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808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麒云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1 鲜花 x3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资讯交流][保健] 蟑螂如何防治?
                                                                                                                                   
               
【蟑螂分类】 昆虫纲(Insecta)、蜚蠊目(Blattaria)。有时特指蜚蠊科(Blattidae)
【蟑螂特征】 体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翅平,覆盖于腹部背面;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能疾走。不完全变态。产卵于卵鞘内。约有2250种(一说60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生活在野外或室内。有美洲蟑螂,个体最大,常作为宠物。
               
【蟑螂追溯】与其他昆虫源起于泥盆纪,为腐食动物喜昼伏夜出,居住在洞穴内。经得起酷热及严寒的考验,至今分布相当广泛。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根据化石证据显示,原始蟑螂约在4亿年前的志留纪出现于地球上。
               
我们发现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从煤炭和琥珀中发现的蟑螂,与你家橱柜中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亿万年来它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但生命力和适应力却越来越顽强,一直繁衍到今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值得一提的是,一只被摘头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后死亡的原因则是过度饥饿。
               
               
                                                                                                         
蟑螂药从灭蟑原理和给药方式上分以下几类:
(一) 触杀类,通过药物喷洒或烟雾熏蒸,而使药物达到蟑螂体表——依靠药物与蟑螂身体接触来杀灭蟑螂的方式。触杀的主要产品有:
1 菊酯类喷雾剂,其代表产品有雷达、灭害灵等,这类产品进入市场最早,被广泛使用 或滥用了二十多年,蟑螂已经对其产生了极强的抗药性,对德国小蠊(体形较小的一种蟑螂)已经基本无效。
2 杀虫净粉剂、0.09%增效百虫灵、5%马拉硫磷、1%残杀威粉剂等。
3 灭蟑烟雾,通过物理的方法生成烟雾,以烟雾为载体将药物派送到各个角落来达到杀蟑目的的,如灭蟑烟雾弹等。

(二)胃毒杀灭类,把灭蟑药与食饵及引诱剂、防腐剂等按一定的比例复合在一起,制成蟑螂爱吃的有毒饵料来杀灭蟑螂的方式。胃毒杀灭的主要产品有:
1灭蟑颗粒剂,灭蟑药物和饵料混合,造粒、烘干,主要用于抛洒有蟑环境的地面等;
2灭蟑胶饵, 湿性膏状毒饵, 有注射器装和贴片装两种,这种产品对蟑螂的适口性较好,持效尚可,缺点是容易风干,代表产品有晔康灭蟑胶饵等。
               
(三) 生物灭蟑类,采用对人类无害的环保方式灭蟑,主要品种有:
1利用不同生物(物种)的不适应性差异特点来达到灭蟑目的的,引发蟑螂自相残杀和绝食死亡。我国的「螂平1号」是此类中的唯一产品;
2利用蟑螂病毒制造蟑螂瘟疫来杀灭蟑螂的。国产的「毒力岛」是此类中的唯一产品。以上介绍的是比较典型和实用的蟑螂药品种,还有有极少数品种或是因为效果,亦或是使用场合的局限而被省略。
               
下列虽然不属于蟑螂药的范畴,但它和蟑螂药的作用比较类似,对此也作一点简单的说明。
1 灭蟑陷阱:引诱蟑螂进入设好的圈套继而杀灭之,如,曹大爷的蟑螂罐、蟑螂屋等。
2 超声波灭蟑,这种方式因为效果不佳和使用过程会产生小剂量的超声波辐射,现已逐渐淡出市场...
曾经有生物学家根据蟑螂的生态习性下了一个定论: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发生了全球核子大战,在影响区内的所有生物包括人类和甚至鱼类等都会消失殆尽,只有蟑螂会继续它们的生活!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人类身体 所能忍受的放射量为5rems,一旦总辐射量超过800rems则必死无疑。而德国小蠊可以忍受9000~105000rems,美洲大蠊则达到967500rems!所以即使有核子爆炸蟑螂也可以幸存下来。现在美国政府用来消灭蟑螂一年的费用就达到15亿美元,大约是用在防治艾滋病预算的两倍。
               
它们大多数长相都差不多,但是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到有所不同。当前的分类学者将蟑螂分成6000种左右,其中约有50种是害虫,例如大家所常见的亚洲蟑螂。此外美洲蟑螂(美洲大蠊)、德国蟑螂(德国小蠊)、棕色蟑螂和澳洲蟑螂的分布也十分广泛。我国约有200余种,常见的室内蟑螂有10种左右,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有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
               
