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幾則解釋皆出自網路,但仍不全,尚祈國文造詣佳之士繼續補充之。 
A)      曾不能晝一奇,出一策。 
出處:漢 揚雄《解嘲》 
《解嘲》揚雄 
客嘲揚子曰:「吾聞上世之士,人綱人紀,不生則已,生則上尊人君,下榮父母。析人之圭,儋人之爵,懷人之符,分人之祿;紆青拖紫,朱丹其轂。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處不諱之朝,與群賢同行,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上說人主,下談公卿——目如耀星,舌如電光,一縱一橫,論者莫當,顧而作《太玄》五千文,枝葉扶疏,獨說數十萬言,深者入黃泉,高者出蒼天,大者含元氣,細者入無間,然而位不過侍郎,擢纔給事黃門。意者玄得毋尚白乎?何為官之拓落也?」 
語譯:       
客人嘲諷揚子說:「我聽說前代士人是眾人的榜樣,不生則算了,生就能上使君主尊寵,下使父母顯榮,能得到君主所給的朝聘與祭祀的玉器,獲得君主賜給的爵位,懷揣君主分給的符節,享受君主供給的俸祿,佩載顯貴的印綬,乘坐染紅的車子。如今你有幸趕上開明盛世,處在無所顧及的朝堂,與群賢同列,經金馬門待詔在朝廷當官已指日可待了,卻未能制訂一個出色的謀略,獻上一條高明的計策,向上勸說君主,向下議論公卿。你言目光閃爍,言談吐敏捷,縱橫捭闔,論者莫當,反而作《太玄》五千言,分析事理詳明縝密,獨自論說十多萬言,內容深入如達黃泉,立志高遠如出蒼天,胸懷大氣如天地萬物的物質,細緻入微至於無限,可是官位不過侍郎,經過提拔才到給事黃門。想來是《太玄》還未寫成的緣故吧?為何官運如此不佳呢? 」 
*畫:設計、籌謀。通劃。 
<劃> 偏重於思考性質,如籌劃,擘劃 
以上參考: 
http://por.tw/zip369/data...hp?id=5351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d=1405123013702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d=7011042500836 B)      雲繞前岡水繞村,忽驚空谷有佳人。天寒日暮吹香去,盡是冰霜不是春。 
◎見梅 
年代:【宋】 作者:【何應龍】 體裁:【七絕】 
雲繞前岡水繞村,忽驚空谷有佳人。 
天寒日暮吹香去,盡是冰霜不是春。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梅花比作從天而降的美人,形象生動地寫出梅花的孤獨和外形美。 
表現了詩人看到梅花盛開的驚喜之情。寫詩人在空曠寂寥的環境中發現梅花的掠喜。 
突出詩人顧影自憐、孤芳自賞的心情。 
以上參考:
http://blog.luohuedu.ne...0421.aspx       C)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永豐西郊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白居易 楊柳枝詞 
翻譯: 
春日和風吹來,一樹千絲萬縷般的柳枝,隨風飛舞, 
柳枝吐露新芽,顯得嫩黃嬌柔,柳條依風輕搖,比絲緞更加柔軟。 
而永豐坊西邊角落那荒蕪的庭園,終日無人前來探遊, 
又有何人願意來關注它呢? 
賞析:這首詠物詩,抒發了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實際上就是對當時政治腐敗、人才埋沒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時期,由於朋黨鬥爭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擠。詩人自己,也為避朋黨傾軋,自請外放,長期遠離京城。此詩所寫,亦當含有詩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內。 
此詩將詠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著一絲痕跡。全詩明白曉暢,有如民歌,加以描寫生動傳神,當時就「遍流京都」 
以上參考: 
http://forestcat.pixnet....ost/50466 http://welljob.com.tw/discuz/redir...7&goto=lastpost http://tw.myblog.yahoo.com/jw!w_eij2mZG...0v/article?mid=71 http://blog.yam.com/tale...le/1793567 D) 荒園晚景斂寒煙,數朵清新破雪邊。幽豔有誰能畫得,冷香無主賴詩傳。 
《雪霽觀梅》 
荒園晚景斂寒烟 
數朵清新破雪邊 
幽艷有誰能畫得 
冷香無主賴詩傳 
看來最畏前村笛 
折去休逢野渡船 
向晚十分終更好 
靜兼江月淡娟娟 
*之彝老 
  之彝老,外岡楊氏子,名則之,字彝老。嘗學詩於西湖順老,學禪於大覺璉禪師。詩號《禪外集》,禪學有《十玄談參同契》,俱行於世。嘗作《早梅》詩云:「數萼初含雪,孤清畫本難。有香終是別,雖瘦亦勝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吹殘。」又《雪霽觀梅》詩云:「荒園晚景斂寒煙,數朵清新破雪過。幽豔有誰能畫得,冷香無主賴詩傳。看來最畏前村笛,折去難逢野渡船。向晚十分終更好,靜兼江月淡娟娟。」 
F) 手足悲值風雨夕,國家憂慟脊令原。 
脊令原:語出《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脊令 為水鳥,而今在原,則失其所。 後以「脊令原」指兄弟急難不能相顧。 
脊令在原--脊令,一種水鳥。飛翔時相互共鳴、共擺尾。當脊令失去居處而棲止於高原,便鳴叫尋其同類。 
語出詩經.小雅.棠棣: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嘆。 脊令在原比喻兄弟有急難。亦作 鶺鴒在原 。 
<常棣>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歎。 
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每有良朋,烝也無戎。 
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儐爾籩豆,飲酒之飫。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湛。 
宜爾室家,樂爾妻帑。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G) 痛吟薤露忝居父執,忍讀蒿里敬挽幽魂。 
【說明】 
<薤露>、<蒿里>,是古樂府中的喪歌。 
1. 〈薤露〉為古時送葬的歌曲,內容在感嘆生命短暫如薤上的露水。 
2. 蒿里,本為地名,位於泰山南面,相傳為死者葬身之所,後作為墓地的通稱。樂府古辭亦有〈蒿里〉,為古時輓歌。 
3. 父執:父親一輩的朋友。而「父執輩」一詞,則是泛指年齡相當於父親這一輩的人。 
綜上所述,這句話應該是長輩哀悼死去的晚輩所作的輓聯。 
【附錄】 
〈薤露〉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蒿里〉 
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 
參考資料 黃節《漢魏樂府詩風箋》(學海出版社)&. 個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