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751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bluecrystal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6 鲜花 x10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疾病] 浅谈肾脏保健
【来源出处】 http://news.pchome.com.tw/healthcare/kingnet/...200001654864012.html

回应2009-12-14 00:00:00 KingNet  
随着医疗水准的进步,国人饮食、生活及用药习惯的影响,加上人口老化,高龄国民人口逐年成长,近年来各国透析病患人数逐年增加,根据统计在台湾目前有超过四万名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而台湾在2002年透析病患发生率为世界第一,盛行率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每年庞大的透析医疗费用已成为财务上沉重的负担,不但失去健康亦影响生活品质。
何谓慢性肾脏病?肾脏由于长期的发炎(如:感染、免疫复合体伤害、炎症反应)、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影响,或因尿路阻塞遭受破坏,受损超过三个月,导致其结构或功能产生永久性病变致无法恢复正常,称为慢性肾脏病。肾脏功能的恶化,除了会让患者演变为尿毒症而需长期透析(洗肾)治疗外,更极易发生心血管疾病与造成死亡。
罹患肾脏病的原因除了急、慢性肾脏发炎之外还包括下列几项
1.糖尿病:血糖过高的高渗透压与伤害导致微血管及动脉血管病变,影响肾脏功能。
2.高血压:血压过高的时候,肾脏血管与其肾丝球体容易受到伤害,形成白蛋白流失与氮血症。
3.心脏病:心脏血液输出量不足,导致肾组织血液灌留量不够,形成缺血性的肾间质的疾病而影响肾脏功能。
4.遗传性基因缺陷或特殊体质而易诱发间接的肾伤害如肾多囊病等。
5.高龄:因器官容易退化。
6.药物不当使用或中毒:常擅自使用有肾毒性抗生素、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或其它药物、接触重金属等。
防治肾脏病有效秘诀
秘诀一:健康生活型态
1.维持理想体重
2.养成适度运动习惯
3.良好饮食:避免不必要的零食
秘诀二:谨「肾」饮食
1.以均衡饮食为原则:适当蛋白质摄取、避免大鱼大肉的习惯,控制饮食中蛋白质,可减少尿毒产生,进而减缓肾功能衰退。对于进入慢性肾病的患者,必须较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的摄取,希望能集中在高品质蛋白质食物,而减少低品质蛋白质的食物。对于有血液当中磷离子浓度过高的病患,必须控制食物当中高磷食物的摄取,如碳酸饮料、可乐、珍奶等。
2.少盐、少油、少糖、少调味料、少加工品。
秘诀三:适度喝水、勿憋尿
水分可帮助废物及结石由尿液排出,除非有特别禁忌(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病、肝硬化引起水肿者应与医师讨论饮水量)者,每天每公斤可喝约100~200cc水分。
秘诀四:循求正确的医疗途径、不乱吃药
有需要用药时,应谘询及遵从医师指导,不听信偏方,不要滥用来路不明的药物。
秘诀五:自我监控与健康检查
1.观察异常的尿液型态
如厕情况的改变:解尿次数增加与尿量明显改变。
尿液外观的改变:尿液的颜色或性质改变,如血尿、尿有泡沫等。
2.定期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秘诀六:疾病的治疗与控制
1.原发性肾丝球肾炎须长期监控
2.糖尿病做好血糖控制:有糖尿病病史的病患应定期侦测「尿液微量白蛋白」可早期发现肾脏及心血管疾病,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减少发生微小白蛋白以及糖尿病肾病变的危险。
3.高血压病患做好血压控制:控制血压及高血脂可防止加速性动脉血管硬化及肾丝球伤害,降血脂有助于降低血压及尿蛋白保存肾功能。维持理想血压目标低于130/80mmHg。
随着医疗的进步,新药的研发,目前已知有药物可以延缓慢性肾脏病之进程。如果民众能够早期发现肾功能的变化,并提早做治疗,可以避免步向「洗肾(透析治疗)」之路,为避免伤害您的肾脏,请注重各种肾脏保健之道「爱护您的肾脏」!


【心得感想】

防治肾脏病的方式: 
1.均衡的饮食
2.适度的运动
3. 适度、适时、适量喝水、勿憋尿
4.循求正确的医疗途径、不乱吃药;很多爱买、爱乱吃电台卖的药,往往结果都是要去洗肾
5.自我监控与定期做健康检查


[ 此文章被bluecrystal在2010-09-09 22:57重新编辑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9-12-14 09:5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321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