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16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kobemein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鮮花 x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討論] 十種防憂鬱症食物
十種防憂鬱症食物
1 深海魚

  全世界住在海邊的人都比較快樂,不只是因為大海讓人神清氣爽,還因為他們把魚當作主食,無論是芬蘭、英國、美國的研究都發現相同的結果。

  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與常用的抗憂鬱藥如碳酸鋰有類似作用,即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

  國內目前也在進行魚油對精神疾病療效的研究。

  台北醫學院副教授黃士懿表示,這項研究將解開精神病患者在消化脂肪酸的酵素上,是否有生理的先天缺陷。

2 香蕉

  香蕉含有一種稱為生物鹼(alkaloid)的物質,生物鹼可以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維生素B6的超級來源,這些都可以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

3 葡萄柚

  葡萄柚有強烈的香味,可以淨化繁雜思緒、也可以醒神,芳療師傑佛瑞說。

  葡萄柚裡高量的維生素C不僅可以維持紅血球的濃度,使身體有抵抗力,而且維生素C也可以抗壓。

  最重要的是,在製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時,維生素C是重要成分之一。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吃維生素C,可以平均提高學童智力測驗5分。

4 全麥麵包

  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血清素增加,麻省理工學院的茱蒂絲.渥特曼博士就說:「有些人把麵食、點心這類食物當作一種可以吃的抗憂鬱劑。」

  但吃複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麵包、蘇打餅乾,雖然效果慢一點,更合乎健康原則。

  更令人欣喜的是,近來發現微量礦物質硒能提振情緒,全穀類也富含硒。

  而且別忘了全麥麵包的嚼勁、口感,也是為它得分的因素之一。

5 菠菜

  卡通中大力水手吃了菠菜後會力大無窮,但你可知道吃了菠菜也會心情大好?

  醫學文獻一致指出,缺乏葉酸會導致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症及早發性的失智等。

  麥克吉爾大學的研究發現,那些被控制無法攝取足夠葉酸的人,在5個月後,都出現無法入睡、健忘、焦慮等症狀,研究人員推論,缺乏葉酸,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導致憂鬱症。

  什麼是富含葉酸的食物?菠菜最多,幾乎所有的綠色蔬菜、水果也都有。

6 櫻桃

  鮮豔欲滴的櫻桃可以讓你放鬆心情。下次你經痛時,可以試試櫻桃,雖然櫻桃在台灣並不便宜,但研究人員說,櫻桃和阿斯匹靈一樣有效。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櫻桃中有一種叫做花青素(anthocyanin)的物質,可以降低發炎,密大的科學家們認為,吃20粒櫻桃比吃阿斯匹靈有效。

7 大蒜

  大蒜雖然會帶來不好的口氣,卻會帶來好心情。

  德國一項針對大蒜對膽固醇的功效研究,從病人回答的問卷發現,他們吃了大蒜製劑之後,感覺比較不疲倦、不焦慮、不容易發怒,研究人員萬萬沒想到,大蒜竟有這種特別的「副作用」。

8南瓜

  南瓜之所以和好心情有關,是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B6和鐵,這兩種營養素都能幫助身體所儲存的血糖,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腦部唯一的燃料。

  南瓜派也被認為是菜單上「最聰明」的甜點。因為每吃一口南瓜派,就會同時攝取3種類胡蘿蔔素,這對預防心臟病、抗老化都十分有用。以我們善烹煮的民族而言,南瓜既可中式調理,也可吃西式的南瓜湯、南瓜派,可好好運用。

9 低脂牛奶

  看來媽媽老是說「多喝牛奶」是對的。

  紐約的西奈山醫藥中心研究發現,讓有經前症候群的婦女,吃了1000毫克的鈣片3個月之後,四分之三的人都比較不緊張、暴躁或焦慮。

  日常生活中,鈣的最佳來源是牛奶、優格和起司。幸運的是,低脂或脫脂的牛奶擁有最多的鈣。

10 雞肉

  英國心理學家班頓和庫克給受試者吃了100微克的硒之後,受試者普遍反應覺得精神很好、更為協調。美國農業部也發表過類似的報告。

  硒的豐富來源有雞肉、海鮮、全穀類等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台灣固網 | Posted:2009-10-23 17:0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149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