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3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平平安安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5 鮮花 x28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晴天][快樂] 舊聞
中國時報   A3/焦點新聞       2009/07/25
動畫尬電玩 日選舉宣傳新利器

【黃菁菁/東京廿四日電】
  日本各大政黨為拚眾院選舉紛紛祭出動漫宣傳新招,自民黨製作《求婚》動畫在網上爆紅,片中貌似民主黨黨魁鳩山由紀夫的虛擬人物,花言巧語向女友求婚說:「細節等婚後再談」,極盡嘲諷之能事。民主黨則推出代言人偶「民主君」及免費手機遊戲「民主君衝刺」。
  遊戲中,民主君躲過槍林彈雨朝首相官邸衝刺,不但娛樂性十足,還達到宣傳效果。
  動畫《求婚》質疑對手亂開支票
  日本最大在野黨民主黨的人氣已超越執政的自民黨,自民黨批評民主黨提出的政策不切實際,光開支票而不知財源從何而來,執政後若無法兌現則形同空談。在自民黨的《求婚》動畫中,便以男人向女人求婚的情節,點出對民主黨的質疑,對白是:
  男:「我才能給妳幸福。換我做做看吧,玫瑰色的人生在等著妳喔。生產、育兒、教育費,以及老後的生活費、看護費都交給我包辦,全部OK,高速公路也免費喲!」
  女:「錢沒問題嗎?」男:「細節部分等結婚後再考慮吧!」女:「耶?」
  動畫最後打出字幕說,「你的人生可以交給沒有憑據的自信嗎?」此動畫在You Tube網站上公開後,觀看次數已達廿萬次,自民黨見效果奇佳,已趕緊著手製作新的宣傳動畫。
  民主黨推手機遊戲吸引玩家
  民主黨也不甘示弱,十五日推出免費手機網路遊戲「民主君跳躍!」,廿四日又推出新遊戲「民主君衝刺!」玩家要不停按手機鍵,讓民主君快跑朝首相官邸前進,途中會遭遇無數的炸彈襲擊使速度變慢,也會出現讓民主君在一定時間內變身為不懼炸彈的「無敵民主君」。
  玩家若能一路躲過炸彈的攻擊,快抵達終點時就會出現「官邸來了!」字樣,若能在限制時間內過關,就會完成「政權輪替」。民主黨希望借此有趣的遊戲,喚起民眾對眾院選舉的關心。
  此遊戲於廿四日下午三時公開後沒多久,網上就開始有電玩玩家傳授攻略法,教人該如何加速,如何躲避炸彈等。有玩家指出,實在太簡單了,玩兩、三次就能輕鬆過關,但是記者試玩了三次,結果卻都失敗,只看得到「離官邸尚遠」的字樣。還有玩家搞笑地指出,民主君的造型不好玩,不如讓鳩山本人去跑會更具臨場感!


中國時報   A3/焦點新聞       2009/07/25
網友總動員 歐巴馬勝選祕訣

【黃哲斌、何榮幸/專訪】
  綠營政治人物大玩噗浪,被認為是仿效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網路動員模式。然而,政治人物真的了解歐巴馬的網路勝選經驗?本報調查採訪室特別專訪今日來台開講的歐巴馬網路輔選大將吉娜庫柏(GinaC ooper)、哈佛選研中心民調主任約翰沃普(John Della Volpe),深入解析歐巴馬成功經驗與「網路政治世代」。
  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將於今、明兩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台灣政治2.0研討會」,探索歐巴馬時代的網路政治,講者除了庫柏與沃普,還包括民主黨選戰策士崔皮的組織「改變國會」執行長格林,及科技政策顧問漢克。
  吉娜庫柏認為,歐巴馬選戰網路策略最成功之處,是「提供多種網路管道,邀請選民參與選舉」。無論是寫電子信、轉寄影音檔、網路連署、提供意見、線上小額捐款,只要選民邁開第一步,參與感會讓他們凝聚群體意識,繼續為選戰貢獻。歐巴馬陣營非常擅長用科技新工具,達成此一策略。
  約翰沃普則認為,歐巴馬「信任群眾,並強化他們的科技能力」,讓他募得破天荒的五億美元線上捐款。但歐巴馬陣營的成功關鍵「並非科技,而是心理學」,因為歐巴馬讓選民認為,他們的聲音受到重視,「向草根力量請益,傾聽並請求協助」才是他勝選的祕訣。
  除了善用科技與群眾心理,哪些內容才能吸引網路選民?沃普強調,共和黨的麥肯陣營一樣使用Web2.0工具,但並不成功,重點不在於科技平台,而是「領導風格、創意、真誠與個人特質」。庫柏則認為,一定要提供民眾「參與的多重管道、讓他們彼此連結、鼓勵網友貢獻內容」,當選民開始參與,他們才可能投票。
  庫柏提醒,許多人只看到歐巴馬在選戰期間的創意,事實上,他當選後不但成立change.gov網站,讓政府人事、政見政策盡量透明化,就職後的data.gov網站,讓民眾更易取得府公開資訊,白宮官網也闢有專區,請民眾獻策「如何讓政府施政更開放」。
  針對台灣政壇的「噗浪熱」,庫柏建議政治人物,「多體驗,並承受可計算的風險」,在網路上挫折難免,只要夠真誠,個人特質會讓你度過危機。
  沃普則表示,只要對自己聲音負責,就不必怕失敗,最重要的是,去實際接觸選民,並向他們求助,通常會有很大的收穫。


