此体性者,才能享受到这其中之妙乐。既然在无始以前,
我们与诸佛融合在一起,那么逍遥、那么自在、那么光明、快乐,为何现在我们会有数不完的痛苦生命?
只因当初一念不觉,所以演变成如今的三千大千世界,并且有一个一个的众生自我成为一个据点。
又因为有一个自我,就会为自己争取种种的利益、权力、名位、恩爱、寿命等等,
因有种种争取,就产生了种种的烦恼无明。

十二因缘第一句为「无明缘行」,只因为过去无始以来的无明烦恼,而造了种种的业。第二句为「行缘识」,
因为造了业,所以就有受胎的意识,此句的意思,是当我们舍报之时,或入中阴之时,
我们将看到男女同房之情境,若此有情在世时淫念未断,当看到此情景,即起心参与,仅刹那的欢娱,
此人即堕入胎中,转世或人或狗、或羊或牛等等,成为另一个六道的有情。「识缘名色」,
既然因识堕入胎中,就有了名字色相。「名色缘六入」,有了胎儿的名色,则慢慢的六根具足,
接着临产。「六入缘触」,婴儿初出母胎,苦乐不分,但有触受,例如觉得母亲的怀抱温暖舒适。
「触缘受」,及其渐长,便渐能感受周遭的苦乐。「受缘爱」,到了少年时期,
对周遭的人、事、物,起了爱欲之心,比如男女交友,总想能多见一面,多接触一下,此即爱欲之心。
「爱缘取」,及至成年之后,爱欲之心更加炽盛,不但喜爱,更想占为己有,想取得所爱的人或物。
就以此地球而言,其资源极其微弱贫乏,无论如何都满足不了人类的贪欲心,多了还想更多,
好了还想更好,永远不能满足;若就人而言,并非所爱之对象都能得到,
因此就须使用种种谋虑及种种手腕来夺取所爱之人或物。「取缘有」,既有取得之心及行为,所以就造了业。
「有缘生」,既造了业,就会有下一生,因所造之业而决定下一生所受生之处、所受之果。
此语怎讲?即是在我们临终及中阴之时,在整个过程当中,
都是以我们此生在生之时所造的业,来决定下一生受生之处。

我有一个弟子,得了极重的病。有一次,他忽然间看到男女同房的景象,他想:
「这不是在舍报、中阴之时才会看到的景象吗?」他一警觉,即无贪染之念,不敢参与当中,
就避过了一场险难。除此之外,还有鬼道和地狱道的众生,会变现为我们最亲厚的亲人、师长等的形相,
来接引我们,此时亦当警觉,若跟他去了,就会堕入地狱道或饿鬼道。因此,当我们于临终之际,
若看见亲人来接引,一定要住于不动心,并对他说:「你跟我一起念『阿弥陀佛』,
等我成就了,再来度你。」讲了这句话后,既不跟他走,也再不和他攀缘,
总是自己虔诚地持佛号,祈佛来迎,并心中忆想阿弥陀佛,切愿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在中阴之时,处处时时都是以此生所造的业而定下一生的去处。在初期中阴之时,会
看到诸佛现非常强烈的佛光来接引,但因自己的业力发为现行,
所以旁边又现较暗淡的六道轮回之光来诱引我们。若在生之时,修持之功微弱,轮回习气强盛,
则以业力牵引故,便不自觉对暗淡光明生起悦乐之心,而堕落轮回。到后期中阴之时,
有数不清的厉鬼猛兽来追逐,各种恐怖情境逼迫,使我们万分惊怖,不择路径而怆惶奔逃,
此时业力发为现行,便现为山洞石窟,可供躲避。但若避入其中,即已堕入恶道。整个中阴过程中,
种种无量境界,都不离此定律:依此生所造的业,而定下一生受生之处。

诸位,中阴是每个人必经之路,在此时,我们必须紧记:当亲人来接引之时,我们不可跟他去,
必须继续念佛;尤其在初期中阴,我们一定要迎向强烈的佛光。如何迎向佛光?此即需在生之时培养,
时时心中有佛,时累积粮资,则到中阴时,看到诸佛强烈光明,自然生起欢喜之心,此心一起,
即已与文武百尊相契入,汇归诸佛的净土。到了后期中阴,则无论看到任何厉鬼猛兽来追逐,
皆当了知,一切境相皆是自性所幻现,或者不论猛兽厉鬼,皆知为阿弥陀佛化现,虔心念佛,祈佛来迎。