德国小蠊,体形很小,长约10~15mm,成虫为棕黄色,是北方地区常见的优势种。除分布于住房之外,在饭店、饮食店、医院及舰船、火车、客机上都常见它们的踪迹。
               
美洲大蠊,体形较大,体长约30~40mm,成虫为红褐色,在南方地区为室内虫害的优势种,其它地区分布于下水道、暖气沟、厕所、浴室及酿造厂、酱品厂等阴暗潮湿的环境。
               
蟑螂有咀嚼式的口器,能啃吃东西。蟑螂的食物非常复杂,从普通食品到擦鞋的刷子都可以成为它的食物,电线胶皮,硬纸板,肥皂,油漆屑,枯叶,纺织品,皮革,头发等等。昆虫学家发现有12种蟑螂可以靠糨糊活一个礼拜,美国蟑螂只喝水可以活一个月,如果没有食物也没有水仍然可以活3个星期。蟑螂在食物短缺或者空间过分拥挤的情况下,会发生同类相残的行为。
               
蟑螂善于爬行,会游泳,危机时也可飞行。蟑螂的扁平身体使其善于在细小的缝隙中生活,几乎有水和食物的地方都可生存。如果条件不好,较长时间内不吃不喝也不会死亡。蟑螂如上的特点,使其数量与日俱增,分布范围日趋扩大,已跃居成为头号家庭害虫。
               
蟑螂喜暗怕光,喜欢昼伏夜出,白天偶尔可见。一般在黄昏后开始爬出活动、觅食,清晨回窝。温度在24~32℃最为活跃,4℃时完全不能活动。在热带地区,蟑螂可四季繁殖、活动。北方地区,冬季有取暖设备的室内,温度适宜,蟑螂可照常活动、繁殖。多数蟑螂为卵生,其卵有序排列在卵鞘内,可以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也不易被药剂杀死,条件适宜时即可孵化出幼虫。
               
蟑螂的繁殖能力很强。雌雄蟑螂交配后,雌蟑螂的尾端便长出一个形如豆荚状的东西就叫卵鞘,卵就产在其中。一只雌虫少则可产10多个、多则可产90多个卵鞘;一个卵鞘中,少则可孵出10只、多则可孵出50多只小蟑螂,这同蟑螂种类有关。在美国东部,平均一个房子种居住着一千只以上的蟑螂;而一对德国小蠊,一年只有可以繁殖为十万只后代!蟑螂的卵在卵夹内孵化,大约需要15天的时间。刚孵化出来的蟑螂是乳白色的若虫,没有翅膀。
               
像其它种类的昆虫一样,随着它慢慢长大必须蜕皮。经过3~4次蜕皮之后就可以看到翅芽。德国小蠊需要6~7次蜕皮才能达到性成熟的成虫期,而美洲大蠊则需要10~12次。蟑螂的生长、蜕皮的次数和气候因素,食物的获得都有密切关系。通常这一过程在两个月内完成。
               
生活于野外的蟑螂种类,大多以腐败的有机质或枯枝败叶等为主食;而栖身于屋舍的蟑螂,喜欢淀粉性的食物,在它们爬过的食物上,往往会把所携带的病原生物留下而传播疾病。蟑螂进食时有个坏习惯:边吃、边吐、边排泄,因此污染食物,传播多种疾病,如痢疾、副霍乱、肝炎、结核病、白喉、猩红热、蛔虫病等。
               
无论是什么品种的蟑螂,其所传播的病原生物有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肺结核菌、炭疽杆菌、癞病菌等及绦虫类、蛔虫类、血吸虫类的卵等等。蟑螂还分泌和排泄出有异臭的物质,使人闻到后感觉恶心甚至呕吐。泰国政府宣布,今后不在允许以宠物的名义出售一种原产马达加斯加的「巨型蟑螂」,也禁止普通个人拥有。
               
