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x0
|
[分享] 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
《整理自 净空法师华严席》 三无性,是相对三自性而说。三自性是说明对一切万法,应从三方面观察, 才能见到真相。所以任何一法皆具三性。佛为破除众生执着,说三性后,又说三无性。
一、相无性:是对「遍计所执性」而说,教我们不要执着有「遍计所执性」, 一切法真有、实有的错误观念。「相无性」说明一切现象本是虚妄。
二、生无性:是对「依他起性」而说。一切法皆是缘聚、缘散。 说「生」只是因缘具足而现相,说「灭」只是因缘分散,并非真灭; 自性本具万法。「生无性」,说明「生、灭」皆是虚幻不实的现象, 不能执着,无须分别。经云「法尔如是」,自然现象,性德本来如是。
三、胜义无性:「胜义」就是真实义,也是佛法所说的第一义谛, 谓之「胜义」。第一义是自性,纯净纯善的性德。第二义是阿赖耶, 也就是我们起了念头。这一念起来就把胜义变成第二义, 变成阿赖耶识。所以说「迷唯一念」。
佛为破众生情执,善巧方便而说三无性:「假说无性,非性全无」。 真的「无」,怎能现相?根本没有,六祖大师怎会说「何期自性, 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 所以有,有不能执着。说自性本自清净,不执着本自清净, 一执着就成第二义,非胜义。应知,可以言说,不能执着言说; 可以思惟,不能执着思惟。凡夫执着习染非常之重,说有,则着有, 真有;说空,则着空。诸佛菩萨、法身大士知道事实真相, 真空即是妙有,妙有即是真空,空有不二。 《华严经疏钞.三十七卷》云 其三性即三无性故。故唯识云。 即依此三性。说彼三无性。初则相无性。次无自然性。 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故二种三性不相去离。然法相宗三性即有性。 三无性则无性。有无义殊。故彼偈云。 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意云。既言密意。说三无性,则不碍于三有性也。 若法性宗。此二三性。有无无碍。互夺双亡。皆悉自在。 【三藏法数.第七十四页】 ﹝出成唯识论 ※注﹞ 一、相无性。谓一切众生,于世间之相,处处计着,执为实有。 佛为除此妄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故名相无性。 二、生无性。谓一切诸法,皆托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故名生无性。 三、胜义无性。谓前相无性、生无性,因破众生妄执之情, 假说无性;非性全无,是故佛说胜义无性者,谓真如胜义之性, 远离遍计妄执之性,故名胜义无性。 ※注:《成唯识论》,一名《净唯识论》,共十卷, 护法等菩萨所造,内容是解释世亲菩萨所着的《唯识三十论》(颂), 属集注性质的书。唐玄奘法师于显庆四年(659)纂译, 窥基法师笔受。为瑜伽一宗的精要。 【法相辞典.第一六八页】 如一切诸法皆无自性中说。 《显扬 ※注》十六卷四页云: 论曰:如是三种自性,当知由三无自性。故说三无性。 一、相无性。谓遍计所执自性。由此自性,体相无故。 二、生无性。谓依他起自性。由此自性,缘力所生,非自然生故。 三、胜义无性。谓圆成实自性。由此自性,体是胜义;又是诸法无性故。 ※注:《显扬圣教论》凡二十卷。是印度无着菩萨所造, 唐代玄奘法师翻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 属法相宗十一论之一,取瑜伽师地论的枢要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