我们在生之时,若能修持体性法门,则在临终及整个中阴期间,都要安住如如不动的体性,
或者住于体性的光明。安住如如不动的体性,就是大空三眛,无相,无念,无愿,唯有大空自在而已。
安住体性的光明,即明空三摩地,明空不二,遍周法界,此时自己的色身已经泯除,
融入周遍法界之大空光明,此大空光明即自己的身心。临终之时如是安住,中阴亦如是安住,
并了知一切相都是由此如如不动之体性所幻显,皆是虚幻,都如梦中情景。我们只要时时住于如如的体性,
就能证到诸佛的法报化三身。另外,在中阴之时,亦可做第二种观想法,即观想一切厉鬼、
猛兽,都是一切佛菩萨的化身,故一直持诵佛菩萨名号。因到了中阴都有通力,只要一念想到佛,
佛即当下现前,我们当即与佛契入,或跟随佛往生净土。此为于中阴怖畏险境时安住之方法。

以上所讲,都是以此生所造之业而定来生所得之果。同理,我们现在有此因缘相聚一堂,
共同研讨佛法,诸位当知,此即我们过去多生多劫,已造了种种的善业,已积聚无量的功德,
此刻才有此因缘于此相聚。「生缘老死忧悲苦恼」,以此生造业,故招感来生,及来生之去处、
果报;以有来生,故有来生之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我们最初既是住于光明的体性当中,为何会有此三千世界、有种种的惑业烦恼?只因一念不觉,
而有了这如幻的三千世界、六道四生、惑业烦恼。此为十二因缘之生相,亦即流转之门。而
在这如幻的流转当中,我们应知如何一步一步还灭,汇归原初本有的体性光明,亦即诸佛之法身和报身。
此即还灭之门,亦即十二因缘之灭相。

何谓灭相?既知生相流转之根本在于最初一念不觉之无明,故「无明灭则行灭」,若能直破无明,
即不再造业。「行灭则识灭」,不造业,即无入胎之识心(意识),如见到他人同房即不起参与之心。
「识灭则名色灭」,既不起心参与,则无入胎后之名字色相。「名色灭则六入灭」,无名色即无六根。
「六入灭则触灭」,既无六根则无能触、所触。「触灭则受灭」,既无触之能所,即无感受、苦乐之念。
「受灭则爱灭」,既无苦乐感受,即无爱欲。「爱灭则取灭」,既无爱欲之念,即无取得之心。
「取灭则有灭」,既无取舍,即不造业。「有灭则生灭」,既不造业,即不会再来投胎。
「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既不再投胎,即无来生之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此为十二支因缘之灭相。

在灭相当中,其根本在于直破无明。直破无明之法,有渐有顿,而至顿者,
是当下安住体性,直住本觉,照见一切见闻觉知诸境皆如梦幻。虽然眼所见有众生、有上师、
坛城等,但了知一切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是空、是幻、是假、是梦、非真。
但若告知大众:「你现在所见是梦境」,众生根本不信,因其感觉何其真实!然试想我们在梦中之时,
种种喜乐爱恶之感觉,亦何其真实!正梦之时亦不知是梦,直至清晨醒来,才恍然知晓:
「啊!原来昨夜种种悲欢离合,只是一梦。」诸位!人生大梦,与眠中之梦完全一样,
不过人生之梦较长而已。虽然人生有数十年、甚至百年,但就永恒而言,亦属刹那,过隙无踪。
是故当须觉醒,了知一切都是梦境。既知是梦,即于世间诸境无所分别爱恶取舍,
我执日减,而契入如如不动之实相。

我们修体性法,最重要的口诀,即不动心,犹如大地之不动,又如虚空之不动。试看大地,
不论贵贱贫富,踩踏其上,它都丝毫不动心,不以富贵而逢迎,不因贫贱而憎厌。学佛行者,
即要学大地之不动。或学青山之不动,任周遭浮云往来。