蟑螂个体适中,容易饲养,繁殖能力强,长久以来一直是生物学家喜爱的实验品。蟑螂的食谱 蟑螂是昼伏夜出的家庭害虫。白天蟑螂大多隐藏在厨房的角落,碗橱的缝隙中,夜间四出活动找食吃。
蟑螂几乎什么都吃,香的、臭的、硬的、软的。有时候它还会去啃书脊里面的浆糊,把书咬破;钻进电视机、收音机里,把电线包皮咬坏;甚至能咬伤婴儿的皮肤和手指。它还吃粪便、痰液和小动物的尸体。它边吃边排粪,身上弄得很脏, 粘带病菌,污染食物,传播各种疾病,比如副伤寒、痢疾、结核和急性肝炎等症蟑螂为杂食性昆虫,几乎什么都吃,荤素不限,各种食品点心,尤其喜爱吃腐败发酵的有机物。垃圾、粪便、死动物,面包、糕点、馒头、衣服、书籍、皮毛、中药材、肥皂,从衣物到垃圾,连书上的浆糊都是蟑螂食物。水对于蟑螂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成长的几个阶段】 蟑螂是渐变态的昆虫,整个生活史包括卵、若虫或成虫3个时期。
一、蟑螂是如何交配和产卵~雌雄成虫在羽化后的一周左右就能进行交配。雄虫一生能交配多次,但雌虫仅交配1次或2次,1次交配就可使它终生产出受精卵。雌虫产卵在特殊的胶质囊内,形成卵鞘(卵荚)。卵鞘由雌虫分泌物生成,光滑,质较坚硬,具有防水功能,可保护其内胚胎的发育。卵鞘的形状、雌虫一生所产卵鞘数量以及其中所含卵数因种类而不同,就是同一种蟑螂也可因环境条件和营养状况而有所差别。未经交配的雌虫,也能产生卵鞘,但一般不能孵出若虫。而美洲大蠊和蔗蠊等个别种类有孤雌生殖现象,即雌虫未经交配可产生能育的卵。蟑螂产置卵鞘的行为因种类而不同,室内的蟑螂主要有3种方式。



A:雌虫在产出卵鞘后1-2天,选择比较隐蔽的场所,先在物体表面咬成凹陷,将卵鞘产在其中,再用粘性唾液拌和咬碎的木屑或纸片等碎末把卵鞘盖住。它们有时就用唾液直接把卵鞘粘在栖息场所,如橱、木(纸)箱及桌子的角落或杂物堆中。这类卵鞘含有足量的营养物质,满足胚胎发育的需要。美洲大蠊、黑胸大蠊等的产置卵鞘方式属于这一类型。



B:雌虫产出卵鞘后,一直拖带在腹端,并不产下,直到若虫将从卵鞘出时,才从母体脱落。卵中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从母体获得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加上卵鞘由母虫携带,因而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如果卵鞘早期脱落,其中的卵就不能孵化。德国小蠊的产卵方式属于这一类型。
                 


C:雌虫先产出壁薄而柔软的卵鞘,产卵在其中。产卵完成后,卵鞘又收缩进体内的「育室」中,一直保持到若虫孵出。这是蟑螂卵胎生的一种形成。蔗蠊的产卵方式属于这一类型。
                 
二、蟑螂的卵期~卵呈窄长形,乳白色,半透明,在卵鞘中排成整齐的两列。胚胎头向孔缝。孵化时,若虫向上顶,使闭合的卵鞘缝裂开而逸出。卵鞘中含卵数因种类而不同,即同一种蟑螂卵鞘中的卵数也可因环境条件以及产卵次数而在所差异,少则几粒,多则达50多粒。卵鞘在温度25℃,相对温度60~80%条件下,卵期约28~90天。
                 
三、蟑螂的若虫期~刚从卵鞘孵出的若虫都聚集在卵鞘周围,呈白色,以后颜色逐渐变深,并散开活动,若虫形状类似成虫,只是虫体小,无翅,性器官未成熟。若虫发育缓慢。必须经历多次蜕皮,逐渐长大,触角和尾须节数也随龄期而增长。若虫最后一次蜕皮后,长出翅膀、羽化为成虫。刚蜕皮的若虫和刚羽化的成虫也呈白色,以后颜色逐渐变深,因而在一个种群中,可见一种蟑螂也可因环境条件而变化。若虫期较长,一般历时约30~450天。若虫在丧失附肢或损伤触角之后,可经蜕皮在下一龄重又再生。这类损伤再生也会增加蜕皮的次数。
                 
四、蟑螂的成虫期雌雄两性成虫可凭他们的外部形态很容易区分:
A:雄蟑螂的尾端具有两对附器,1对为分节状尾须,还长有1对细小的针突(腹刺);雌蟑螂尾端只有1对附器,即尾须,无针突。
B:雄蟑螂的体形一般都比较瘦小、细长、而雌虫螂则肥厚,宽大。
C:在少数种类中,雄蟑螂的翅发达,伸及尾端,但雌蟑螂的翅仅覆盖到腹部的前半部,或无翅。
蟑螂生活史的特点之一是周期长。以周期最短的德国小蠊而论,一般完成一个世代也需2个多月,最长的美洲大蠊等历时1年有余。生活史的长短不仅因种类而异,而且因不同温度、营养等条件而不同。成虫寿命也较长,德国小蠊最短约为100天左右,寿命最长的美洲大蠊可存活1年之久。寿命长短也同样因种类以及环境条件而不同。蟑螂的生活史周期长,它们的寿命也长。因此,一只受精的雌蟑螂一生所生产的卵鞘量也多,美洲大蠊最多可产50多个,所以蟑螂的繁殖力很强。
                 