中國時報   A3/焦點新聞       2009/07/25
學者:台灣政治人物 停留在「聽我講」

【黃哲斌、何榮幸/台北報導】
  台灣政壇瘋網路,輔大新聞傳播系副教授陳順孝認為,檯面上政治人物無論是玩噗浪、推特,或是藉由網路平台發聲,「都只是想宣傳想法,或談些生活瑣事」。他建議,這些新工具並不適合單向文宣,卻是聆聽草根聲音、真誠對話的絕佳管道,也是探求民意、政治判斷的最佳溫度計。
  本身是網路重度使用者的陳順孝表示,台灣政治人物的最大問題是「從不相信群眾智慧」,即使在網路上,還是希望「大家聽我講」。然而,網路是雙向對話、形成自發組織的場域,「真誠、參與感」才是網路政治的先決要件。
  陳順孝強調,許多政治人物拚命想學歐巴馬,卻忽略了「歐巴馬本來就是黑莓機、推特的重度使用者」,因此,他能以網路人的思考模式,去決定選戰或治國策略;傳統政治人物若只學到皮毛,很難讓人覺得有新意。
  陳順孝期待,國內政壇若能藉由噗浪或推特,與網路社群高度互動,假以時日或許能改變思維,理解「網路讀者不再只是一群受眾,而是具有群眾智慧的社群」,或許更能打開腦袋,讓網路意見成為自己政治判斷的基礎。
  陳順孝舉例,從我投綠黨、搶救樂生、野草莓學運到最近的反對農村再生條例運動,台灣的網路社群已浮現逐漸成熟的政治潛能,政治人物若能傾聽這些力量,與他們真誠互動,才可能真正理解網路政治世代。
  曾深入研究歐巴馬網路策略的部落客徐子涵表示,網路社群將影響下一世代的政治與選舉形態。他舉例,Facebook有兩億五千萬名會員,相當於全球第八大經濟體的人口,卻只需要九百名員工,就能建構起龐大的資訊及人際網絡。
  即使如此,徐子涵提醒,不同科技工具的功能各有局限,Faceboo k、Twitter、Plurk、YouTube、簡訊、部落格,有的適合當媒體,有的適合經營社群,必須小心區隔,作好風險控管,才不會有錯誤的想像與期待。
  徐子涵認為,歐巴馬陣營約已開發七、八成的網路動員力;相形之下,台灣政治人物不管是治國周記或綠營玩噗浪,「都還像是嬰兒」;他提醒,即使歐巴馬本身就是熟練的網路使用者,他仍有一群來自 Google、Facebook的科技策士,不但幫他打選戰,還跟他一起進白宮,為他打理網路動員、文宣與組織事務。
  徐子涵表示,台灣政治的運作概念還停留在「樁腳」與「團隊」,缺乏網路「會員」的操作概念。他建議政治人物「最重要的是先觀察」,熟悉網路文化與科技工具後,「找一個稱職的資訊長」,許多技術問題才能迎刃而解,同時避免再鬧笑話。


中國時報   A3/焦點新聞       2009/07/25
須先更新腦袋 才能相容對話

【黃哲斌/特稿】
  台灣政治人物需要網路嗎?其實,他們最需要問自己:「網路能作些什麼?」
  網路可以招募義工、串連支持者、徵求創意點子、募集小額捐款,因而不必過度依賴財團、樁腳或派閥大老,這是歐巴馬勝選經驗告訴我們的事。
  網路也可以徵詢民意、溝通對話、政策試溫、讓政府組織更開放、讓人事及資訊更透明,甚至讓重大爭議政策直接訴諸民眾,藉此向利益團體或政客施壓,這是歐巴馬入主白宮至今告訴我們的事。
  歐巴馬在Facebook有六四七萬名支持者、在Twitter有一八一萬名跟隨者、在YouTube有十七點五萬名訂閱者,他們都是歐巴馬直接對話、直接動員的民意基礎,他在這些平台宣布「組織美利堅」計畫、懇求他們攜手共度金融海嘯、聽取他們對政府再造的意見,最近,他大力尋求民眾對於健保改革的支持。
  反觀台灣,政治人物若只會在噗浪說早安、你好,雖不致像呂秀蓮批評的「不求長進」,至少也是「暴殄天物」。當他們插上網路線,就必須以更網路的思維、更網路的溝通模式,面對這群主動、有機、多向的草根民意。
  還有,網路的社群特性與技術細節,也與政治溝通效果息息相關。舉例而言,馬英九總統治國週記的網頁,因為內嵌微軟的影音播放器,較適合在IE瀏覽器上播放,對Firefox、Google Chrome、蘋果Saf ari瀏覽器的使用者較不友善,這些約占兩三成的網友,常是重度使用者或網路意見領袖,卻因而被摒除門外。
  當政治人物進入茫茫網海,焦慮地尋求溝通,他們的腦袋就像瀏覽器版本,必須趕緊「版本更新」與「建立相容性」,才能找到正確方式,與正確的對象展開對話。


以上四段新聞
轉眼成了舊聞
不過當日的報紙還是每天躺在背包裏
看過後
心中似有所感
網路真的很方便,上中時電子報抓來貼
那張報紙就不用再躺在背包裏了

雖然成了舊聞
但還有參考價值,還需要再想一想...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9-08-03 09:44 |

首頁  發表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565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