若能直接当下住于体性,即直住不动之心体。然则如何直住体性?体性像什么?体性就如窗外的虚空,
如有太阳的晴空。藏密的开山祖师莲花生大士曾说:「众生的念头,契入宇宙的明空,即为智照。」
所谓明空,即无边大空之中光明遍照。若是纯一的空,即是大空三昧,这是三乘圣贤的果位;
唯有明空三摩地,才是诸佛菩萨的果位证量。是以真修行者,应直修体性法门,勿于事相仪轨上留碍,
当直接观照自己的佛性、如来藏、体性。既知体性犹如明空,即应时时以自己之念,去观照、契
入宇宙之明空。自古以来,修行者芸芸,而成证者寥寥,其原因只为我执不能破。我执之所以不能破,
只因众生朝朝暮暮、心心念念,所想皆为自己,要如何为自己增加财富、享乐、寿命等等,
无始劫来众生所想尽是如此,是以我执永不可破。如今我们反其道而行,总以自己之思想,
不来想我、乃至我周遭一切,而总是去观照宇宙之明空,犹如窗外无云之晴空,久久之后,
忽然之间就忘了自己的存在。诸位!这个很重要,此时即破我执。若福德资粮具足者,
即能于此时直接汇归性海,证到诸佛的果位。若知此要诀,依之而修,即能成正觉。
诸位!此法须时时如实观修,才能达成我们最终的目标,即究竟成证的目标,亦即契入体性,汇归性海。

《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实相现前如如不动。」世间凡六根与六尘所接之一切,
如眼所见、耳所闻、心所想等等,俱是空幻,悉皆虚无,惟有如如不动之体性乃永恒常住。
方才所言,若契入明空,即是证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体性,证到如如不动之实相。
恒住明空,此实相自然现前。诸位,至此虽己证到三乘圣贤的果位,但还未究竟成佛。
故依十二支因缘而论,众生从无始以来,乃至尽无限未来,常沦生死苦海;若悟见十二支因缘生灭之相,
即顿登涅槃乐地,然未到究竟,十二支因缘还灭所成就,仅是三乘圣贤境界。故行者于此还须发愿,
修证无上菩提,要以度尽一切众生为己任,要令自己和法界所有众生同蒙利益。
唯有度尽法界一切众生,自己才能究竟成佛。

一念莲华方便门──度他

度众生的方法虽多,但八万四千法门,都无如「于临终一念念佛,往生极乐净土」之方便、快速、普被、究竟彻底。

凡人临终之时,多数会历经四大分离的阶段。四大是地、水、火、风。四大分离,
首先是地大分解入于水大,此时临终者外在感觉有如高山重压;色身之变化为周身肢节皆非常沉重,
无法支持;心眼所见有如阳焰之景象,如海市蜃楼的幻觉。接着水大分解入于火大,
此时外在感觉有如波浪淊天,仿佛自己在水中即将被淹死;色身之变化为五官的功能逐渐的减弱,
并感到口鼻干燥;心眼所见为烟雾弥漫四周之景象。之后是火大分解入于风大,此
时外在感觉有如火焰冲天,仿佛自己色身即将被烧死;色身之变化为体温逐渐下降,甚至变冷,
直到暖热消失;而心眼所见为无数萤火虫般之明点在自己周围不断飞舞。最后是风大分解入于识大,
此时外在感觉有如飞沙走石,仿佛自己即将被风吹到空中又要掉下来;色身之变化为呼吸不能自在,
呼气如风,吸气则喘,呼出长而急,吸入短而弱;心眼所见有如蚕豆般大之一点煤油灯光,
此明点在对面远方不动。

以上所讲心眼所见之四大景象,不仅于舍报之时一一显现,对于实修之行者而言,
在他定中也都会随着定力日增,遂步显现此诸境界。初步会看到如水蒸汽之幻景,第
二步会看到烟雾弥漫的境界,第三步会看到到处都是像萤火虫般的明点,包围在自己身体的四周,
以及眼睛所及的任何地方,最后是豆大的明点总是在自己眼前现出。此境界只要稍有修持者,皆可一步一步体验到。

四大分离之后,呼吸停止,且渐渐失去其他知觉,唯有听觉犹存,可听见家人及医护人员走动、讲
话的声音,但这声音也越来越遥远,越来越微弱,乃至无闻。
当其听觉全失之时,即是此人神识离体、真正舍报之时。

而对于修心有成者,四大分离、呼吸停止之后,尚有以下四个境界显现:首先是白显,其次是红显,
而后是黑显,最后是体性光明现前。第三阶段之黑暗,即是禅宗所言之「黑漆桶底」。当此黑暗过后,
我们自己本具之自性光明,当下现前。故于四大分解之时,即须安住自心如如不动。当感觉高山重压、
大水淹没、烈焰焚烧、或被风吹堕空中之时,皆了知一切都是梦境,是幻境;而我真正的身心,
是那遍满法界的明空,永恒不动,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永恒常住,永恒遍满法界。
要将自己的念,总是安住于此不动心。时时如是智照,则在任一阶段,都能契入体性,汇归法性。
若是修持功深,过了禅宗的「黑漆桶底」之后,体性当下现前,此身自然汇归法性,证大成就。