五种蟑螂一个世代所需时间(天)
                 
种类 卵期 若虫期 产卵前期 共需
澳洲大蠊 47.26 311.79 19.58 378.63
褐斑大蠊 45.04 246.18 14.92 306.14
黑胸大蠊 46.08 312.35 15.00 373.43
日本大蠊 33.50 184.00 9.80 227.30
德国小蠊 17.90 40-84 7-8 64.9-109.9习性  
                 
蟑螂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居,这就是它们孳生所需要的4个基本条件。凡是有人生活和居住的建筑物内,一般都具有这些条件,所以蟑螂就成了侵害千家万户的卫生害虫。
                 
喜暖爱潮是蟑螂的重要习性。不难发现,不管在饭店、家庭,还是在火车、轮船上,厨房总是侵害最严重的场所。就是在厨房,它们一般也喜欢栖居在靠近炉灶、水池的地方。
                 
喜暗怕光,昼伏夜出,这也是蟑螂的重要习性。白天它们都隐藏在阴暗避光的场所,如室内的家具、墙壁的缝隙、洞穴中和角落、杂物堆中。一到夜晚,特别在灯闭人睡之后才出外活动,或觅食,或寻求配偶。因而,在一天24小时中,约有75%的时间都是处于休息状态。蟑螂体扁,适于钻缝藏洞,可以躲进很窄小的缝洞中。例如德国小蠊的成虫和若虫可躲进仅1.6毫米的缝隙,怀卵的雌虫也可在4.5毫米宽的缝隙中栖居。它们在缝隙中栖息时,怀卵的雌虫也可在4.5毫米宽的缝隙中栖居。它们在缝隙中栖息时,足紧贴着身体,尾须平伸或与支撑面接触,触角常伸向外面,不时挥动,保持警戒状态。
                 
不同种类的栖息场所有所差异。德国小蠊多见于各类缝隙中,如管道周围、墙缝、护墙板等的缝隙和地板之间的裂缝中。美洲大蠊亦喜栖息于大的洞孔,偏爱湿热的环境,例如酿造厂发酵车间、豆制品加工场等,也常在阴井、下水道、地下室等处群居。黑胸大蠊多见于碗菜柜、桌子和水池底下角落等处。

在冬天,它们多集居于厨房,紧挨炉灶和暖气片等热源附近栖居和活动。到了盛夏高温季节,厨房温度过高,它们分散迁移到别处,因而厨房的蟑螂密度反降低,但分布扩大。蟑螂还有群居的习性。常可发现在一个栖息点上,总是少则几个,多则几十、几百个聚集在一起,这主要是由于信息素的诱集作用。蟑螂的成虫和若虫都能分泌一种「聚集信息素」,它由直肠垫所分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在蟑螂栖居的地方,常可见它们粪便形成的棕褐色粪迹斑点,粪迹越多,蟑螂聚集也越多。由此可见,在蟑螂防治中,搞好卫生、清除蟑迹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蟑螂是杂食性昆虫,食物种类非常广泛。各类食品,包括面包、米饭、糕点、荤素熟食品、瓜果以及饮料等等,尤其喜食香、甜、油的面制食品。蟑螂有嗜食油脂的习性,在各种植物油中,香麻油对它们最有引诱力,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们为「偷油婆」。在食糖中,红糖、饴糖对它们的引诱力最强。
                 
除了喜爱各类食品外,蟑螂也常咬食其他物品,例如在住房、仓库、贮藏室等处,它们可啃食棉毛制品、皮革制品、纸张、书籍、肥皂等等。在室外垃圾堆、阴沟和厕所等场所,它们又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甚而啃咬死动物。
                 
但是不同种类的蟑螂,食性也有一定的差别。例如德国小蠊爱吃发酵的食品和饮料,美洲大蠊喜食腐败的有机物,而澳洲大蠊却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等等。
正是由于蟑螂到处爬行,无所不吃,它们沾染和吞入了很多病原体,再加上它们边吃边拉的恶习,成为一些病原体的机械性传播者。
                 
水对蟑螂的生存比食物更为重要。蟑螂能耐饥而不耐渴。如表2-3所示,美洲大蠊在只给干食不给水的情况下,雌虫只能存活40天,雄虫只能存活27天。反之,如果有水无食,则雌虫能存活90天,雄虫能存活43天。a) 27℃, RH36—40%
                 
当处于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无食又无水时,蟑螂间会发生互相残食的现象,大吃小,强吃弱,特别是刚刚蜕皮的虫子,不能动弹,表皮又嫩,就成了竞相争食的猎物。
                 
                 
               
                                                                                                         
蟑螂的扩散有两种方式,即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

1.主动扩散
蟑螂的主动扩散是通过它们的爬行或滑翔而散布到不同场所。它们的这项活动主要是为了寻找适宜的栖息环境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食物以及隐蔽场所等。例如在室温低的情况下,蟑螂多移居到靠近炉灶周围的缝隙,或聚集到暖气沟中等温暖的环境。在酷暑高温季节,在南方地区,它们可作远距离的滑翔,躲在较阴凉的场所栖息,以避免过高的温度。
蟑螂常为了获取水分和适宜湿度而有趋湿性的活动,所以到了夜晚,它们往往爬到水槽里,群集在茶水桶周围,或停息在水管上。
室内蟑螂可以通过墙洞以及门、窗缝隙扩散到周围邻居,虽然扩散的范围不大。在温暖地区,它们可迁居室外,已如上述。
蟑螂很少发生大量迁移,只在环境条件发生突然变化,如洪水泛滥时,可见成群的美洲大蠊从下水道迁移,分别寻找适宜的新处所。
                 


2.被动扩散
蟑螂的广泛分布,有的种类遍布全球,这是它们被动扩散的结果。在当今交通日益发达,运输更加频繁的时代,这种扩散方式尤其突出。
火车受蟑螂的侵害极其严重。卧铺车厢的侵害率可高达40%,餐车更高。旅客随身携带的包裹、行李和其他物件以及托运的货物可能把蟑螂带上火车。反之,火车上的蟑螂也可能被旅客和货物带到各地。飞机通常携带蟑螂较少,但也有发现。飞机上的蟑螂,和远洋轮船一样,可造成国际间的扩散。
                 
活动的昼夜节律
蟑螂昼伏夜出,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活动节律。据观察,德国小蠊从19点开始活动,21—22点为活动高峰,在次晨2点出现小高峰,5点消失。黑胸大蠊自19点开始活动,20点即现高峰,到23点和次晨2点又会出现2个小峰,晨4点活动终止。

据观察,在12小时昼夜交替环境中美洲大蠊的活动情况,可以分为6个时期。
第1期:在黑暗开始前,活动水平开始上升。
第2期:黑暗开始后,活动明显增加。
第3期:活动高峰期,历时2—3小时。
第4期:活动水平突然下降。
第5期:在黑暗的后半期,活动保持低水平。
第6期:在天亮后5小时,或仍有低水平活动,或完全处于休息状态。
                    
此外,德国小蠊虽然主要也是夜间活动的昆虫,但晚上开灯,有时也不会使它们立即逃跑,甚而在明亮灯光下或白昼,也可以看到它们在桌面、墙上等处爬行。

季节消长蟑螂的活动和繁殖,和其他昆虫一样,受温度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蟑螂的季节消长就是因气温变化而表现的种群或群落的数量变化。
蟑螂可携带致病的细菌、病毒、原虫、真菌以及寄生蠕虫的卵,并且可作为多种蠕虫的中间宿主。
蟑螂已被证明携带约40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其中重要的如传染麻风的麻风分支杆菌、传染腺鼠疫的鼠杆菌、传染痢疾的志贺氏痢疾杆菌和小儿腹泻的志贺氏副痢疾杆菌、引起疮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尿道感染的绿脓杆菌、引起泌尿生殖道和肠道感染的大肠杆菌以及传播肠道病和胃炎的多种沙门氏菌,如乙型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等等。蟑螂沿可携带引起食物中毒的多种致病菌,除了上述的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外,尚有如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粪链球菌等。
[/td][/tr][/table]


[ 此文章被麒云在2009-05-07 19:23重新编辑 ]



麒麟云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欧洲 | Posted:2009-05-07 19:10 |
ba23867336yw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太恶了~
还有你说:有美洲蟑螂,个体最大,常作为宠物。
恶..........
到底蟑螂要怎杀阿~ 表情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9-11-02 19:3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6813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