至于不能住于不动心的病人,则在其弥留之时,周遭的家属、医护天使菩萨们,若能带领病人及家属,
口持阿弥陀佛的佛号,心中忆念阿弥陀佛的圣德、圣境,如此不但可以减少病患面对四大分离的种种痛苦,
尚能更进一步,令病人在临终前最后一念,安住阿弥陀佛,心中求生净土,口持佛号或者耳听佛号,
心中向往弥陀,即能助他直接往生极乐世界,永不退转,即身成佛。
然此最后一念是在何时?即在风大融入识大之后,意识逐渐微弱,直至知觉全失之前,
此时犹能听到周遭种种声音,逐渐轻微,越来越远。故此时周遭的人为他念佛,
令病人因此而注念于阿弥陀佛、忆想极乐世界,则仅此一念,即能当下往生净土。

我们推广「一念莲华生命关怀」,虽然不久。但因「一念莲华生命关怀」,而在临终最后一念念佛往生、
呈现瑞相之例,已然极多,可资临终一念往生之明证。譬如有些临终时本来面相不好,但经过一念莲华关怀,
舍报后面色即转为红润,并面带微笑,身体变软,乃至火化后烧出舍利子。
是以我们须在病人听觉渐渐微弱但仍有知觉之前,家属或医护人员能抓紧时间,
至诚地以大悲心为他持续念佛,且祈请阿弥陀佛前来接引,在庄严的念佛声中,送他往生到极乐世界。

有些人虽然一生念佛,但临终时未能掌握住这最后一念;或在舍报之时,对世间种种的人事或名势,
财产等等不舍,因此无法安住念佛;又或业障太重,信念不坚定;或因对四大分离的痛苦难以忍受,
不能安住念佛。似此,都能障碍行者往生。经典上有十念往生之说,念念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故若病危之人能时时念佛,得以消除业障,因为念佛消障,即能放下对世间的执着,建立往生的信念。
故知先前念佛是为了消除罪业、坚定信心,而真正往生之关键乃在最后一念。
我们晓得一个人在舍报时,对世间的种种执着、病苦,乃至四大分离的种种痛苦,很难自力往生,
所以若非平时修持极有成就之人,实难自力往生,须藉善知识为之助念,助其往生。
故此「一念莲华生命关怀」,有待我们所有的宗教团体、医护人员、志工、家属,乃至社会大众,
和各种媒体,一起来推广,才能普及于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深切体认到临终一念念佛往生的重要,
使每一位有情皆能预先念佛,并在最后时刻,都能掌握到临终最后一念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
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生命是永恒的,快乐是永久的,从此与天地同寿命,与日月同光辉,
一直生活于清净安乐之中,永不退转,直到成佛。所以临终之前的助念,实在是万分的重要啊!

此次胜会虽即将结束,然其影响之深远,将永无终止,「一念莲华生命关怀」亦将永续发展,
度尽一切众生同生净土。愿今日演讲所利益之众生,及今后所度之一切众生、所成就之一切诸佛,
所有功德,皆回向今天莅临的诸位仁者,将来都能与法界众生一同往生净土,我们都能在净土再度相聚。
按这里检视影片,登入论坛可以直接观看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3-11-21 09:57重新编辑 ]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11-21 09:45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实相现前如如不动。」
世间凡六根与六尘所接之一切,如眼所见、耳所闻、心所想等等,俱是空幻,
悉皆虚无,惟有如如不动之体性乃永恒常住。方才所言,若契入明空,
即是证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体性,证到如如不动之实相。恒住明空,
此实相自然现前。诸位,至此虽己证到三乘圣贤的果位,但还未究竟成佛。
故依十二支因缘而论,众生从无始以来,乃至尽无限未来,常沦生死苦海;
若悟见十二支因缘生灭之相,即顿登涅槃乐地,然未到究竟,
十二支因缘还灭所成就,仅是三乘圣贤境界。故行者于此还须发愿,
修证无上菩提,要以度尽一切众生为己任,
要令自己和法界所有众生同蒙利益。
唯有度尽法界一切众生,自己才能究竟成佛。

三世一切佛,亦依止此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而安住明空三摩地,
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亲证大圆满觉。
是故住持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 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野,梭哈。
按这里检视影片,登入论坛可以直接观看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11-21 09:4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230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